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
作者: 呂繼強
1998年,三叔開了鎮上唯一一家書店。
從此,我的人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那時候,沒有手機、電腦,看書是認識這個世界最快、性價比最高的途徑,每天一放學,特別是寒暑假,我就鉆進這小書店。收藏成架的書,是我從那時到現在唯一沒變的嗜好。
還記得,我拿起的第一本書,是金庸先生的三聯版《射雕英雄傳》。
書里的江南七怪,大漠狂沙,俠骨柔情,深深吸引了只有十一二歲的我,讓我第一次因為看書而開心、流淚和感慨。金庸大師或許不知道,他幾十年前的作品,幾十年后深深影響著一個蘇北農村的少年。我想,那時候我肯定很煩人:店一開門,我就溜進去了,一進去就趴水泥石板上蹭一天的書看;三叔要吃飯了,我不走;天都黑了,書都看不清楚字了,我還使勁往近了看,還不走。現在想想,真是夠死人了。有時候,看的入了迷,兩肘趴在水泥板上看書,被凹凸不平的水泥咯出來深深的痕跡,到現在仍看得見。
張阿生的死,是我第一次因為看書而哭。
那可是江南七怪啊,多么威猛的存在,在嘉興都是橫著走的人物,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在了大漠。
那天下雨,看完這段的時候,看向店外,不知何時,門外的雨已經歇了,清風含潤,破門而來,檐上積水如縷,瀉在土地之上,滴答有聲,細碎空靈,整個人彷佛空了。
武俠世界里,有很多大英雄、大高手,奇遇不斷,令人驚嘆,但正如《繁花》臺詞所說:“闖過去是揚眉吐氣,又一程山高水遠,闖不過去變成了教訓,警示后來人。”哪個環節出了錯,沒闖過去,張無忌也好,石破天也罷,都不過是個宋兵乙。
張阿生不是,他是自己踏踏實實苦出來的,或者說,張阿生是郭靖的前世,郭靖是張阿生的奇遇版人生。
江流萬里歸大海,咫尺天地一沙鷗。
張阿生與郭靖才是我們凡人能夠觸及與達到的境界吧。
你我皆凡人,沒有驚世駭俗的武功,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張阿生便是如此。在江南七怪中,他不是武功最高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他那份樸實無華、忠厚善良的品質,卻讓人倍感親切。他的形象,平凡而又真實。
那時候,看郭靖拒絕再做成吉思汗的金刀駙馬的時候,我心里想,郭靖啊,你可真傻,連我這個小孩子,都知道,你是要選華箏,做金刀駙馬呀。然而作者不同意,他給了郭靖另外一個結局。
郭靖不想當金刀附馬。遇到黃蓉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只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做而不是為什么而做,而正是他只做自己認為該做的,贏得了大汗的器重和華箏的愛。但這樣似乎不是他想要的。不能因為對我有利、有用、有好處;只要不是我想要的我就不要,這就是郭靖這種人。
金刀駙馬可以有無數個,但郭靖,只有一個。
這個郭靖,要你自己來選擇、去定義。
《西游記》里有這樣一句話:“若將容易得,便作等閑看。”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會被當作平常事物看待。《菜根譚》里也提到,“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會被當作平常事物看待。就像每個法院干警,在基層法院辦案工作都或多或少歷經酸甜苦辣,有個人“單打獨斗”的困擾,也有被案件念“緊箍咒”的督促,更有在實踐中“出真經”的磨煉。而平凡卻不甘于平淡,在平凡工作中的堅守,便是法官的“正果”。
最動人的風景往往藏在這些平凡細節里。少年家事法庭的同事,會在調解案件時給獨自撫養孩子的母親擦去眼淚。立案庭的同事,會在當事人訴說自己不幸經歷時,為她倒上一杯水,遞給她一張面紙巾,安慰她不著急。執行局的同事,除夕夜,裹著軍大衣幫當事人追回最后一批案款。審管辦的同事,每個月底必然加班,仔仔細細審查每個報結案件,確保每份文書都能送達給當事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恰似春風化雨,讓法治的種子在百姓心田生根發芽。
把平平凡凡的法院工作做好而不厭,把平平常常的審判執行工作做好而不煩,在平凡平常平淡中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走下去,才真正難得。
你我皆凡人,但凡人亦有情,有義,有擔當。武俠世界里張阿生與郭靖們的一生,雖然短暫且平凡,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無論身處何種境遇,只要心懷善意,勇于擔當,就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如同夜空中最不起眼的星星,雖然光芒微弱,卻足以照亮人心中的某個角落。
金刀駙馬可以有無數個,但郭靖,只有一個。這個郭靖,是我,也是你。
(配圖作者:湯景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