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加速的今天,我們正經歷著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的重塑。
如何理解已經深刻變化的世界,如何重新建立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成為一個需要思考和討論的命題。
「思想劇場」搭建一個讓哲學、科技、社會理論、藝術創作碰撞的思想平臺,探討當下全新歷史進程中,關于科技與人、科技與文明的新議題。
本期思想劇場主題是“時代與人”,從4月18號到20號,我們邀請了13位嘉賓,在關心世界、關心時代、關心自己的大范疇下,聚焦技術革命下的人性、現代性、意義感及倦怠社會下年輕一代的精神狀態等問題展開討論。
1. 高科技時代的人性與物性
時間:04.18(周五)18:30-20:00
嘉賓:何懷宏(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在技術解構了“人何以為人”的今天,如何從古老的人性光譜中,打撈那些不能被簡化的特質?何懷宏先生從哲學與倫理學的雙重維度,帶我們回溯人性的歷史,喚醒每個人對當下生命本質的誠實叩問。
2. 奪回生活主權,讓生命“有事發生”
時間:04.19(周六)14:00-15:30
嘉賓:夏瑩(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日新書院副院長,哲學系長聘教授)
在流量時代下,我們的生活被一個又一個指數型熱點推搡向前,無論是躺是卷,都失去了自己的節奏。
倦怠、抑郁、孤獨……真正的生活該如何重建?夏瑩教授從哲學維度,解讀當下奪回生活主權的關鍵是——“有事發生”!
3. 人機共生:“不完美的人”才是源代碼
時間:04.19(周六)16:00-17:30
嘉賓:
·何盈(計算設計師,多媒體藝術家,零一萬物AI設計專家)
·方貞碩(智能座艙用戶體驗設計師)
嘉賓主持:陳俊嶺(播客「深聊投資人」主理人,資深財經媒體人)
數據至上的時代,當人類多樣性被視為偏差,設計便失去了人的溫度。為什么包容性設計成為新潮流?恰恰是看到人的“不完美”的時刻:結巴的語音、非常規的身體、非線性的思維……這些所謂"故障",恰是人最鮮活的印記。
4. 游牧思想——21世紀的德勒茲
時間:04.20(周日)14:00-17:00
嘉賓:
·汪民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姜宇輝(華東師范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李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主任)
·張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
嘉賓主持:董樹寶(北京語言大學文學院教授)
在21世紀日漸暗淡的哲學星空中,德勒茲或許是最閃亮的明星。他是尼采意義上的未來哲學家,他的思想在今天諸多人文學科領域被創造性地閱讀和運用,徹底改變了哲學長久以來的穩固和聚焦的思辨形態。
他將想象力和創造力注入到哲學之中,使得哲學逃向外部,猶如高原無邊無際的狂奔,這是全新的具有浪漫氣質的游牧哲學。
5. 我們的孩子:被懸置的一代
時間:04.20(周日)19:00-20:30
嘉賓:
·梁鴻(學者,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凱文(大儒心理創始人,北大臨床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師)
嘉賓主持:季陽(資深出版人)
作家梁鴻與心理學家徐凱文,從真實案例出發,探尋為何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成長中,失去來自大人世界的支撐,被懸置、失聲。
這不是一場關于如何“修復孩子”的講座,而是一次面向成人世界普遍精神狀況的反思。
時間:2025.4.18-4.20
地點:北京市朝陽大悅城9層 度刻LAB
參與方式:掃海報二維碼進行預約,座位有限,建議早到
-End-
2025.4.16
編輯:孫小悠 | 審核:醒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