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隨著“輕戶外”的興起,
南昌市中心的公園、
郊區的村莊、周邊的山野,
都成為“輕戶外一族”的選擇。
資料圖
“輕戶外”即輕量化戶外運動,
可以是一次徒步、騎行、露營、登山,
也可以是一場說走就走的
短途游、周邊游,
實現從都市到自然的無縫切換,
“輕裝備”“親自然”“清社交”
成為年輕人“輕戶外”的口號。
徒步山野擁抱自然
短距離登山徒步的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成了大眾涉足戶外運動的最佳“試水”項目。周末,約上三五好友結伴出行,還有不少人會通過戶外俱樂部等組團出游。
“每周一山”已經成了南昌“白領”任衛軍生活的一部分,與工作短暫告別,從繁忙的城市逃離,去接觸大自然。
“梅嶺是徒步旅行者的樂園,無論是徒步小白還是徒步達人,這里都能找到適合的線路。”上個周末,任衛東和友人從梅嶺新四坡出發,一路攀爬到雷公尖,然后沿著山澗小路下到烏井水庫,全程大約3小時。
在山間行走,不管走哪條路線,都能碰到同樣的徒步登山愛好者。任衛軍說:“很多時候,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在山川間、森林里、溪流邊同行,大家無話不談,歡聲笑語,把煩惱留在了山里。”
梅嶺南端的蟠龍峰景區已經成為南昌的“網紅”打卡點、新晉徒步勝地,開放短短一年時間就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
蟠龍峰因山勢蜿蜒起伏如龍而得名,雞婆垴、透涼沙、楓林尖、蟠龍頂觀景平臺上,還有主題音樂餐吧、咖啡廳等新業態,在休閑觀景的同時,體驗特色美食、放松身心。
“漫步山間,沿途風景美不勝收。登上山頂,城市風光盡收眼底。這里是家庭出游、遛娃觀景的好去處。”經常帶著孩子來蟠龍峰登山徒步的周女士說,“像這樣的出游無需做攻略,戴上遮陽帽、背起背包,說走就走,既能鍛煉身體,也能回歸自然。”
數據顯示,
隨著高路入云端、
蟠龍峰等觀景平臺的建設,
南昌市森林旅游蓬勃發展,
2024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人數
超過2000萬人次。
綠道騎行丈量春天
“輕戶外”旅行正在成為一種新時尚。騎行作為健身、觀景兩不誤的運動,路線并不只局限于城市周邊。如今,以四輪汽車組合二輪自行車的“4+2”的出行方式正在興起。
“90后”的林欣是一名騎行愛好者,周末只要天氣好、有空閑,她就會載上自行車,開車到一個村莊,再騎行來探索鄉村美景。
近年來,南昌積極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農村公路里程不斷增加,通行能力持續提升。平坦整潔的柏油路,路兩旁樹木成行,村莊、青山和田園相互映襯,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鄉村游”,南坪村、紅星村等一些隱藏在山林間的村莊,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也為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注入發展動力。
林欣騎車穿梭在鄉間道路上,碧樹綠草,風光秀美。她說:“在鄉間騎行,空氣新鮮,遠離城市喧囂,讓全身心都得到很好地放松。”
當然,不出城市也可以騎行,沒有專業裝備也可以出發。在城市里,市民可以在綠道上“撒歡”。在贛江市民公園五期濱江綠道上,有不少帶著小孩騎行的家庭團。“天氣給力,騎行距離剛剛好,沿江風景也很美,帶小孩子出來鍛煉一下,挺好的。”市民李先生說。
近年來,南昌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規劃建設城市綠道,掀起騎行熱潮,不少市民游客都喜歡沿著綠道一路騎行、拍照打卡、鍛煉身體。
2024年
南昌市新建設和改造復興大道綠道、馬咀山綠道、豐和南大道綠道、前頭溪森林公園綠道、花港卉芳公園綠道等18條綠道,全市累計建設綠道長度近1000公里。“環山、聯水、貫城”的綠道網絡慢行空間,生態型、郊野型、都市型的綠道網絡體系,成為市民游客享受“輕戶外”的載體。
“輕戶外”釋放消費潛能
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家門,“輕戶外”相關的運動裝備銷售也變得火爆起來。
近日,記者走訪一些戶外運動用品商店了解到,商品越來越多樣化,有徒步鞋、徒步包、野餐墊、帳篷,還有便攜風扇、折疊桌凳等更生活化的產品,進一步適應消費者需求。
相較于傳統戶外活動可能涉及的復雜裝備、長時間跋涉以及更具挑戰性的自然環境,“輕戶外”在裝備、場景等方面都突出了輕便的特點,讓曾經的戶外運動看起來更加親民。“以前的戶外運動裝備往往專業性較強、重量較大,穿戴起來較為繁瑣,一次出行要花上不少時間做準備工作。”市民鄒先生說,如今,“輕戶外”無需專業訓練、不用專業技能,說走就走,“門檻”不高,花費也不高,主打休閑放松。
在豐和南大道一家體育用品門店,很多消費者正在選購戶外運動裝備。“不少運動品牌推出材質更輕盈、功能更齊全、體驗更好的輕量化產品,很受歡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輕量級戶外運動火爆,登山杖、越野鞋、速干衣褲、背包等銷售量也隨之大幅增加。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關于建設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30年,建設100個左右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進一步凸顯了戶外運動發展的戰略性地位,為目的地城市提升發展品質、樹立新形象帶來重要機遇。南昌依山傍水、倚江臨湖,景色如畫,山、水、林、草、沙等都是天然的戶外運動場地,可謂“萬物皆可游、處處是場景”,為發展戶外運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基礎。
“輕戶外”運動相對簡單,
專家建議,
在出行前務必了解
戶外運動的相關注意事項,
戶外運動可變“輕”,
安全意識不能“松”。
來源:洪觀新聞記者 吳躍強/文 何宇琨 馬悅 喻云亮 成奔/圖
編輯:梁瓊 二審:李園園 終審:楊赟
南昌發布
微信公眾號:nc_fabu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