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六十,人生過半,很多事情,都已經看淡了。
年輕時,總想著拼事業、掙大錢、立大功,活得轟轟烈烈才算不白活。
可到了六十歲,才明白,那些曾經執著的東西,其實都沒有安穩、踏實來得重要。
活了一輩子,拼搏了一輩子,六十歲之后,才是真正享受生活的時候。
想要安享晚年,活得高質量,一定要記住三個字:守德、守財、守家。
01
一守德:做人厚道,心安理得。
到了六十歲,最忌諱的就是在背后說三道四,甚至挑撥是非。
年輕時,或許你脾氣火爆,做事沖動,但到了晚年,該懂得收斂脾性,積德行善。
守德,是一種修養。
我認識一個大爺,年輕時特別要強,村里誰有點事,他都要去評評理。
到了晚年,卻變了一個人,遇到矛盾先不吭聲,別人來找他說理,他也是笑著聽,不急不躁。
這就是活明白了,知道守德才能讓自己心安。
守德,是心態的平和。
不要斤斤計較,得失都看淡一些。
人老了,爭強好勝沒必要,笑口常開才是晚年最好的養生法寶。
用寬厚待人,用平和待己,才是六十歲之后最高級的處世智慧。
02
二守財:手里有錢,心中不慌。
六十歲以后,守財,是必修課。
年輕時可以拼命掙錢,活到六十,不要再想著打拼了。
這時候,更要學會守住手里的錢,讓晚年不至于過得窘迫。
樓下有位阿姨,年輕時為了兒子,幾乎把所有積蓄都拿出來給他買房、娶媳婦。
結果自己到了七十歲,兒子日子過好了,反而沒了她的位置。
平時還得靠退休金過日子,生病了,連住院費都難湊齊。
說白了,就是年輕時沒學會守財,晚年活得特別拮據。
守財,是為了不拖累子女。
六十歲以后,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有點存款,才能遇到事不慌。
有些人總覺得,養兒防老,指望孩子養老。
可現實是,孩子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責任,指望他們,不如指望自己。
手里有錢,心里才有底。
03
三守家:兒孫自有兒孫福。
六十歲之后,家庭觀念越來越重要。
年輕時,總想著闖蕩、賺錢,忽略了家人的陪伴。
可是,當白發漸多,才意識到,家才是最穩妥的港灣。
守家,不是過分干涉子女的生活。
有些父母,總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一切,理所應當要求回報。
可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只會讓關系越來越僵。
晚年最好的狀態,是陪伴在側,卻不干涉太多。
鄰居大爺,退休后天天操心兒子的婚姻問題,總想著干涉小夫妻的生活。
兒媳婦受不了,就跟老公大吵,最后大爺反而被晾在一邊,連帶孫子的機會都沒有了。
守家,不是抓得太緊,而是放得剛剛好。
有時間,多和老伴出去散步,去公園活動活動,別總盯著孩子的生活瑣事。
陪伴,不是控制。家和萬事興,最重要的是懂得放手。
讓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里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