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君
4月13日凌晨,蘇梅市的圣枝主日祈禱聲被彈道導彈的呼嘯聲撕裂。
兩枚俄制"伊斯坎德爾"導彈以近乎戲謔的殘暴方式收割生命:一枚將滿載乘客的巴士燒成焦黑鐵架,另一枚在空中綻放死亡之花,用預制破片將街道變成血泊。
34具遺體中有2個尚未及腰高的孩童,117名傷者里15個孩子的哭喊聲至今回蕩在急診室。
這場慘劇距離川普高調宣稱"停戰談判進展順利"僅隔36小時,而克里沃羅格空襲的死亡數字被輕易超越。
當我們攤開惡軍導彈落點分布圖,會發現一個令人戰栗的規律,每當華盛頓的談判代表與莫斯科舉杯言歡,烏克蘭平民區的防空警報就會驟然響起。
從基輔中央火車站到哈爾科夫居民樓,從敖德薩購物中心到蘇梅教堂,惡軍精確打擊的從來不是軍事設施,而是平民對和平的脆弱期待。
這種周期性暴行與談判進程的共振絕非巧合,而是克宮精心設計的戰爭心理戰,用漫天血雨澆滅抵抗意志,用尸山血海撬開談判缺口。
克宮的算盤在硝煙中清晰可辨。當川普在佛羅里達莊園里把玩著"諾貝爾和平獎"的幻想時,惡軍正在用巡航導彈書寫血腥的談判籌碼。
每具烏克蘭兒童的遺體都是投向西方世界的恐嚇信,每座化為廢墟的醫院都在恫嚇猶豫的歐洲政客。
這種"導彈外交"的陰險在于,它既能讓川普團隊以"挽救生命"為由逼迫基輔讓步,又能讓普J在談判桌上揮舞著尚在滴血的匕首索取更多領土。所謂停戰倡議,已然淪為屠夫切割烏克蘭血肉的精致餐刀。
更令人作嘔的是這場死亡交易的虛偽性。當惡外長拉夫羅夫稱贊川普是"西方唯一清醒的領導人"時,莫斯科的導彈部隊正將十字準星對準幼兒園的操場;當川普的私人律師在X上譴責襲擊"突破道德底線"時,他的老板正忙著將主張對鵝強硬的顧問踢出決策圈。這種心照不宣的雙簧戲碼,恰似屠夫一邊擦拭屠刀一邊贊美調解人的"慈悲心腸"。而歐洲政客們程式化的譴責聲明,不過是給這場血腥交易加蓋的橡皮圖章。
澤連斯基將襲擊者稱為"徹底瘋狂的敗類",但克宮的暴行遠比瘋狂更可怕,這是種高度理性的殘忍。
惡軍導彈旅指揮官在地圖上勾畫教堂坐標時,他們清醒地知道這些"軍事目標"的價值不在戰術層面,而在瓦解抵抗意志的心理戰場。
這種精準的恐怖主義策略,源自對西方政治精英懦弱性的透徹認知,只要川普們仍沉迷于地緣政治交易,只要歐洲仍在能源依賴與道德譴責間搖擺,血染的談判桌就永遠擺不滿烏克蘭的斷肢殘軀。
蘇梅的鮮血也澆醒了某種沉睡的力量。昨日(4月15日),烏軍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中將公開鎖定俄軍第448導彈旅,烏克蘭無人機穿越邊境直搗庫爾斯克軍事基地,這種以牙還牙的復仇不再是絕望的反擊,而是新戰略思維的覺醒。
被動防御的時代正在終結,主動摧毀戰爭機器的時刻已經到來。從第112導彈旅到黑海艦隊司令部,從伊斯坎德爾發射車到Su-34生產線,烏克蘭需要建立更龐大的"死亡清單",用精確打擊癱瘓克宮的殺戮能力,遠比在廢墟中清點尸體更有尊嚴。
我想,歷史終將記住這個荒誕的春天,橄欖枝沾滿孩童的腦漿,和平鴿在巡航導彈尾焰中燃燒,所謂的"停戰倡議"不過是劊子手擦刀的綢布。
烏克蘭人用蘇梅街頭的血書告訴世界,真正的和平從不誕生于屈辱的談判桌,而崛起于讓侵略者痛徹骨髓的反擊。
每座被摧毀的惡軍導彈基地,都是對"以土地換和平"謬論的最好回答,只有讓戰爭販子失去制造死亡的能力,生者的淚水才能不再匯成血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