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一輩子最大的投資。
自己辛辛苦苦攢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如果買錯了,錢砸進去不說,住著還鬧心,最后想轉手都難。
今天齊家安安給大家說說,哪4種房子是“大坑”,賣不掉,也不好住,內行人早就脫手了,普通人卻還往里跳!
一、30年以上的“老破小”
你以為撿了便宜,實際是個無底洞!
“老破小”曾經是香餑餑,地段好、交通方便,不少人還幻想著能拆遷暴富。
但現實很骨感,現在的老破小早就風光不再,買了就是燙手山芋!
1、裝修費比新房還高,錢砸得你肉疼
老破小的水管生銹、電線老化、墻體開裂都是家常便飯。
你以為刷個墻就能住?太天真了!
光換水電管道就得花不少的錢,還得擔心哪天漏水把樓下鄰居泡了,賠錢又鬧心。
整套房裝修花了十幾萬,住起來還鬧心,太不值了!
2、鄰居大爺大媽,分分鐘讓你崩潰
樓道堆滿舊家具,樓下天天聚眾打牌,垃圾隨手扔門口……
年輕人想清靜?門兒都沒有!
老小區住戶多是老年人,生活方式差異大,住久了連吵架都嫌累。
3、地段優勢?早被新區“吊打”了
過去老城區是核心,但現在城市都在“攤大餅”,新區商場、學校、醫院一應俱全,地鐵也修到郊區了。
老破小那點“地段優勢”,早被稀釋得干干凈凈!
4、想拆遷?再等幾十年吧
現在政策是“舊改”為主,頂多給外墻刷層漆,裝個電梯都難。
你指望拆遷暴富?開發商拆一個老破小,得賠多少戶?根本賺不到錢!
所以,老破小就像過氣明星,看著光鮮,實際全是坑!
二、超高層住宅
住得高≠住得好!
超高層住宅看著氣派,但住進去才知道什么叫“花錢買罪受”!
1、公攤面積“吃掉”部分房款
買100㎡的房子,到手可能不到70㎡!
電梯井、消防通道、設備間……全算你頭上。
一平米好幾萬,買公攤的幾十萬直接打了水漂!
2、電梯天天壞,爬樓爬到腿抽筋
50層的高樓,早晚高峰等電梯能等到懷疑人生。
要是電梯壞了,恭喜你喜提“每日健身套餐”——爬50層樓不是夢!
3、維護費貴到離譜,物業費年年漲
超高層的水管、電路、電梯損耗快,維修費動不動就幾十萬,全攤到業主頭上。
物業費比普通小區高一倍,住得越久越燒錢!
4、20年后“逐漸老化”,想拆都沒人接盤
超高層住宅壽命短,20年就老化成“逐漸老化”。
想拆?開發商嫌成本高,住戶嫌補償少,最后只能湊合住,房價跌成白菜價!
所以說,超高層就是“面子工程”,住著累心,賣著賠錢!
三、老家小縣城的房子
你以為落葉歸根,實際血本無歸!
很多人在大城市打工,總想著“回老家買套房養老”。
但現實是,小縣城的房子買了就砸手里!
1、人口流失嚴重,房子比人多
年輕人全跑光了,縣城里只剩老人和留守兒童。
你買了房子想出租?連租客都找不到!
空置幾年,房子發霉長草,還得倒貼物業費!
2、新房遍地開花,二手房賣不起價
小縣城的開發商拼命蓋樓,為了賣房,推出各種打折促銷。
你10年前買的二手房,又舊又破,完全沒有競爭力,賣價頂多能和新盤首付持平!
3、回老家養老?純屬想太多
小縣城的醫院水平相對較差,商場沒品牌,很多地方連外賣都送不到。
住久了你會發現,早就習慣了城市的便利,根本回不去了!
因此,小縣城的房子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四、還建房(拆遷安置房)
便宜沒好貨,買了準后悔!
還建房價格便宜,吸引了不少想“撿漏”的人。
但這類房子問題多到讓你懷疑人生!
1、沒房產證,買了也白買
還建房大多是集體產權,不能落戶、不能貸款,連孩子上學都成問題。
你想轉手賣掉?下家一聽沒證,立馬掉頭就走!
如果不是打算自住,勸你別碰!
2、物業差到離譜,住著像“貧民窟”
這類小區的物業基本都是擺設,樓道燈壞了沒人修,垃圾堆成山沒人管,半夜還有野狗野貓亂竄。
住這種小區,安全都是問題!
如果不慎入坑,那就將就住吧!
3、無法升值,甚至貶值,被徹底套牢
沒證的房子根本不值錢,市場稍有個風吹草動,價格就能腰斬。
你想等升值?等來的只有貶值!
因此,還建房就是“天上掉陷阱”,誰買誰上當!
五、普通人買房牢記這3條“鐵律’”
1、流通性為王:買之前先問自己——“這房子5年后有人接盤嗎?”
2、配套決定價值:學校、地鐵、商場缺一不可,老破小和郊區盤趁早放棄!
3、別貪便宜:低價房往往藏著大坑,寧可多攢錢買好地段,也別圖便宜買爛房產!
最后提醒:房子是人生大事,買錯一步,后悔幾十年!
避開上述這4類“窮人房”,你的血汗錢才能真正變成安身立命的資本!
(本文由齊家安安整理編輯,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