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仿《咫聞錄》筆意
康熙年間,山東濟南府有一布商,姓周名世安,常年往返于濟南與江南販運綢緞。此人年近四十,生得濃眉闊口,性情豪爽,雖為商賈,卻頗重信義,故行商多年,未曾有失。
這年深秋,周世安自蘇州采買了一批上等湖綢,雇了騾馬馱運,取道徐州北歸。行至沂州地界,天色已晚,偏又逢陰雨連綿,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正躊躇間,忽見山道旁隱約有燈火閃爍,走近一看,竟是一座荒廢的古廟,門楣上題著“青囊觀”三字,字跡斑駁,顯是年久失修。
周世安本不欲夜宿荒廟,奈何風雨愈急,只得命伙計卸貨暫歇。推門而入,但見殿內蛛網密布,神像傾頹,唯正中一尊泥塑道人尚算完好,面容慈和,手持一卷青囊書,似是醫家供奉的祖師。
眾人清掃出一塊干凈地界,生火做飯。周世安取出一匹新綢,權作鋪蓋,正要躺下,忽聽殿后傳來窸窣之聲。他警覺起身,持燭查看,卻見偏殿角落蜷縮著一個青衣老者,須發皆白,面色青灰,身旁放著一只破舊的藥箱。
那老者見燭光映照,緩緩抬頭,啞聲道:“客官莫驚,老朽是行醫的,途經此地避雨。”
周世安見他衣衫單薄,瑟瑟發抖,心生憐憫,便取了一壺燒酒遞去:“老先生怎的獨自在此?這荒山野嶺,可不是歇腳的地方。”
老者接過酒壺,啜飲一口,嘆道:“老朽姓葛,本是兗州人氏,因家鄉瘟疫橫行,特去救人。誰知半路染病,體力不支,只得在此暫歇。”
周世安聞言,更生敬意,又取來干糧與之分食。老者感激不盡,從藥箱中取出一枚青色藥丸,道:“老朽身無長物,唯有這‘避瘟丹’可贈,客官行商在外,帶在身上,可防瘴氣疫病。”
周世安謝過收下,當夜無話。
次日拂曉,雨勢稍歇。周世安醒來時,那葛老已不見蹤影,唯藥箱仍留于原地。他四下尋找,忽見廟后小徑上有腳印延伸至山林深處,料想老者已自行離去,便不再多慮,收拾行裝繼續趕路。
三日后,一行人抵達泰安府。周世安照例投宿客棧,清點貨物時,忽覺懷中似有異物,摸出一看,竟是那枚“避瘟丹”,不知何時竟從包袱中跑到了貼身之處。更奇的是,丹藥外裹著一張黃紙,上書八字:“今夜子時,勿出房門”。
周世安心中疑惑,但想起葛老神態不凡,或許真有玄機,便叮囑伙計們早早歇息,夜間無論聽到什么動靜,都不可開門查看。
果然,子時剛過,客棧外突然人聲鼎沸,似有無數人奔走呼號。周世安透過窗縫窺視,只見街上火光沖天,一群衣衫襤褸的流民手持棍棒,正挨家挨戶砸門搶掠。原來此地近日鬧饑荒,災民聚眾為盜,專劫過往商旅。
周世安大驚,連忙屏息凝神。忽聽隔壁客房傳來慘叫,顯是遭了毒手。正惶恐間,那枚“避瘟丹”竟微微發熱,散發出一縷青煙,在門前形成一道薄霧。盜匪沖至周世安房外,舉刀欲劈,卻似被什么無形之物阻隔,紛紛面露懼色,竟繞道而去。
一夜驚魂,天明時,官府差役前來緝拿亂民,客棧中死傷數人,唯周世安一行安然無恙。
經此一劫,周世安對葛老的身份愈發好奇。抵達濟南后,他特意去藥鋪詢問“避瘟丹”的來歷。那坐堂老醫師一見藥丸,頓時變色,捧在手中細細端詳,顫聲道:“這……這是‘青囊丹’啊!相傳乃東漢神醫華佗所傳,早已失傳數百年,客官從何處得來?”
周世安便將荒廟奇遇說了。老醫師聽罷,長嘆一聲:“那葛老,恐怕非是凡人。沂州‘青囊觀’供奉的正是華佗弟子吳普,相傳他得師真傳,能驅百病,避災禍。客官所遇,怕是仙家顯化。”
周世安半信半疑,但心中已存敬畏。次年春,他再度南下販布,特意繞道沂州,想再訪“青囊觀”。誰知到了原處,只見荒草叢生,哪有什么古廟?唯有一棵老松樹下,立著一塊殘碑,碑文模糊,僅可辨“青囊”二字。
正當他悵然若失之際,忽聽身后有人笑道:“周掌柜別來無恙?”
回頭一看,竟是葛老!依舊一襲青衣,精神矍鑠,哪還有當初病弱之態?周世安又驚又喜,連忙作揖:“老先生真乃神人!去年蒙賜靈藥,救我等性命,今日特來拜謝!”
葛老捋須微笑:“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老朽當日見你心存善念,故贈丹藥結緣。今日再來,可是有所求?”
周世安坦言:“在下經商多年,雖薄有資財,卻常感世事無常。若蒙仙長指點迷津,此生無憾。”
葛老沉吟片刻,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道:“此乃《青囊經》殘卷,載有濟世良方。你既與醫道有緣,便贈與你。他日若遇疾苦之人,可依方施救,功德無量。”
周世安雙手接過,正要道謝,忽覺清風拂面,再抬頭時,葛老已不見蹤影,唯余手中竹簡沉甸甸的,墨香猶存。
周世安歸家后,潛心研習《青囊經》,雖不通醫理,但依方配藥,竟真能治些尋常病癥。每逢疫病流行,他便免費施藥,活人無數,漸漸得了“周善人”的美名。
晚年時,他將布莊交予子侄經營,自己則在濟南開了間“青囊藥鋪”,專治疑難雜癥。有人問他醫術從何而來,他總笑而不答,唯在藥鋪后堂供奉一幅畫像,畫的是一位青衣老者,手持青囊,仙風道骨。
周世安壽至八十,無疾而終。臨終前,他將《青囊經》傳給弟子,囑其“醫者仁心,不可圖利”。下葬那日,有人見一青衣老者立于送葬隊伍之后,含笑點頭,旋即化作青煙散去。
后記:此事載于《濟南府志·異聞錄》。世人常道“善有善報”,周世安因一念之善,得遇仙緣,終成佳話。然仙緣難得,善心易修,但存濟世之志,何必問鬼神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