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裝備雖然比不上蘇、美、德等大國,但在亞洲還是很強的,他們使用的輕重武器也都是國產化的,尤其是坦克,全都是日本國內自行生產設計的。
那這篇文章就來說一說,抗戰期間,侵華日軍曾在我國投入使用的5款主力坦克。
一、九四式輕型坦克
九四式輕型坦克,俗稱“九四式豆戰車”或“小豆坦克”,在二戰期間算是世界上最小的坦克之一,在1934年問世,它的正式名稱叫做九四式騎兵裝甲車,主要定位就是伴隨步兵沖鋒,掩護步兵和火力偵察等。
九四式輕型坦克的車身全長只有3.08米,寬度1.62米,高度2米,車身戰斗全重為3.2噸,早期型號主要武器只有一挺九一式6.5毫米車載機槍,后期型號被改為九七式7.7毫米車載機槍。
動力方面搭載了一臺32馬力的直列風冷4缸汽油發動機,最高行駛速度每小時40公里,車內只有2名成員,一名是駕駛員,一名則是車長兼機槍手。
作為輕型坦克,九四式的裝甲也很薄弱,只有4~12毫米左右,這和同時期歐美國家的輕型坦克相比,九四式甚至都不如裝甲車保護性好,尤其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12.7毫米機槍都能輕易將它擊穿,不過在缺少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東南亞戰場上,小小的九四式卻能肆意橫行。
二、九五式輕型坦克
九五式輕型坦克由日本的三菱重工在1934年開始生產,1935年開始裝備日本陸軍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算是侵華日軍裝備過性能最好的輕型坦克。
九五式輕型坦克在日本軍隊中還被稱為“九五式輕戰車”,車身全長大約4.3米,寬度2.07米,高度2.28米,車體比九四式要大一點,戰斗全重大約在7.4噸左右。
九五式輕型坦克的武器方面也要比九四式好很多,主要武器有一門九八式37毫米火炮,輔助武器還有兩挺7.7毫米車載機槍,車內共有三名成員,分別是車長、駕駛員和機槍手。
而且當年為了應對我國的北方寒冷環境,日本關東軍當時裝備的九五式輕型坦克配備了一臺130馬力的6缸風冷柴油發動機,最高行駛速度每小時48公里,還配備了兩個容量為40升的副油箱,同時九五式輕型坦克的裝甲也有一定的提升,最大厚度為16毫米,但相比其他國家的輕型坦克,九五式的防護性還是很差。
三、八九式中型坦克
八九式中型坦克也被日本人稱為“八九式中戰車”,這是日本坦克史上的第一款國產型坦克,在設計上深受法國雷諾FT17坦克的影響,的確,八九式的大體外形確實很像被放大號的雷諾FT17。
日本的八九式中型坦克早在二十年代末就已完成設計,三十年代初期正式加入日本陸軍服役,早期的八九式被稱為甲型,主要武器是一門37毫米火炮和兩挺九一式6.5毫米機槍,后來又出現了八九式乙型,主要武器變為了一門九零式57毫米火炮和兩挺7.7毫米車載機槍,其中甲型戰斗全重為12.7噸,乙型戰斗全重為13.6噸。
要說當時在戰場上使用最多的,還得是八九式乙型,搭載了一臺87千瓦的6缸水冷柴油發動機,但最高行駛速度每小時只能在25公里左右,最大行程140公里。
八九式中型坦克采用的鎳鉻鋼裝甲,其中正面裝甲厚度為17毫米,側部裝甲厚度15毫米,頂部和底部分別是10毫米和5毫米,作為中型坦克,八九式的防護性與西方同級別的坦克相比還是很差。
四、九七式中型坦克
九七式中型坦克,是繼八九式中戰車之后,日本的第二款國產中型坦克,在1936年研制,1937年裝備日本陸軍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大約生產了1500多輛,也被日軍稱為九七式中戰車或“哈奇坦克”。
九七式中型坦克的主要武器為一門57毫米短管炮,額外還有三挺7.7毫米車載機槍,車身戰斗全重為15.3噸,車內成員為4人,分別是車長、機槍手、炮手和駕駛員。
動力方面搭載了一臺125千瓦的12缸風冷柴油發動機,最高行駛速度每小時38公里左右,車身全長大約5.5米,寬度2.3米,高度2.2米,最大裝甲厚度為25毫米。
在整個二戰期間,這算是日本軍隊最成功的國產坦克,不僅在中國戰場上裝備侵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日本陸軍的主力,不過在火力和防護性上,還是無法和歐美國家的坦克相比。
五、九七改中型坦克
九七改就是九七式中戰車的改進型,在1940年左右問世,變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更改了一個空間更大的炮塔,并將早先的57毫米短管火炮,改為一門47毫米長管火炮,使其具有更遠的射程和更高的穿透力,輔助武器不變,仍舊是7.7毫米九七式車載機槍。
九七改進型坦克的車身全長為5.51米,寬度2.34米,高度2.38米,在動力系統上搭載的是一臺150千瓦的柴油發動機,最高公路行駛速度每小時大約40公里,車身戰斗全重為17噸。
作為九七式的改進型,九七改也不僅僅更改了炮塔和武器系統,同時里面的通訊設備、整車的防護性也有所提升,后來日本人還在此基礎上,又相繼改進出了一式中戰車、三式中戰車、四式中戰車等,但后面的這些改進型在當時并不常見。
在整個二戰期間,日本的九七式和九七改,是日本軍隊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當然在侵華戰爭中,九七改也是侵華日軍的一大主力,抗戰結束后,我國還繳獲過九七改坦克,并在解放戰爭中立下功勛,因此還被稱為“功臣號”。
那以上就是抗戰期間,侵華日軍在我國投入使用的5種主力坦克,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與關注,后續更新更多相關內容的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