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普京暗度陳倉:沒增關稅的俄羅斯反而受到的傷害最大!
作者:黃埔少俠 2025年4月16日
自特朗普于2025年4月2日重啟全球關稅貿易戰以來,美國以“能源安全”為名,要求日本、印度、韓國及歐洲國家優先采購美國石油天然氣,試圖通過經濟杠桿削弱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主導地位。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以俄烏沖突為支點,將關稅威脅與停火談判捆綁,形成對俄羅斯的多維度施壓。這一策略看似直擊俄羅斯經濟命脈,實則暴露了美國借危機重塑全球能源秩序和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層意圖。
一、關稅戰與能源博弈:美俄關系的“雙刃劍”
俄羅斯作為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能源收入占其財政收入的40%以上。特朗普威脅對俄石油征收25%-50%的“二級關稅”,不僅會直接抬高俄油出口成本,還可能迫使歐洲等傳統買家轉向美國頁巖油氣,從而形成“釜底抽薪”效應。這種打擊具有雙重邏輯:其一,通過削弱俄羅斯經濟基礎,迫使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其二,配合美國對盟友的能源出口要求,鞏固其全球能源霸權地位。
然而,這種策略也暗藏風險。若關稅落地,俄羅斯可能通過加速“向東轉”戰略,深化與中國、印度等國的能源合作以對沖損失。普京此前已提出在聯合國框架下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方案,顯示出其既不愿被美國脅迫,又需避免經濟崩盤的平衡考量。美俄關系的僵局或將進一步推動歐亞大陸的能源格局重組。
二、武器援助“斷供”:美烏關系的信任危機
在軍事層面,特朗普政府雖承諾協助烏克蘭獲取防空系統,但實則將援助壓力轉移至歐洲。其要求澤連斯基“在歐洲尋找可用資源”,本質上是將北約盟友的軍火庫轉化為美國軍工業的間接市場——歐洲若向烏克蘭提供美制“愛國者”導彈,仍需向美國采購補充庫存,形成“美國軍火商獲利、歐洲承擔成本”的循環。這種策略導致烏克蘭陷入兩難:一方面,烏軍防空系統彈藥即將耗盡,急需外部支援;另一方面,歐洲國家因防務能力短板和內部意見分歧,難以形成高效援助體系。
澤連斯基雖公開表示“烏克蘭自決權是紅線”,但其對美援的依賴已因特朗普的政策不確定性而動搖。俄羅斯提出的停火條件——徹底切斷對烏軍援——更讓基輔擔憂美國可能為達成協議犧牲烏克蘭利益。這種結構性矛盾正在侵蝕美烏戰略互信,迫使烏克蘭加速向歐盟靠攏。
三、中國視角:霸權邏輯下的多維警示
特朗普的“暗度陳倉”策略對中國具有三重啟示:
1. 經濟依賴的脆弱性:俄羅斯能源出口受制于單一市場的教訓,凸顯了多元化產業鏈和能源伙伴的重要性。中國需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網絡,增強抗風險能力。
2. 技術自主的緊迫性:歐洲在俄烏沖突中暴露的國防工業短板(如無法自主生產隱身戰機)警示中國,必須強化核心領域的技術攻關,避免關鍵領域受制于人。
3. 戰略定力的必要性:美國通過制造危機攫取利益的做法,提示中國需堅持“結伴不結盟”原則,以多邊合作對沖單邊脅迫,同時避免被卷入代理人沖突。
四、總結
特朗普的關稅戰與軍援策略,本質上是將經濟武器化以服務地緣政治目標。這種“美國優先”的霸權邏輯雖短期可能收獲籌碼,卻會加劇全球供應鏈紊亂和陣營對抗風險。對俄羅斯而言,經濟壓力或迫使其調整戰略,但普京的強硬回應已表明,單邊施壓難以撼動大國博弈的深層結構。而中國從中汲取的經驗,或將決定未來多極世界格局的平衡方向。
2025年4月16日
?友情提醒:黃埔少俠歡迎各位留下觀點和看法,歡迎各位關注、點贊、分享和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