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本文并不是富士的軟文,只是聊聊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早在三個月前,我就開始關注富士GFX100RF,當時它還只是一個傳說。
很多人對富士推出這樣一款中畫幅不可換鏡頭定焦相機很不理解,真的有人會買嗎?有小紅書的姐妹把玩了真機之后,直言這機器太差,又方又丑還重!居然沒防抖,光圈還小,室內拍10張至少9張是糊的,真不如X100VI。
換個角度,反正貴就是一堆缺點(GFX100RF的定價約為 X100VI 的三倍)。
前幾天正好朋友買了臺,把玩了一下,感覺還可以。這幾年富士在營銷上的確扛把子,很懂用戶,一直在考慮的是如何差異化競爭+降維打擊。GFX100RF面向的用戶群就是不差錢的發燒友和攝影師,是不是割富士老用戶的韭菜咱們暫且不說,反正最近我看到入手的,幾乎都是富士中畫幅的用戶。
操控好不好?那要看和什么機器比。和X100VI比,機身大了很多,但要和富士任何一款中畫幅相機比,就能得出真小的結論。握持感不錯,不用再加手柄,整機700克左右,掛脖不累??扉T時滯非常短,電子取景器素質很高,但對焦低于我的預期,也可能是我的期望值過高。沒有防抖對出片影響大不大?還是會有,很快能適應。
在這里必須狠狠吐槽一下開關機撥桿,放在包里真的很容易誤操作。
大部分人對于1億像素的理解,就是清晰。特別找了一張GFX100RF在最大光圈F4下隨手拍攝的RAF格式的照片,容量200MB,你沒看錯。局部放大之后,讓我驚訝的倒不是畫質,而是對于邊緣畫面的優化,富士下足了功夫,這恐怕也是不可換鏡頭定焦的優勢,廠商可以在優化上做到極致,紫邊很弱,暗角沒有,色散也不明顯。
我們開玩笑,如果富士再出一個100mm定焦版本的GFX100RF,那帶兩臺機器出門,就可以走遍天下了。為什么?裁切的力量真的很大。
35mm焦距等效35mm就是28mm,出去旅行你就有了28mm、36mm、50mm、65mm焦段的鏡頭。應對風景、旅行、抓拍、人像等多樣化拍攝場景。比較贊的是畫幅比例轉換模式的新加入,讓可玩性進一步提升。
當然,這個機器并不適合絕大部分人,在我看來它更像是一個高級玩具,專業用戶的副機。因為中畫幅最大的優勢還是輸出,并不方便在社交媒體上展示。如果你還沒有中畫幅相機,想用它進行商業拍攝,我更推薦GFX100SII。如果你追求輕便,又對品牌、逼格、性能都有要求,不如考慮徠卡Q系列(不僅擁有F1.7大光圈,還配備了防抖系統,在輕便與畫質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如果你對視頻有要求,直接繞著GFX100RF走。如果你還不準備升級你的電腦,那么1億像素的照片會立刻榨干你的硬盤和處理器。
GFX100RF就是這樣一款優點和缺點都很突出的相機。我對它的評價就是兩個字“好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