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4月15日的時候,白宮新聞發言人宣讀了一份來自特朗普的聲明,稱:球在中國手里,中國需要與美國達成協議,美國不需要和中國達成協議。
而美對華關稅加征至245%,在4月16日的時候,我國外交部也做出了回應。
特朗普強硬態度背后是什么?是“無計可施”還是“惱羞成怒”?
4月15日,特朗普連續通過白宮發言人和社交媒體宣稱“球在中國手上”,要求中方主動談判,其背后隱藏的是將貿易僵局責任轉嫁中方的不良企圖。
特朗普政府的核心邏輯是“中國需要美國市場”,但這種片面觀點完全忽視了中美貿易關系的相互依存性。
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雙邊貿易額巨大,貿易合作給雙方企業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國對美出口商品豐富了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而美國對華出口的高科技產品、農產品等也為美國相關產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和利潤。
美國政府一味強調中國對美市場的依賴,無非是為其不合理的貿易政策尋找借口,試圖在談判中占據所謂的“優勢”地位。
在這場貿易摩擦中,中方一直保持著理性與克制,同時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面對美方不斷升級的貿易霸凌行徑,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
中方三次加稅至125%,這是對美方不合理加稅行為的必要回應,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宣布不再跟進美方后續加稅,避免陷入美方設置的“數字陷阱”。
反觀美方,其態度卻反復無常,一方面,緊急暫停部分電子產品加稅措施,并通過商務部長釋放“溫和接觸”信號,似乎在向中方示好,試圖緩和緊張局勢。
另一方面,美國白宮在官網的最新聲明表示,美對華關稅加增至245%,這種前后矛盾的做法,充分暴露了美方在貿易問題上的混亂與不負責任。
美方的目的不過是通過極限施壓,妄圖迫使中方在不平等的條件下妥協讓步,對于美方的種種言行,中國外交部的回應被概括為“不慣著”原則,這一原則直接否定了美方預設的談判框架。
其實面對中國的一系列強有力且極具針對性的反制措施,美國如今的“高姿態”不過是在“嘴硬”罷了。
面對美方的無端挑釁,中方實施稀土出口限制,同時成功突破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封鎖,這一舉措可謂“一箭雙雕”。
稀土,素有“工業味精”之稱,在眾多高科技領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國在稀土領域長期依賴中國進口,短時間內難以找到可替代的穩定供應源。
而在限制稀土出口的同時,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封鎖,極大增強了我國在半導體產業的話語權。
并且中方對美農產品、能源、高端制造業加征對等關稅,精準打擊美方經濟要害,美國大豆產業長期依賴中國市場,中方加稅舉措致使美國大豆對華出口暴跌42%。
美國高端制造業中的波音公司也遭受重創,其股價單周下挫18%,波音公司作為美國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在全球航空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然而中國市場對其發展同樣意義非凡。
中方推進C919國產化進程,逐步替代波音訂單,C919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客機,凝聚了國內航空工業的頂尖技術與力量。
隨著C919的逐步成熟與商業化運營,其將在國內及國際航空市場對波音飛機形成有力競爭,進一步削弱美國在航空制造業的優勢地位。
中方此舉不僅是貿易層面的反制,更是對美方不合理貿易政策的有力回應,促使美方重新審視其貿易霸凌行為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影響。
而且還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國,并將6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強化制度性反制,通過在世貿組織框架下解決貿易爭端。
此外,中國減持美債加速美元貶值,若大規模拋售可能引發全球債務危機,這無疑是一張極具威懾力的“王牌”。
若美方繼續在貿易問題上一意孤行,中國大規模拋售美債可能引發的全球債務危機,將迫使美國在談判中不得不做出妥協,回歸到平等、互利的談判軌道上來。
不過,如今的美國的確陷入了僵局中,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美方提出要在90天內與90個貿易伙伴達成關稅協議,平均下來每天就要解決一個國家的貿易問題。
這一計劃乍聽之下,似乎展現出美國在貿易領域雷厲風行的決心,然而深入探究,便會發現其中面臨著多重難以逾越的現實障礙。
先不提相關人員配備嚴重不足,眾多國家的談判訴求被擱置一旁,如此人力狀況下,要協調90場復雜的貿易談判,無疑是天方夜譚。
并且美國政府內部在談判立場上分歧嚴重,這使得外界對美國能否有效管理眾多談判、按時達成協議充滿質疑。
盡管多國出于維護自身貿易利益的考量,選擇與美國談判而非強硬對抗,但美國的談判姿態卻令人難以接受。
美國一味要求其他國家“投降式讓步”,以色列便是一個典型例子,在特朗普宣稱所謂“對等關稅”的前一日,以色列就已宣布撤銷對美國進口商品的全部剩余關稅,滿心期待能換來美國的關稅豁免。
事與愿違,美方依舊未網開一面,暗示這并不足以推動早日達成協議,這種毫無誠意的談判態度,無疑讓眾多有意談判的國家寒心。
面對美國不合理的貿易政策,歐盟和加拿大等國家也采取了有力的反制措施,歐盟委員會全票通過對美國加征25%關稅的決定,加拿大也對美國汽車加征25%關稅。
歐盟和加拿大的反制措施,沖擊了美國約320億美元的出口市場,讓美國切實感受到貿易戰的反噬。
美國在這場貿易博弈中,既想維系“美國優先”的霸權地位,推行不合理的貿易政策,從各國獲取更多利益,又不得不面對國內通脹壓力以及盟友反制帶來的負面影響。
美國提出的90天與90個貿易伙伴達成關稅協議的計劃,在現實的礁石上撞得粉碎,其不合理的談判要求、混亂的談判策略,以及由此引發的各國反制,都讓美國在貿易領域的處境愈發艱難。
若美國不能及時調整貿易政策,回歸平等、互利的談判軌道,未來必將在全球貿易格局中付出更為沉重的代價!
特朗普天真地認為,憑借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能夠迫使中國就范。
但他嚴重低估了中國的決心與實力,反制措施猶如一記記重拳,打得特朗普政府措手不及,特朗普的“以戰逼談”策略在中方的強力反制下徹底破產。
中方在對待貿易談判的立場上,始終明確且堅定,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強調的,“對話大門未關,但妥協絕無可能”。
加稅本身就是美方挑起貿易戰的錯誤舉措,只有先糾正這一錯誤,才能為雙方重回談判桌創造良好條件。
當前,中美之間的貿易博弈已遠遠超越了單純的貿易范疇,它不僅僅是兩國之間經濟利益的較量,更是多極化格局下國際秩序重構的一個縮影,這場博弈的結果,將對未來全球經濟格局和國際秩序的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當然,就像外交部說的那樣,我們不愿意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特朗普想要和中國談話,那就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拿出誠意,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信息來源:
特朗普稱“球在中國那邊”,外交部回應 - 大象新聞
「早報」繼續反制!中方對美加征關稅提高至125%;商務部: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游戲,中方將不予理會-財聯社
美國關稅政策再反轉:芯片、手機等產品將單獨征稅,特朗普稱周一見|硅基世界-新浪財經
關稅加到245%!特朗普:球在中國那邊!外交部:想談就別來這套 -北京商報
90天談妥90項協議?美關稅談判策略被批“一團糟”,“各國愿意忍到幾時?” -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