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區分“陰虛”和“陽虛”,一學就會!一調就好!
腎氣絕,牙齦縮
大意是說腎氣衰絕,導致骨髓失養,骨骼和肌肉之間就缺乏親和,所表現出來的就是牙齦逐漸脫離了對牙齒的依附,牙齦萎縮,另外牙齒變長且充滿了污垢。這就是腎精腎氣將絕的表現了。
脾氣絕,人中平
這里的“人中平”,也就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唇反”,指的是我們的人中部位的凹槽腫脹起來。
這在久病臥床以及身體嚴重虛弱的老人身上是較為多見的。
肺氣絕,體毛脫
肺主皮毛。若是肺氣衰絕,皮膚就會干燥,毛發也會脫落。這在癌癥患者身上較為多見,尤其是肺癌的患者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肝氣絕,舌卷
這里的“舌卷”指的就是舌頭向后縮。這在將要去世的老人身上特別明顯。
肝主筋。若是肝氣旺盛,肝血充足,筋就會受到濡養。而舌頭,就屬于筋的范疇。
因此,當肝氣將絕時,肝血也會虧虛,我們的舌頭就會攣縮于后。
我們身邊總是不缺心事重重、總愛胡思亂想、過于憂慮的人。上班為工作思前想后,回家為家庭瑣事絞盡腦汁。
到家后,直接化身懶癌晚期,手都不想抬一下。其實,這也不是懶,而是他真沒力氣做事、活動或是勞作。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五臟之中,和收攝關系最為密切就是脾和腎。
脾統血,也就是說不讓我們體內的血隨便到外面去。而脾還能化生出氣來。而氣又有固攝的作用,所以脾,有統攝之能。
腎,則是主封藏,主藏精。
所以,若是脾腎衰弱,那么我們的身體的收攝之能就會減弱導致整天胡思亂想和過分的疑慮。
脾統血,腎封藏
而這樣的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1、男性在到了五六十歲以后,可能會出現焦慮、多疑,易怒,做事缺少耐心且難以決定,日常情緒波動較大。在中醫看來,就是脾腎衰弱,無法收攝自己的思維。
2、還有那些“林黛玉體質”瘦小的女生,她們基本上心思都相對細膩,甚至可能略帶憂慮。這也是因為脾虛所致:脾藏意,脾虛意難藏。
3、還有上年紀的人膽子就會小。是因為上年紀后腎氣虧虛,腎藏志,腎氣虧虛,神志難定,于是在做事時就缺乏了魄力,容易思前想后。
脾氣不足該怎么辦
艾灸脾俞、腎俞和命門這三個穴位,來達到補益脾腎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