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股市可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到收盤的時候指數居然翻紅了。這背后啊,匯金肯定出了不少力,就像一個大力士,使勁兒把指數往上托。也有朋友說,今天公布了一季度的 GDP 數據,5.4%,比大家預期的 5.1% 高了不少,也遠超全年目標的 5%,這么好的數據,A 股要是還跌,那大家對股市的信心可就更難培養起來了。不過現在問題來了,這翻紅的指數和那 4000 多只下跌的股票,到底哪個更能代表市場真實情況呢?要是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后面不管行情怎么變,賺錢的機會肯定不會少。下面我就給大家細細講講。
一,經濟數據里的時間差
咱們先來說說上半年股市和經濟數據的關系。一季度經濟增速達到 5.4%,這開局簡直像運動員起跑就沖在前面,非常漂亮。不光是整體增速亮眼,3 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7.7%,比預期的 5.8% 高出一大截;3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5.9%,也遠超預期的 4.2%;3 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降幅收窄。其實從之前一些股票的業績預告里,咱們就能猜到今年一季度經濟不會差。
但對于二季度,咱們可得謹慎點。我覺得中期市場在中報業績預告之前,很難有大的上漲突破。為啥呢?因為到時候很多公司二季度的業績可能不太好看。這就形成了一個時間差。在這段時間里,機構就像在商場里購物的精明買家,既能趁著現在業績好的時候買點好貨,也能隨時收手,等著后面價格便宜了再下手,操作起來非常靈活。
二,游資靠不住
在宏觀數據大幅改善的情況下,機構現在只在局部市場發力,把其他地方留給游資去折騰。咱們只要看看「機構交易特征」的數據,就能發現今天游資主導的股票最多。可游資就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一點都不穩定,像墻頭草一樣,哪邊風大往哪邊倒。就拿今天來說,海外市場下跌,港股科技股跳水,這種時候你要是指望游資能把股市拉起來,那基本不太現實。所以今天才會有 4000 多家股票下跌。
不過也有好消息,機構持續積極參與的股票數量還在增加。這說明雖然機構只在局部市場操作,但在他們選中的那些股票上,參與的態度很堅決。對于咱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想知道手里的股票有沒有機構積極參與,可不容易。
平常大家往往是看股票漲得猛不猛、跌得兇不兇,來判斷機構的態度。但這種方法經常慢半拍,尤其是市場上躥下跳的時候,等你看明白,黃花菜都涼了。而且在股價沒什么明顯變化的時候,想看清機構態度,更是難上加難。這是因為散戶和機構在信息上差距很大。機構看散戶的整體動作,就像看透明魚缸里的魚一樣清楚;可散戶想知道機構在干什么,就像蒙著眼睛找東西,太難了。就算偶爾有散戶和機構動作一致了,只要這樣的人多了,機構馬上就會改變策略,就像和大家玩躲貓貓一樣。
好在現在金融模型越來越成熟,計算機算力也越來越強,咱們有了新辦法。通過收集、篩選、整理和分析原始交易數據,再借助模型對比,就能發現一些特別的情況。比如說機構的交易行為有連續性、規模性和重復性的特點,通過研究這些「交易行為」數據,就好像有了一把鑰匙,能打開機構交易的秘密大門,看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交易細節。
就拿達夢數據這只股票來說,周二跌了 7.17%,光看走勢,感覺之前的反彈結束了,又要開始往下跌了。但要是觀察「機構交易特征」,你就會發現從上周開始到現在,機構一直在積極參與,就像有一群人一直在給這只股票 “加油打氣”。所以昨天雖然跌了,但今天就算大部分股票表現不好,它還是能漲起來,盤中漲幅超過 5%。
PS:
上文圖中的橙色柱狀,是我用系統觀察的「機構交易特征」數據叫做「機構庫存」。
如果「機構庫存」數據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
如果機構資金長時間參與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態度其實很明確。
如果不看好的話,會持續參與一只股票的交易嗎?顯然是不會的!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謝謝點贊。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