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靈活便捷、運行和維護成本低等特點,電動兩輪車(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早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外賣小哥、快遞員的“吃飯家伙”。
截至2024年底,我國電動兩輪車社會保有量約4.25億臺,已經超過汽車(3.53億臺)成為中國最大的交通工具,平均每4人就擁有1臺。一個地區電動兩輪車保有量多少,與常住人口數量、氣候與地理環境、消費支出水平、政策等因素有關。
前十大省份保有量均超過2000萬臺,排名6-10位的依次是浙江、安徽、廣西、湖南、河北。浙江是中國重要的電動兩輪車生產基地之一,誕生出綠源、立馬、五星鉆豹、綠佳、綠駒等品牌,行業頭部企業愛瑪先后在臺州黃巖、麗水青田設立兩個生產基地。其中,臺州工廠占地246畝,規劃8條兩輪電動車生產線,預計年產約200萬臺。麗水青田工廠則超過其一倍,集電動車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涵蓋總裝、焊裝、涂裝、注塑四大工藝體系。
河南、四川分列四、五,保有量均超過3000萬臺。截至2024年底,兩省常住人口數分別為9785萬人、8364萬人,分別排名全國第三、第五。人口多且經濟發達,保有量自然高。
江蘇以約4000萬臺排名第三,無錫市錫山區被譽為“中國電動車之鄉”,聚集了600余家電動車及零部件企業,擁有全球最完善的電動車產業鏈,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1/3。全國十強電動車企業中,有6家在此駐扎(雅迪、新日、臺鈴、愛瑪、金箭、小刀)。
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的昆山,率先建成全國首個全域電動自行車換電網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43個智能換電柜,形成“500米服務半徑”的便民網絡。
廣東高居榜首,電動兩輪車保有量約為4500萬臺,緊隨其后的山東。這也是我國兩個人口大省,截至去年底常住人口總量分別達到12780萬人和10080.17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不僅人口總量繼續排名第一,人口增量超過浙江同樣排第一,同比增加74萬人。扣除自然增長人口47萬人,全年人口機械正增長(即人口凈流入)27萬人。再加上作為勞務輸入大省,電動兩輪車的需求量自然大。?
當然,隨著電動兩輪車的爆發式增長,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駛入機動車道、超速、逆行、違規停放等,對城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年9月27日出臺的《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明確表示不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并提出對電動自行車實行總量控制的可能性。?
2025年以來,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進度持續加快。截至4月8日,售舊、換新各334.1萬臺,相當于去年(9-12月)置換總量的2.4倍。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21個地級市區(含直轄市的區)開展實際置換,其中,7省(江蘇、河北、浙江、廣西、湖北、山東、山西)置換數量超過10萬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