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北京,《2025中國AIGC應用全景圖譜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這是首份以國內AIGC應用為對象,全景式圖譜化呈現中國AIGC應用現狀及趨勢的行業研究報告。
報告在第三屆中國AIGC產業峰會現場發布,由量子位智庫出品。該報告基于對國內上千款AI產品的長期追蹤、數據統計和分析研究,通過一張全景圖譜+四大角度趨勢+重點賽道詳解的方式,以全景視角呈現國內AIGC應用的競爭格局與創新脈絡。
中國AIGC應用全景圖譜
首先,一張全景圖譜:
該圖譜共計涉及400多個案例,選取了當前國內最具代表性和長期發展潛力的AIGC應用及企業。
并且為了更直觀全面地體現國內AIGC應用的現狀與演變趨勢,圖譜選取了三大維度——to C消費端產品、to B行業應用和底層開發工具,涉及50多個細分賽道。
《2025中國AIGC應用全景圖譜報告》還進一步展開了分析和趨勢指引。
4大AIGC應用發展趨勢
該報告從模型層、C端產品層、B端應用層和開發工具層四大角度出發,交叉式地總結了國內AIGC應用現狀與演變方向。
第一,模型層關鍵趨勢:普惠和壁壘。
首先,新模型架構和訓練策略優化正在極大推動大模型普惠。受益于模型架構創新(如混合專家系統MoE)、訓練策略優化(如結合了監督微調SFT/強化學習RL的后訓練)和軟硬件協同等,大模型普惠化正全面展開。
截至25.3 國內頭部大模型API價格
其次,國內大模型的競爭重點也正在從“技術有無”轉向代差級別領先能力。
以模型推理能力之爭為例,國內廠商的“從無到有”的追趕速度驚人,但由于技術水平差異有限,在實際落地時難以表現為突出的產品功能和使用體驗。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用戶,代差級別的領先能力更為重要。
最后,創新重點開始面向落地場景和應用。從騰訊、百度等頭部大模型廠商接入DeepSeek-R1可以看到,相較底層技術,廠商目前更加關注成本效率和場景定義權,“協作創新”取代了此前的“重復造輪子”。同時,國內AI在模型深度推理能力、多模態技術以及端側模型方面的單點突破,也帶來了新的落地場景和用戶群體。
細分技術能力及國內代表
第二,C端產品關鍵趨勢:賽道收斂,格局初定。
基于量子位智庫的數據調研,目前國內的第一輪場景探索已基本完畢。AI智能助手、AI搜索、AI 2D生圖和AI直接生成視頻成為本輪最受關注的AI原生場景。
在Web端,頭部產品主要由互聯網大廠掌控,業務矩陣聯通和一站式AI工作流特色明顯。2025年3月,Web端AI產品訪問總量超過6億,總月活超過1.2億,共11款產品總訪問量超過千萬,20款產品MAU超過百萬。
而在APP端,初創公司和創新場景獲得了更多機會。除AI智能助手和AI教育共同領跑外,AI筆記、AI記賬、AI輸入法、AI趣味性創作等創新性場景開始嶄露頭角。2025年3月,AI APP產品總新增下載超過1.6億,平均每天有約2億人在使用AI APP,共6款產品當月新增下載超千萬,6款產品的平均DAU超過千萬。
在第一輪洗牌之后,正在明確的AIGC應用創新趨勢是——一站式/全陪伴工具,并且AI操作系統被視為下一代超級流量入口。
以字節豆包、阿里夸克和騰訊元寶為典型代表,國內的AI產品正在通過「功能一站式」和「形態全陪伴」,試圖從「單點效率工具」上升為「端到端超級工具」。信息流推送、AI文檔編輯、AI存儲等額外功能,以及瀏覽器插件、可隨時快捷鍵喚起的PC端等產品形態都在幫助各AI產品一站式全覆蓋用戶工作流與各類使用場景。
夸克AI超級框
其中,由于可以直接成為流量分發中樞并跨終端協同,AI底層操作系統值得特別關注,為眾多AI終端廠商搶奪流量分配權和生態鏈關鍵位置提供了新機會。
而AI Agent正在展現AI操作系統的雛形。
相比Chatbot和Copilot等AI產品形態,AI Agent通過兩大特征——「被動響應到主動行動」和「單一功能到生態整合」,實現了意圖直達的新交互范式和服務分發網絡。
量子位智庫認為,AI Agent下一步的競爭點在于對外部工具的調用能力,也即最終可執行任務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第三,B端應用趨勢:受益開源,場景化滲透。
行業垂直大模型帶動多場景規模化滲透,開源模型+行業微調提升中小企業滲透率。
無論是以增量預訓練還是后訓練,行業垂直大模型能夠通過領域知識提升模型-場景間的契合能力。
同時,模塊化架構(如MoE層和任務路由機制)使行業垂直模型能夠進一步匹配具體的場景需求,幫助企業跨場景復用底層大模型,使AI應用從智能客服等單點效率工具(如智能客服)提升為全鏈路的生產力引擎。
高AI滲透率行業及核心場景
第四,開發工具層趨勢:模塊化。
開發生態標準化+軟件工程AI化,獨立開發者迎來模塊化開發時代。
一方面,MaaS平臺、LLMOps和MCP等協議的完善意味著“接口式的標準化開發”,AI應用開發的基礎設施整體完善。
另一方面,在AI代碼工具和低代碼AI應用/Agent開發平臺兩類產品的共同支持下,軟件工程大幅AI化,使開發者的主要工作從底層編碼轉向需求設計與邏輯編排,AI應用開發成本結構性下降。
無論是專業開發者,還是愛好者,都能受益于日漸成熟的AI應用開發生態與工具,低成本高效率地構建AI應用。AI產品開正將從資源和技術導向,逐漸轉向場景創新型導向。
結語
概括而言,《2025中國AIGC應用全景圖譜報告》展現的最核心趨勢非常明確——
截至2025年,國內AI產品第一輪變革基本完成。
賽道探索基本結束,頭部格局相對清晰。
AI智能助手領跑50+類高價值細分賽道,夸克等頭部產品月訪問量達到數千萬甚至過億,豆包成為累計歷史下載量2.7億的國民級產品,搜索、協作、電商圖等實現了全流程AI化...
但AI技術的能力涌現依然在持續,變量依然具備顛覆式變局的能力。
比如DeepSeek帶來的顛覆式變局,在2025年第一季度就打破了AI智能助手格局,而騰訊元寶也因為率先擁抱DeepSeek,在自身生態協同下快速拿到了下一輪競速的入場券。
而生成式AI在多模態技術、融合能力上的探索還在繼續,下一個“DeepSeek”已經在路上。
并且毫無疑問,AIGC應用的創新正在進入產品、場景時間,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用戶市場、生態市場,中國在AIGC應用創新階段具備的潛力和能力,正在展現換道超車的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