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4月,倫敦市中心一家牙科診所的LED價目表噼啪作響——補牙材料費從120英鎊跳漲到135英鎊。
30歲的里奇醫生無奈地對患者解釋:“中國產的光固化樹脂被美國加稅,我只能改用貴三倍的蘇格蘭貨。”
這番場景正在全英國超市、車行、藥房上演,而背后的推手竟是其“最親密盟友”美國。
從唐寧街10號到曼徹斯特工廠,一場因關稅引發的信任危機正撕裂著大西洋兩岸的“特殊關系”。
“輕量級”關稅的重拳效應
英國國家統計局4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對美出口同比下跌7.2%,其中汽車行業受創最深。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1日生效的關稅政策中,英國雖未被納入25%的最高懲罰性關稅,但汽車及零部件10%的“基準稅”已足夠致命。
捷豹路虎位于伯明翰的工廠,生產線指示燈從往日的全綠轉為頻繁黃閃——該廠向美國出口的攬勝車型報關成本每輛激增4200英鎊,迫使企業將部分訂單轉向斯洛伐克工廠。這與英國首相斯塔默2月27日訪美后的樂觀表態形成鮮明對比。
當時白宮發布的聯合聲明稱“英美達成歷史性關稅諒解”,但英國商業貿易部4月12日解密文件顯示,美方僅同意延期三個月執行飛機零部件關稅,汽車稅照收不誤。
這種“口惠實不至”的操作,讓倫敦金融城分析師戲稱:“美國人的‘輕輕一擊’,堪比泰森給三歲小孩的晚安吻。”
特殊關系褪色
英國民調機構More in Common 4月14日發布的追蹤調查讓人心驚——認為“英美是敵人”的民眾比例一月內從8%飆至15%,創下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最高值。
在劍橋大學的街頭采訪中,21歲學生詹姆斯舉著超市小票抱怨:“牛奶漲到2.8英鎊,全因飼料進口稅轉嫁。美國說打擊中國,結果我們的奶牛先餓肚子。”
他的話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美國所謂“精準打擊”的關稅大棒,正在英國百姓的餐桌上引發蝴蝶效應。
這種經濟痛感已轉化成政治沖擊波。英國議會4月13日緊急辯論中,蘇格蘭民族黨議員麥克尼爾當眾撕毀美英國旗圖案的領帶:“我們的牛肉出口因中國反制關稅暴跌,可華盛頓的農場主正在數著補貼大笑!”
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受中美貿易戰波及,英國農戶2025年預計損失18億英鎊,相當于全國農業補貼預算的23%。
供應鏈的多米諾骨牌
考文垂,這座曾以汽車制造業聞名的城市,如今正經歷產業陣痛。
英國汽車制造商與貿易商協會(SMMT)4月12日的報告觸目驚心:全行業23%的零部件依賴中美供應鏈,美國關稅導致每輛出口汽車成本增加1600-5000英鎊。
寶馬MINI生產線上的技工湯姆指著頭頂的傳送帶說:“中國產的電池管理系統被加稅,德國總部說要換越南供應商,可新零件測試沒半年根本完不成。”
更糟糕的是二階效應。匯豐銀行4月11日警告,由于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加上美國關稅,英國電動車電池成本將上漲31%。這直接拖累英國政府“2030禁售燃油車”計劃,日產已暫停對桑德蘭工廠的21億英鎊擴建投資。
SMMT首席執行官邁克·霍伊斯的發言帶著火藥味:“美國用關稅把盟友捆上戰車,然后一腳踹進經濟墳場。”
向東看的現實選擇
當大西洋涌起逆流,英吉利海峽的對岸亮起信號燈。
海南消博會上,斯特拉思克萊德電動巴士公司的展臺排起長隊,其CEO艾倫舉著中英雙語手冊說:“山東濰柴的磷酸鐵鋰電池讓我們的產品免稅進入中國,這比和美國打關稅官司實際得多。”
英國駐華貿易使節倪樂思同日宣布,將在上海設立首個“新質生產力創新中心”,協助英國中小企業對接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
這種轉向有數據支撐:中國海關總署4月15日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英雙邊貿易額逆勢增長9.7%,其中醫療器械、綠色能源裝備成為新增長點。
倫敦智庫“中國中心”研究員馬克·威廉姆斯指出:“比亞迪在英國電動車市場份額已達14%,比特斯拉還高3個百分點。當底特律對倫敦關上大門,深圳成了新選擇。”
歷史輪回中的破局之道
在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博物館,那臺象征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珍妮紡紗機旁,新增了2025年的特殊展品——一臺因中美關稅停擺的汽車機器人。
這隱喻著新舊交替的陣痛,卻也暗示著破局的希望。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杰克·佩里的發言擲地有聲:“70年前我們沖破封鎖與中國貿易,今天更需要這種勇氣。當華盛頓揮舞關稅大棒時,北京消博會的展臺就是諾亞方舟。”
正如脫歐公投改變的地緣版圖,這場關稅危機或許正重塑英國的戰略定位。
唐寧街的消息人士透露,首相斯塔默已批準財政部特別撥款5億英鎊,用于支持企業對華技術合作項目。而在北京英國商會的日程表上,5月將迎來200家英國企業組成的歷史最大訪華團——其中37%是首次踏足中國。
當大本鐘的鐘聲與深圳灣的潮汐共振,這個老牌帝國的生存智慧,正在全球化的裂痕中尋找新的棲息地。
參考資料:(英國國家統計局2025年第一季度貿易報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3月1日關稅令、More in Common英國民意調查報告、英國汽車制造商與貿易商協會《2025行業預警》、中國海關總署2025年第一季度貿易數據、英國駐華大使館《新質生產力創新中心規劃白皮書》、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杰克·佩里訪談實錄、匯豐銀行《全球供應鏈重塑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