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飲品,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家家戶戶必備。有客人登門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燒水,沏一壺好茶。和絕大多數(shù)食品一樣,看似干燥的茶葉也有保質期。
綠茶、黃茶:保質期在12-18個月左右(需冷藏)。
烏龍茶:保質期在2-3年左右(濃香型可更長)。
紅茶:保質期在2-3年左右。
黑茶、白茶、普洱茶:可長期陳化(注意環(huán)境控制)。
很多人看到茶葉過期了,一般都是隨手扔掉。然而,賣茶葉的朋友卻告訴我,茶葉不能只看保質期。有些茶葉沒保存好,即便還沒有過期也已經(jīng)壞掉。但有些茶葉,即便過期了依然沒有變質,可以接著喝。
一、變質茶葉的危害
茶葉一旦變質以后,口感和味道都會大打折扣,并且還會有很多的危害。
1、致癌風險
發(fā)霉茶葉可能含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長期攝入易損傷肝臟,顯著增加肝癌風險。
2、急性中毒
霉變茶中的細菌、霉菌會導致腹瀉嘔吐,嚴重時引發(fā)食物中毒。
3、營養(yǎng)流失
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大量損失,保健價值基本喪失。
4、器官損傷
變質產(chǎn)生的有害物質會加重肝腎代謝負擔,破壞腸道黏膜。
5、異味污染
霉變茶葉會釋放難聞氣味,污染其他食物和容器。
二、茶葉過期≠變質
茶葉不能光看保質期,即便過了保質期也別急著扔掉。下面跟大家分享幾種方法,可以好好辨別茶葉是否損壞!
1、檢查干濕度
我們可以通過捏壓茶葉判斷其干濕度,如果茶葉易碎,就表明還很干燥,保存良好。
如果茶葉發(fā)軟,很難捏碎,就代表吸附了水分。因為潮濕的緣故,很可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變質。
2、觀察表面
因為茶葉吸附了水分的緣故,很容易出現(xiàn)發(fā)霉等情況。茶葉發(fā)霉之后,表面就會產(chǎn)生霉菌,呈現(xiàn)肉眼可見的污漬。
和新鮮干燥的茶葉,會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肉眼觀察就可以看出端倪。
3、辨別氣味
沒有變質的茶葉,用鼻子嗅一嗅可以聞到清爽的茶香。如果茶葉變質,就可能會聞到發(fā)霉的異味,很容易就可以判斷出來。
三、茶葉保存技巧
1、干燥的環(huán)境:
茶葉容易吸潮吸異味,應存放在干燥環(huán)境中。使用塑料袋密封并置于茶葉桶內,可有效隔絕空氣,延長茶葉保存時間。
如果是綠茶的話,建議放進冰箱的冷凍層里面。即便放兩三年,拿出來依然還像新的一樣,過了保質期也能喝。
2、陶瓷罐密封:
早期存儲茶葉,很多人都喜歡用陶瓷罐。因為,陶瓷罐密封性能良好,可用于存放茶葉。但需確保罐體密封嚴實,以防茶葉受潮變質。
3、遠離氣味重的物品:
因為茶葉的吸味能力強,不要把它和氣味重的物品放在一起,比如:化妝品、調味品、海鮮等等。
四、過期茶葉再利用
過期的變質茶葉別急著扔掉,仍然可以發(fā)揮它吸附的特性。比如,制作成“除味包”。
準備個一次性口罩,然后把它剪開,往里面裝入一些過期的茶葉。然后用皮筋捆扎緊實,形成去異味神器。可將其置于衣柜、抽屜、冰箱等地方,它可以吸附濕氣和異味,保持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
當茶葉受潮之后,可以拿出來放到陽光下曬一曬。等曬干了之后可以繼續(xù)發(fā)揮出吸附的作用,反復使用,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
文末總結
茶葉的價格可不便宜,保質期、保存方法、過期后再利用的妙招,都應該要了解一下,避免資源浪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