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則震動全球航空業(yè)的消息傳來:
民航局通知多家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訂單,
這可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次精準反擊。
中國是波音全球第二大市場,如今這一刀砍下去,可能讓整個美國制造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
隨著阿拉斯加航空的艙門事件曝光,中國的國產大飛機C919完成逆襲。
這次波音恐怕真的“涼了”。
但更大的故事,還在后面……
暫停波音飛機進口這件事,是一顆早已埋下的雷,如今終于被引爆。
2024年下半年開始,波音公司頻繁出現在全球新聞中。
但出現的不是因為他們的新技術,而是接二連三的“事故”。
今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一架737 MAX 9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機艙門突然脫落。
現場乘客用手機拍下了艙外呼嘯的風景,這段視頻迅速引爆社交媒體。
美國聯(lián)邦航空局隨即對波音展開安全審查,幾百架飛機被停飛,波音的股價也跟著大跳水。
就在這一片混亂中,中國的態(tài)度一直很微妙。
中國民航局并沒有第一時間做出表態(tài),但在業(yè)內卻流傳著“波音訂單將被重新審視”的消息。
到了4月,事情正式爆發(fā),中國已通知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訂單,并全面凍結相關進口審批。
外界一度以為這只是出于安全考量,但事實顯然不止于此。
此時正是中美關稅戰(zhàn)火熱的時候,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高達145%的關稅。
但這中國沒有直接還嘴,而是冷靜地、精準地選了波音下手。
為什么是波音?原因很簡單:
它是美國制造業(yè)的象征之一,是美國出口最多的公司之一。
而中國是波音第二大市場,僅次于美國本土。
根據公開數據,波音過去十年里,每年約有15%—25%的飛機出口至中國。
而737 MAX機型,更是中國多家航空公司更新主力機型時的首選。
一旦中國不再接收波音飛機,對波音的打擊是直接、深遠的。
這不僅影響公司短期訂單,還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的排布、債務結構甚至信用評級。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商業(yè)“暫停”,而是一個產業(yè)信號。
中國開始全面布局“去美國化”的高端制造,波音不過是第一塊骨牌。
有人說波音的出局,是C919的機會。
但實際上,C919已經不是“機會”,而是一股正在成型的現實力量。
2023年底,C919完成了首次商業(yè)載客飛行,由東航執(zhí)飛的MU9191次航班從上海飛往成都,全程運行平穩(wěn)。
這架國產大飛機用了十多年時間,從最初的概念設計到下線試飛、取證、商飛,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謹慎。
很多人并不看好它,甚至嘲笑它“拼裝貨”,但現在情況變了。
截至2024年底,C919已交付超300架,覆蓋東航、南航、國航等多個航司。
訂單總數超過1300架,價值超過9000億人民幣。
最關鍵的是,它的“國產率”在不斷提升。
原本依賴進口的發(fā)動機、航電系統(tǒng),已經陸續(xù)有國產替代在路上。
到了2030年,中國計劃打造年產200架的大飛機產業(yè)線,進入全球主流市場競爭。
過去我們看波音,是仰望,現在看波音,是平視甚至超越。
要理解這次沖突對波音的傷害,有一個數據非常直觀。
波音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占其全年總交付的20%左右。
而在過去四年中,波音已有三年未獲得來自中國的新訂單。
2024年第一季度,波音交付了83架商用飛機,而競爭對手空客交付了142架。
空客在中國市場一路高歌猛進,還宣布將在天津建第二條總裝線。
而波音不僅在中國市場舉步維艱,還在美國本土遭遇了罕見的信任危機。
多個航空公司和租賃巨頭開始將目光轉向空客與C919。
甚至有業(yè)內人士透露,部分東南亞航空公司也在觀望中國C919的海外出口可能。
這一切對波音來說,無疑是多線潰敗。
更要命的是,波音無法迅速挽回信任。
安全事故的陰影仍未散去,FAA審查流程還在拖延,資金鏈也面臨巨大壓力。
從大飛機到電動車,從半導體到新能源,中國正在不斷縮小與美歐日的技術代差,并開始具備市場影響力。
暫停波音進口,實際上傳遞的是“中國制造自信”的信號。
而這種信心,不再是喊口號式的,而是有數據、有訂單、有產品作背書的。
C919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但它是一個標志。
中國制造已經開始“進攻”,而不是只做“替代”。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正在推動全球航空產業(yè)的“多極化”。
不再把市場只押寶在美歐巨頭身上。這種格局的變化,可能比一紙暫停令,更讓波音害怕。
如果說,這一次波音遭遇的是中國的一記警告。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是:美國會怎么回應?全球航空市場又會怎么變化?
從當下來看,這不僅是一次企業(yè)命運的轉折點,更是一次制造業(yè)實力的交鋒。
中國不再只是“全球工廠”,它正在成為“全球品牌”的制造者。
這一點,波音,應該已經感受到了。
文/編輯:千尋小百科
智通財經網:2025-04-15《貿易戰(zhàn)火蔓延,中國對波音(BA.US)飛機按下“暫停鍵”》
界面新聞:2024-07-01《737MAX9艙門脫落事故半年后,波音47億美元收購“惹麻煩”的供應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