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6日訊(記者 沈述紅)4月7日以來,滬深300ETF的市場規模與日俱增,目前行業規模已創下年內最高紀錄。
據統計,截至4月15日,全市場24只滬深300ETF整體規模已達到10038.67億元,為我國唯一一個規模突破萬億元的寬基ETF賽道。4月7日以來,多只滬深300ETF規模迅猛增長,行業增量達1051.16億元,其中四只行業頭部滬深300ETF合計增量達1037.98億元。
此前,滬深300ETF整體市場規模曾在2024年9月下旬和10月中上旬突破萬億級,此后逐步縮量至萬億元以下,直至近半年后方重回萬億級規模。
在過去多輪股市震蕩調整中,“國家隊”都重點選擇了包括滬深300ETF在內的寬基ETF進行穩市。如2015年年中股市下跌、2023年8月、10月、12月,以及2024年2月等多個節點,匯金等“國家隊”成員不時增持寬基。截至去年底,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持有的基金市值合計值已突破萬億。
時隔近半年,滬深300ETF市場規模重回萬億級
經財聯社記者統計,截至4月15日,全市場23只滬深300ETF整體規模已達到10038.67億元,為我國唯一一個規模突破萬億元的寬基ETF賽道。
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達年內峰值——3648.42億元,是市場上唯一一只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股票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達2512.92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規模分別達1806.21億元、1604.69億元。
尤其是4月7日以來,多只滬深300ETF規模迅猛增長,行業增量達1051.16億元。其中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夏、嘉實旗下四只行業頭部滬深300ETF合計增量達1037.98億元,吸納了行業絕大部分增量資金。
具體而言,4月7日至今,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增量達327.86億元;份額也從903.14億份增長至947.00億份,增量為43.86億份;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增長了266.63億元,產品份額增長43.01億份;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規模也分別增長了257.63億元、185.86億元;份額分別增長47.34億份、30.35億份。
值得一提的是,滬深300ETF整體市場規模曾在2024年9月下旬和10月中上旬突破萬億級,在10月8日更是一舉達到11188.67億元。10月8日當天,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管理規模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302.70億元,單日規模增長327.24億元,此前一個交易日規模也增長了398.93億元,兩日規模合計增長726.17億元。
易方達滬深300ETF規模在去年10月8日也達到了2788.72億元,10月8日和9月30日兩日規模共增長401.30億元;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當日規模分別達,兩日規模分別增長了230.98億元、250.98億元。
此后一段時間,滬深300ETF行業規模逐步縮量,至去年10月17日回到萬億元以下。直至今年4月15日,滬深300ETF行業在接近半年時間的“積蓄”后,才重回萬億級規模。
“國家隊”背書,滬深300ETF等重要寬基近年來持續吸金
在業內人士看來,滬深300指數是中國A股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寬基指數之一,反映了中國整體股市的表現。因此,包括“國家隊”在內的投資者對滬深300ETF的信任度較高,將其視為跟蹤中國經濟的有效工具。
相較于個股和其他指數基金,滬深300ETF跟蹤的指數成分股以大型藍籌股為主,這類企業具備更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對于長線資金而言,風險分散、費用低廉、流動性強、透明度和便捷性高的滬深300ETF是較為穩妥的投資選擇。
在過去多輪股市震蕩調整中,“國家隊”都重點選擇了包括滬深300ETF在內的寬基ETF進行穩市。如2015年6月和7月股市下跌時,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在內的多只寬基ETF獲得匯金等“國家隊”資金的凈申購。彼時,有基金公司人士證實,匯金入場申購ETF的比例占其所在基金公司管理的ETF規模增長30%左右。
2023年8月,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相繼突破了規模過千億元、份額過千億份的行業紀錄,被高盛等機構視為“國家隊”出手的戰績;隨后,在2023年10月23日,匯金公司公告買入ETF,并表示將在未來繼續增持。當天,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易方達滬深300ETF在尾盤拉升,成交量放大;繼匯金增持ETF后,國新投資又在2023年12月1日宣布增持了央企類指數基金。
2024年1月,市場震蕩,滬深300等重要寬基再度被持續買入;2月,中央匯金公司再度公告增持ETF;2月26日,瑞銀以匯金、中證金及外匯局旗下投資平臺等平臺為“國家隊”統計口徑,追蹤了19個滬深300ETF、19個中證500ETF、7個中證1000ETF以及9個中證2000ETF場內基金產品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交易情況,將ETF的每日調節后的“超額成交金額”估算為“國家隊”的凈買入額,結果顯示通過ETF凈流入A股市場的規模可能超過4100億元,其中滬深300指數產品買入規模占75.9%。
2024年3月12日,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規模突破2000億元,嘉實、易方達、華夏旗下滬深300ETF,以及華夏上證50ETF當時的規模也都在千億元以上;截至5月中旬,4只滬深300ETF合計規模飆至5500億元;隨著2024年中報披露,3只滬深30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等基金被匯金增持超千億元;進入到2024年下半年,國家隊或仍在買入寬基ETF,7月、8月,滬深300ETF等寬基產品不時出現放量“救場”信號。
整體看,截至2024年底,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易方達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管計劃、華夏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管計劃等4個主體,合計重倉ETF市值達1.05萬億元,它們在去年下半年整體增持的ETF份額數達458.64億份。其中,僅中央匯金投資、中央匯金資管持有的基金市值合計值已突破萬億。
到了今年4月7日,在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背景下,A股跌幅加深,“國家隊”再度出手:中央匯金公司公告稱,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受此影響,寬基ETF成交額顯著放大,華泰柏瑞、易方達、華夏和嘉實旗下4只頭部滬深300ETF合計成交額突破505億元。此后數日,相關產品持續放量成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