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元俊(1912—1982),江蘇常州人,著名花鳥畫家,尤擅牡丹,有“戴牡丹”之譽。其《富貴牡丹圖》以工寫結合的技法、明麗清雅的色彩及深厚的文化意蘊,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牡丹花瓣層次分明,線條流暢挺秀,繼承清代惲南田沒骨花卉技法,工細而有韻致。
寫意靈動:枝葉、花莖以寫意筆法揮灑,墨色濃淡相宜,虛實相生,形成工寫交融的獨特風格。
牡丹色彩以紅、粉、白為主,搭配淡綠葉片,形成鮮明對比又不失和諧。色彩運用清雅明麗,既保留傳統工筆的精致,又融入文人畫的淡逸氣質。
畫面布局疏密有致,牡丹居中,枝葉向四周延展,留白處暗含天地之氣。通過虛實對比,突出主體,營造出空靈悠遠的意境。
牡丹作為“花中之王”,自古象征富貴繁榮。戴元俊筆下的牡丹雍容華貴,花瓣肥碩厚實,寓意“大富貴”,符合傳統審美中的吉祥主題。
畫家在牡丹的工細描繪中融入寫意筆法,既展現對自然的熱愛,又暗含超脫世俗的文人情懷。畫面中的牡丹雖富貴卻不媚俗,體現了畫家“雅俗共賞”的藝術追求。
戴元俊的牡丹畫法繼承惲南田沒骨技法,同時融入西方現代繪畫的抽象表現手法,對筆墨語言進行創新探索。其指畫獨樹一幟,展現了畫家對傳統技法的突破與拓展。
戴元俊早年習醫,后潛心學畫,師法陳淳、徐渭、惲南田等大家。他多次赴洛陽、西安、菏澤等牡丹之鄉寫生,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其畫作融合中醫的“陰陽調和”理念與繪畫的“虛實相生”技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戴元俊的《富貴牡丹圖》以工寫結合的技法、明麗清雅的色彩及深厚的文化意蘊,展現了牡丹的富貴之美與文人精神。其作品不僅是對傳統技法的傳承,更是對藝術創新的探索,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與收藏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