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學校光榮榜上的常客,是自己家鄉的高考理科狀元,更是連續三年分別收到復旦、北大、清華三所名校錄取通知書的超級牛人。
但他同時也是最不聽話的“問題學生”,是讓人無可奈何的“墮落少年”。
之所以他的人設如此詭異,是因為他的大學生涯每次都只能持續一個學期,然后就會被校方給無情勸退。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前后反差這么大的呢?
看不上復旦大學的狂妄中專生
“你知道嗎?今天轉學到咱們班來的是個中專生,而且還是被原來學校給強制退學的。”
“真的嗎?那他能跟得上學習節奏嗎?”
2000年春節剛過,岳池中學的兩個高一學生正湊在一起小聲的說著八卦。
他們口中的主人公張非,此時正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略顯茫然的看著陌生的環境。
這個1983年出生于四川廣安的少年才16歲,2年前他聽從父母的安排考上了家鄉的一所郵電中專學院。
進入中專后,沒人管的張非直接玩瘋了,一頭扎在電子游戲的世界里再也沒有出來。
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兩年,忍無可忍的學校強制給張非辦理了退學手續。
父母差點被張非得這個騷操作給氣死,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最后還是強忍著怒火找人把他安排進了岳池中學。
畢竟張非還沒有成年,父母也不可能放任他外出打工,所以上高中讀書成了張非唯一的出路。
在重新進入校園之前,父親和張非做了個男人之間的約定,表示只要張非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就再也不會管他玩電子游戲的事情。
可能是這個約定讓張非看到了希望,也可能是之前兩年的胡鬧讓他成長了些許。
反正在進入岳池中學后,張非的學習非常努力,到了高二的時候,他的成績已經穩居全班前五,是老師們看好的名校苗子。
2002年,19歲的張非第一次參加高考。
臨上考場之前,母親一個勁兒的給張非加油,但他卻轉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父親,笑著說道:“男人一定要說話算話。”
高中三年扎實的積累,讓考場上的張非發揮的特別穩定。
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胸有成竹的張非不顧老師們的勸阻,第一志愿填報了北京大學,第二志愿填報了復旦。
就在老師和家長們都在為張非的任性而生氣無奈的時候,沒過多久,張非竟然收到了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這讓他的父母非常高興,恨不得打電話通知所有的親戚朋友。
可結果張非卻表示他只想到北京去上大學,遠在上海的復旦大學,根本就不在他考慮的范圍內。
他的這個狂妄舉動引來了不少非議,但最終張非還是固執己見,無奈父母親只好同意讓他再復讀一年。
此時就連張非自己也不會想到,這才僅僅只是他屢戰高考的開始。
只在北大待了一學期的高材生
張非雖然貪玩,但卻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因此新的學期還沒有開始,他就已經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中。
那段時間,張非連電視都沒有心思看,一心只想好好學習,在2003年的時候考入北京大學。
上天總是不會辜負勤奮努力的人,2003年高考的時候,張非感覺非常棒,很輕松的就做完了所有的試卷。
高考結束后的第三天,學校開始統一估分,張非很自信的告訴班主任,他這次至少能考600分。
有了這個分數作參考,張非三個志愿都寫上了北京大學的名字。
老師對這一切早已經見怪不怪,只是警告別的學生不要學習張非這種壞毛病,然后就聽之任之了。
幾天后,高考成績出爐,張非考了606分。
因為2003年的高考題目比較難,所以這個成績是能夠穩穩得到北京大學青睞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不久張非便收到了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這一次他的父母親沒有著急辦酒席,先是和張非進行了確認,這才喜滋滋的開始通知親戚朋友們。
九月份,張非在父母殷切的希望下背起了自己的行囊,意氣風發的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
對其他人來說,進入北京大學這樣的頂尖學府,夢想將會真正的啟航。
可張非不這么想,他只覺的自己終于又一次自由了,終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打電子游戲了。
于是報到完畢的第二天,張非就從高中時期刻苦努力的好學生,變成了一個沉迷電子游戲的“不良少年”。
起初,張非還能憑借著自己聰明的頭腦和高中的積累跟上課程,可隨著他對電子游戲越來越癡迷,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輔導員發現了這個苗頭后曾多次找張非談心。
每次張非總是答應的很好,第二天也會努力的去做一個好學生。
但張非的學習熱度持續不了三天,就又會固態萌發,重新沉迷在電子游戲的世界里。
慢慢的輔導員對他徹底失望,再也沒有跟在張非得屁股后面苦口婆心的勸他。
很快大一的上半學期就臨近結束,張非迎來了自己在北大的首場考試。
當試卷發下來的時候,張非傻眼了,卷子上面的很多題目他完全看不懂。
這種情況下想要不掛科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沒有想到的是,張非竟然足足有7門必修課不及格。
大學生掛科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一次性掛7科在北大過往的歷史中還真的鳳毛麟角。
因為掛科實在太多,最后按照學校的規定,張非被強制退學。
接到學校通知的時候張非特別后悔,不知道回去應該怎么面對父母。
這事要擱在別人身上,可能會連續好久都緩不過氣來。
但張非不是一般人,他經歷過勸退,所以很快他就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下定決心要回去再復讀一年,把自己丟掉的東西重新給拿回來。
清華首個被勸退的理科狀元
人的承受能力都是練出來的。
張非的父母第一次得知兒子被勸退的時候,差點沒有氣死,恨不得把張非回爐重造。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第二次遇上同樣的事情,張非得父母表現的十分冷靜。
當得知張非準備再次復讀的時候,父親表情莫名的看了他好幾秒,這才幽幽的問道:“這是最后一次嗎?”
