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具備挑動陣營對抗,引發(fā)全球貿易秩序混亂的能力,卻缺乏與之相匹配的“善后能力”。這不免讓人想到,美國的財政或出現(xiàn)了大問題,要不然不會以押注國力、“清空工具箱”的方式和中國、歐盟等貿易伙伴打一場看不到結果的貿易戰(zhàn)。
4月14日,歐盟代表旗下27個成員國和美國商務部長就“對等關稅”,加強合作等議題展開了討論,在這場長達數小時的激辯中,歐美始終未能各退一步,致使談判全面破裂。會后歐盟貿易委員謝夫喬維奇直言,“談判需要雙向讓步,(而不是歐盟單方面讓步)美國須明確要什么”。而美國代表似乎對此表現(xiàn)得不怎么上心,只以“回去繼續(xù)研究”為由進行搪塞。
美歐“不能合拍”應是自然,畢竟貿易戰(zhàn)牽涉地緣政治,涉及內部工業(yè)產業(yè)鏈和數以億計民眾的就業(yè),誰先在談判議定書上簽字,誰就先落入下乘,成為被對手拿捏的對象。屆時一旦新的關稅協(xié)議落地,唯恐自己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不得翻身。
當然這般說辭有夸大的嫌疑,可話說回來,憑什么歐盟要對美國輸歐產品祭出低關稅甚至零關稅,而美國則對歐盟輸美產品加征20%甚至更高的關稅?這不是“以勢壓人”,是什么?美國若能想到“以和為貴”,就不該在關稅問題上,只凸顯自己的利益訴求,而對談判對象極盡刁難。
話題有些扯遠,但有一點可以基本明確,歐盟決計不會輕易妥協(xié),以呼應特朗普的“美國優(yōu)先”和“工業(yè)產業(yè)回流”政策,其將采取可能的手段,逼迫美國取消針對自己的不合理關稅,讓美歐合作趨于穩(wěn)定和正常。
歐美在斗法的同時,中美的對抗亦在同步升級,全球貿易因此陷入了進一步的混亂當中。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罕見放低姿態(tài),呼吁中美“各退一步”,稱145%的關稅不可持續(xù),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而在貝森特暗示“盡早結束中美貿易戰(zhàn)”的背后,美國面臨“股債匯三殺”的歷史困境。美股在過去幾天暴跌12%,十年期美債收益飆升至5.8%,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的指數跌破90。
美國依靠“金融立國”,僅股市就匯集了全球超過5成的財富,美股但凡被投資者拋售,勢必產生類似2008年的金融核彈,屆時局面就難以收場。想到這些,我們就能理解美國著急喊話中國、歐盟等貿易伙伴進行談判的原因了。只是美國出于維護“帝國聲譽”,暫時也只能將錯就錯了。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國近乎“一刀切”的關稅政策,中國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反制決心,在一定程度上于內于外都形成示范效應。例如,在中方精準切入美國痛點的同時,中國香港作為相對自由的經濟體,亮出了更為明確的反擊手段,這可能讓美國“顧前不顧尾”,疲于應對。
香港特首李家超于4月15日正式宣布,將對美國祭出WTO申訴、關鍵就業(yè)補貼、零關稅自由港擴容、美元替代、科技突圍、供應鏈重組等七項反制措施。港府還列出零關稅等賬單,基本上涵蓋了中國香港與美國交往的方方面面,可謂拳拳到肉,拿捏的十分精細。
另外,世界還注意到,中國開始拿美國的實體下手,以取消多個美國企業(yè)對華出口資質為由,迫使美國在關稅問題上“改弦更張”。如果特朗普政府繼續(xù)頭鐵的話,那么不好意思,中美關系或真的到了難以挽回的地步,美國在這場關稅戰(zhàn)中勢必傷得更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