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直接腰斬10000元/㎡老盤新推,或許熱度早過期價高路遠真不占優勢產品可以,內部配套較為一般去化率慘不忍睹,無奈降價?
在2024年的海口豪宅市場,當眾多項目集體錨定2.5萬元/㎡備案價時,一場悄然的破局正在西海岸上演。
位于秀英區粵海大道西側6號(海口西海岸?國際免稅城旁)的東匯?西海岸三期,以26000元/㎡的備案價驚現樓市,一舉刷新區域價格天花板,成為那個時期的“備案價之王”。
這個暌違市場近十年的老牌項目,此次以「東匯綠城?桂語蘭庭」的全新姿態復出,最大亮點在于攜手中國高端住宅專家綠城集團—— 這場堪稱“地產界強強聯合”的合作,為沉寂多年的西海岸板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作為深耕海南多年的本土房企,東匯此次選擇與綠城共執畫筆,不僅是對產品力的升級重構,更暗藏著對海口高端人居市場的野心布局。
但是,房哥曾遠去項目現場,曾對項目賣到這個價格深表懷疑,無論是區位和配套來看,總感覺定位高端盤,還是有點不太匹配,壓根不值得這個價。
最近有業內人士透露,因為賣不出,東匯綠城?桂語蘭庭直接封盤了,似乎想等到封關之后,事實真是這樣嗎?
房哥親自到現場實探項目,目前還是正常營銷,并不像外界謠傳的一樣已經封盤。不過現場顯得還是較為冷清。
事實上,從備案價一出爐,還是比較意外,畢竟26000元算是海口市場的一個高價樓盤。
房哥還特意搜了一下資料,在同時期申請備案的新項目里,東匯綠城?桂語蘭庭的備案價排在了海口區域的第一位,甚至高過了長天云汀。
但是在來到現場后,營銷小姐姐表示,目前項目的均價在16000-19000元每平左右。
OMG,幾乎降了10000元!這是什么概念。
三期主推的戶型有118㎡的三房兩廳兩衛、128㎡寬享三房的兩廳兩衛。大戶型四房有142㎡和143㎡。
原先價格:單價26000元/㎡,建面118㎡,原先總價3068000元;
現在價格:單價16000元/㎡,建面118㎡,現在總價1888000元。
立減118萬元!這個幅度,簡直了!(僅做參考)
那賣到這個價格,還能和豪宅有所掛鉤嗎?
2024年8月,東匯綠城?桂語蘭庭以26000元/㎡備案價取得預售許可時,這個看似純新盤的項目實則承載著一段跨越十七年的土地開發史。
其前身東匯西海岸一期早在2015年便已入市,此次以三期產品時隔近十年再度面市,形成“老地塊新開發”的獨特市場定位,該項目所屬地塊于2007年完成供地。
從項目的規劃信息了解到,東匯綠城·桂語蘭庭二期三期的占地就達到70畝,約670戶。容積率2.0(基本達到剛改和準豪宅的標準。)
根據海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4年第二季度存量住宅用地公示,該項目所屬地塊于2007年完成供地,至今仍有2.833公頃未開發住宅用地。換算,也只有52年的土地使用年限。
而二期產品則是收官之戰。
此次即將開盤的三期僅規劃兩棟住宅樓共141套房源,在整體開發版圖中堪稱“袖珍地塊”。
此次綠城的加入,真的標志著該地塊從早期剛需定位向高端改善的戰略轉型?
從區位來說,項目的位置確實是一個短板之一,直線距離海口傳統商業中心(如國貿、解放西)約18公里,駕車通勤需40-50分鐘(高峰期可達1小時),與"主城區30分鐘生活圈"存在明顯時間差。
項目周邊仍存在待開發地塊(如西側200米處為未平整空地),北側粵海大道作為貨運主干道。若單純依賴免稅城單一配套支撐價值體系,確顯單薄 在教育、醫療、日常商業等基礎配套的成熟度差距,以及傳統主城區客群的地緣心理壁壘。
從地理空間布局看,項目雖隸屬于西海岸規劃范疇,但其具體坐標已突破核心開發圈層——地處粵海大道以西約800米,直線距離海口火車站僅1.2公里,處于西海岸片區“東強西弱”開發梯度的最西端。
可以說項目并沒有享受到西海岸的醇熟配套。
以豪宅標準入市,其實東匯綠城?桂語蘭庭的規劃,對于普通住宅市場還是有所升級。
房哥第一次來到項目的時候,還是被里面的裝標給震撼到,至少別人的“用料”還是給足了門面。
比如在建筑立面設計上,項目采用公建化外立面標準,以天然石材基座+ LOW-E中空玻璃幕墻的組合,構建兼具美學價值與實用性能的建筑界面。
在入戶門口處,安裝了一個狄耐克智能管家,也是全屋智能設備控制中樞更是智慧社區與智慧家庭的聯通樞紐,一體化集中控制,能夠讓居家中的控制開關變得更加簡潔。
全屋機電系統采用日立中央空調,在廚房交付標準上,配備了德系油煙機,智能抽濕烘干洗碗機以及微蒸一體機,等等。
不過三期只有兩棟住宅樓棟組成,小區的園林設計頗為美感,但是配套規劃還是有限,有圖片可以看出,利用的空間并不是很大。整個范圍偏向于文藝,但一些日常活動空間就幾乎沒有了。
價高,區位不占據優勢,或許導致了項目去化率真的一般,降價也許是無奈之舉。
房哥特意搜了一下備案情況,已經開盤大半年的三期產品,銷售率不到5%。
從上圖可以看出,諸多房源仍顯示為可售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房源也處于預抵押狀態。
從當時的來勢洶洶,但也經歷了大半年時間的無人問津,房哥一直覺得項目的定位可能有所走偏。
且不說它的質量和交付標準,一味的抬高價格,并不能就凸顯了豪宅的定義,至少,也要能讓置業者承受的起。
這個價格,可能已經來到剛需房的水準,但又有誰會在這個位置,以剛需的身份去置業呢?畢竟,項目的學位劃分,也并沒有優勢。
怎樣,小伙伴會考慮這個樓盤嗎,加群一起探討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