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廉江蘇”消息,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委員會原主任朱曉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江蘇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朱曉明出生于1960年10月,江蘇鎮江人,其職業生涯主要在江蘇省發改委(原省計經委)系統內度過。2004年,他升任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2010年兼任省統計局局長,2012年調任鎮江市市長,主政地方五年。2017年,他重回省發改委,擔任主任、黨組書記,成為江蘇省經濟政策制定的關鍵人物之一。
2018年3月,朱曉明轉任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民族宗教僑務委員會主任,直至2023年1月卸任。然而,退休僅一年多后,他便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這表明紀檢監察機關對問題干部的查處不會因退休而終止。
經濟領域腐敗高發,權力監督需持續強化
朱曉明的職業生涯長期與經濟工作相關,尤其是在發改委系統內,涉及重大項目審批、產業政策制定、資金調配等關鍵權力。近年來,全國多地發改委系統官員落馬,凸顯該領域廉政風險較高。
發改委系統掌握大量資源配置權,容易成為"圍獵"對象。朱曉明此次被查,再次警示必須加強對經濟領域權力的監督,特別是對"一把手"的制約,防止決策權、審批權被濫用。
退休不等于"安全著陸",反腐無禁區
朱曉明被查的另一個關鍵點在于,他是在退休后被追責的。近年來,已有多名退休官員因違紀違法問題被查處,例如:
2023年,遼寧省政協原副主席孫遠良退休8年后被查;
2022年,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張本才退休不到半年落馬;
2021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蔡鄂生退休8年后被查。
這些案例充分說明,反腐敗沒有"既往不咎"的說法,退休不是逃避監督的"避風港"。只要存在違紀違法問題,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紀檢監察機關都會一查到底。
反腐永遠在路上
朱曉明被查,是江蘇省持續深化反腐敗斗爭的體現,也是黨中央"有腐必反、有貪必肅"決心的再次宣示。此次案件也提醒所有公職人員,權力姓公不姓私,必須時刻保持清醒,嚴守紀律底線。反腐敗斗爭不會停歇,退休不是"護身符",唯有廉潔自律,方能行穩致遠。
素材來源:人民網江蘇 媒體大搜索
聲明:新聞素材見來源,文章經綜合整理編匯。內容來源于第三方媒體或網絡平臺,本賬號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合法性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文章不構成對原文觀點的認同,讀者請自行核實信息并理性判斷。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后臺聯系本賬號 ,我們將依法采取刪除等必要措施,但不承擔因內容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