“你們可曾回憶過彼此克服困難走到一起的不易,相濡以沫十余年婚姻的酸甜苦辣、攜手共同養育孩子的含辛茹苦...”承辦法官郭亞平在做調解工作時說。
4月15日,隴縣法院成功調解和好一起離婚糾紛案件,幫助夫妻二人消除誤會,破鏡重圓。原、被告經人介紹相識,登記結婚后孕育子女,在他人看來美滿的家庭生活,因雙方缺乏溝通、思想認識不統一,導致矛盾積累,如今到法院鬧起了離婚。
承辦法官將調解工作貫穿于審判階段全過程,在初步了解了雙方情況后,采取“背對背”方式深入挖掘雙方矛盾焦點。庭前調解中,原告態度強烈,堅決不同意調解;庭審過程中通過雙方舉證質證,承辦法官并未發現能夠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證據,但卻發現原告幾度情緒失控訴說自己在婚姻中的委屈,被告聽得眼里泛著淚光;庭審結束后,當即組織調解工作。為使雙方當事人徹底解開心結、和好如初,承辦法官一邊勸導丈夫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溝通,積極將內心的想法告訴妻子;一邊安慰妻子,告訴她被告心中的負擔,應該多給予鼓勵和支持。
“不離了,我以后多體諒他的不易,多一點關心,繼續好好過日子?!?/p>
“我日后改掉我的毛病,努力賺錢,給她和孩子一個好的保障?!?/p>
意到濃時怎忍舍?承辦法官捕捉到當事人雙方情感羈絆的結點,與當事人共情,最終糾紛得以圓滿化解,有情人再續良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則萬事興,預防化解婚姻家庭糾紛是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重要方面。隴縣法院以更加注重靈活運用調解的方式,將法、理、情有機結合起來,法槌化鵲橋,以法理為針,情理為線,搭建溝通平臺,讓雙方修復情感,重歸于好。
編輯:張 婕
編輯:梁小慶
審核:徐 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