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推進以縣級為重點的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是黨中央立足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人民法院司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鎮江法院在黨委政法委的領導和支持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合對接入駐地方綜治中心實質運轉,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和前端化解工作,將司法嵌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大格局中,取得積極進展。鎮江中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特開設“融合對接·展新‘楓’”專欄,展示全市法院助力綜治中心實質運行、一站解紛,讓新時代“楓橋經驗”煥發蓬勃生機的做法與成效。
近日舉辦的丹徒區物業糾紛預防化解專題培訓班上,丹徒法院立案庭庭長陳文勇與資深調解員王國梅聯袂開講,為全區物業服務企業負責人及小區項目負責人帶來一堂“法治實踐課”。
精準把脈,以案釋法解糾紛
調解員王國梅從近年來典型物業糾紛案例切入,深度剖析矛盾成因,從服務缺位到費用催收爭議,從溝通壁壘到權責模糊,層層拆解糾紛癥結。她結合多年調解經驗,提出“服務先行、依法共治”的化解策略,強調物業服務企業需以主動服務贏得業主信任,在履行義務、保障業主權益的基礎上,建立透明規范的收費機制。
五維賦能,法治護航提質效
陳文勇庭長立足審判實務,直擊物業管理的痛點難點。他圍繞“服務團隊專業化、信息管理規范化、分類施策精準化、催收流程人性化、訴訟應對高效化”五大維度,為物業企業開出“法治良方”:糾紛預防需從源頭構建服務閉環,即用靠譜服務減少矛盾,用健全臺賬明晰權責,用分層管理精準施策,用溫情催收化解對抗,用法律手段維護公平。
雙向奔赴,共繪和諧新圖景
參訓人員全程專注,頻頻舉起手機記錄要點。“案例接地氣、方案可落地!這次培訓既補足了法律知識盲區,又為優化服務提供了新思路。”一位物業經理感慨道。現場互動熱烈,法治思維與行業經驗在此碰撞融合。
源頭治理,打造全周期服務鏈
作為“宜居和美”基層治理品牌的重要實踐,丹徒法院將持續深化“預防-調解-護航”全周期服務體系。①普法強基:聯合多部門開展物業法規“進社區、進企業”專項行動。②調解前置:依托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推動矛盾“萌芽預警、前端化解”。③智慧賦能:探索“線上調解+大數據分析”模式,實現糾紛化解提質增效。
從“被動應訴”到“主動治理”,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丹徒法院正以法治力量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未來,這場“法官+調解員”的法治協奏曲,將持續為居民幸福感加碼,讓“宜居和美”成為城市治理的溫暖注腳。
編 輯:趙品軒
校 對:屈 源
審 核:孫彩萍
來 源:丹徒法院
長按掃一掃
關注鎮江中院更多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