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美國對我們不停加關稅,一路把關稅加到了駭人聽聞的145%。
而我們也將關稅稅率一路反制到了125%,而且還撂下了一句“到此為止”,不陪美國接著玩這“關稅數字游戲”了。
自打那時候起,特朗普就急了,多次表示“在等中方電話”,希望和中方高層談談,但咱們這邊卻是一個臺階都沒給他。
4月14日的時候,美國財長貝森特在阿根廷接受訪問時表示,依舊希望和中國達成一項很重要的貿易協議。
同時他還很急切地說:“關稅不是開玩笑的,沒人希望這樣一直持續下去,這里面涉及到的金額很大。”
之后他又被問到中美兩國經濟是否存在“脫鉤”的風險,他對此表示反對,并說到中國和美國沒有理由分離。
貝森特這幾天的訪談言論,10個里面有8個都是關于咱們中國的。
除了貝森特之外,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也同樣在日前表示:中國需要美國的消費者,中國需要盡快與美國達成協議。
這群白宮重臣對外表露出的態度,無一例外都是催促中國趕緊找他們談判,從這就可以看到,如今整個白宮上下都已經急到不行了。
前面中美在關稅戰上的博弈就像互相比牌,你先加個3%,我就回擊4%,一步步越加越高。
不管美國把關稅漲到30%、54%、120%還是145%,中國都會馬上還手,搞得特朗普頭疼得沒辦法應對。
其實,關稅一旦超過54%,基本就沒啥用了,因為大多數公司賺不了錢了,這樣中美的貿易基本上就停擺了。
在這個過程中,特朗普一直覺得,只要讓對方吃的虧比美國更多,他就不會停手。
除非美國真的受到了實質性的打擊,或者國內反對的聲音特別大,他才會考慮停下來。
中美之間貿易本來就有差額,中國有很多替代品可以不用買美國產品,但美國就不行了,因為美國能替代中國制造的選擇真的不多。
有意思的是,海關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了10.3萬億,比去年增長了1.3%,受到關稅戰影響并不大。
這也預示著特朗普完全想錯了,他總是用純粹的商業思維來處理國家間的貿易,總覺得美國是最大的那一方,可以隨便對付其他國家。
但實際上,貿易戰比普通的商戰復雜多了,討價還價的權力早不完全在美國手里了。
所以現在美國的態度變得挺糾結,一方面不想讓事態升級,另一方面又不敢示弱,擔心在政治上被批評為軟弱,結果就是左右為難。
而且對特朗普來說,更糟糕的是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影響了自己團隊內部的穩定。
根《紐約時報》引述幾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特朗普政府在對華策略上出現了嚴重的內部分歧,已經陷入了深刻的分裂。
有些人覺得特朗普太天真了,想靠壓中國讓他們妥協,結果根本不現實;另一些人則認為,特朗普是在推動美國經濟自給自足。
后面這些人不是嘴上說得好聽,就是沒看清實際情況。
美國的問題不僅僅是制造業變少了,還因為國內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注定美國的經濟無法完全靠自己。
真實的情況是,現在美國得靠中國來穩定他們的市場,美國消費者也需要中國一直穩定地供貨,而不是中國依賴美國。
雖然美國看起來有主動權,但如果中國不給他們留條后路,特朗普就真的沒辦法了。
參考資料
光明網:《“希望與中國談協議” 美財長表態釋放什么信號?》
參考消息:《被問中美“脫鉤”風險 美財長:沒有理由分離》
中工網:《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