張非被父親問的一愣,仔細的想了想,然后不確定的小聲道:“應該是吧。”
懶得再繼續跟不靠譜的兒子掰扯,張父轉身就去聯系可以提供復讀機會的學校。
雖然張非連續兩年都證明過自己,但北大勸退他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本市的學校都不愿意給他提供機會。
最后張非只能在隔壁的南充十一中就讀。
高三的課程對張非來說沒有什么難度,他學習的異常輕松。
有的時候張非覺得書本上的知識一點挑戰性都沒有,想要再去玩電子游戲提提精神。
這種念頭冒出來的時候,他腦海中就會出現父母失望的表情,還有自己離開北大時落魄的樣子。
所以張非總能夠第一時間把這個邪惡的想法給掐斷。
隨著講臺上高考倒計時的天數越來越少,張非的心情越來越平靜,畢竟這樣的場面他足足經歷過三次了。
在離開學校的最后一天,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書撕了個粉碎,只有張非默默的收拾好了課本。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這么做,可能是想要留個念想吧。
高考的前一天,父母都來到了南充,很平靜的把他送進了考場。
看著兒子的身影逐漸遠去,張非得母親有些疲憊的說道:“這一次不管娃兒考的怎么樣,我都不會再辦酒席了。”
“還辦個什么,親戚們都笑話了咱兩回了。”張非的父親黑著臉說完,干脆躲到一邊抽煙去了。
讓老師和父母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張非竟然考了703分,成了這一年南充市的理科狀元。
如此高的分數,國內的大學基本上任張非挑選,最后他選擇了清華大學。
暑假過完以后,張非輕車熟路的又一次來到了北京,進入了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
雖然來的時候父母各種的耳提面命,張非也在心里面連下數次決心。
可隨著大學生活的慢慢深入,沒人管的張非又走上了曾經的老路。
為了不被學校勸退,這一次他很聰明,會經常抽空看書,考試的時候一科也沒有掛。
但張非忘記了大學有個硬性規定,那就是每學期都必須要修滿學分。
對經常缺課的張非來說,大一的學分想要修滿簡直就是癡人說夢,所以張非第三次被勸退。
這下子張非在自己的家鄉徹底出了名,很多家長都把張非當成反面教材來警戒自己的孩子。
接連兩次親手葬送自己前程的張非,還能夠重振旗鼓再次證明自己嗎?
還好沒放棄
不管張非多么的貪玩,他都只是個23歲的少年,有著很強的自尊心。
因此面對家鄉人的非議,他退縮了,想要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地方。
就在張非準備要把自己之前的書本和資料都付之一炬的時候,父親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如果真的就這么放棄,那么你的失敗就成了再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看著父親滿是血絲的眼神,張非苦笑了一下:“從我走出清華校門的那一刻,一切就都無法在改變了。”
“不,你說錯了,只要你再次考上清華,并順利的畢業,你就依然是成功者。”
父親說完,把一張單據放在了桌上。
在關上門的那一刻,他沙啞的聲音繼續傳來:“我已經在南充十中給你交了復讀的錢,至于去不去,你自己看著辦。”
此時已經是2007年的2月份,距離高考只有3個月的時間。
對其他的學生來說,這點時間想要重新復習是肯定來不及了。
但張非之前足足參加過三次高考,高三的很多課程,他早就熟記于心,三個月對他來說,綽綽有余。
第二天一早,張非精神飽滿的出現在了父母的面前,盯著他們的眼睛說道:“爸媽你們放心,我保證再也不會讓人笑話你們了。”
說完張非背起書包離開了家。
在窗戶上看著兒子堅定離去的背影,張父雙眼微紅,自言自語的說道:“我相信這次你肯定會讓我們驕傲自豪的。”
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張非第四次坐在了高考的考場。
這一次他的發揮依舊非常的穩健,最后考了667分,是2007年南充市的理科第二名。
填報志愿的時候,張非選擇了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
當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再一次到來的時候,張非一家三口終于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
“兒子,事不過三,你已經23歲了,再不能任性了,這將是你最后的一次機會。”
乖乖的等父親把話說完,張非點了點頭,十分鄭重的說道:
“爸媽你們放心,我已經不是從前的自己了,這一次我一定會把清華大學的畢業證給你們拿回來。”
張非這一次確實痛改前非,到了學校以后表現的非常好,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自己的學業,順利拿到了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證。
張非得故事被媒體曝光以后,很多人都叫他“四川考霸”或“高考釘子戶”。
得知此事后,張非有些哭笑不得,他奉勸別人千萬不要學他,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他這么擅長考試。
在張非看來,自己的成功不是一次次的考入了高等學府,而是他面對失敗的時候從來都沒有選擇放棄。
結語:
說實話成績有的時候并不能代表一切,這些年高分低能的人層出不窮。
與其羨慕學霸的屢考屢中,還不如在機會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牢牢抓住,然后奮力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前行。
畢竟像高考一樣公平的機會,在步入社會以后就再也沒有了。
現實生活中,懂得抓住機會,懂得克制欲望的人,才能夠走的更遠。
參考文獻:
張非:我不是“考霸” 是個需要幫助的人——鄭州晚報
"考霸"張非:輟學清華北大 再被清華錄取——央視網
揭秘"高考奇人"張非:高考奇才還是職業考生?——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