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拉薩4月16日電 (記者瓊達卓嘎 吳雨仁)4月12日至15日,在廣州援藏工作組和海珠區教育局支持下,廣州市第97中學2024級小程序班的師生前往西藏波密開展主題式“春假”研學活動。14日,兩地師生同上一堂生動的“AI教育交流課”,一同學習、交流如何借助AI工具做微信小程序,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
活動中,廣州市第97中學學生介紹了他們借助AI工具,設計、制作的“高原反應風險預測”小程序。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高原醫學中心主任羅鳳鳴教授通過視頻連線在線指導,對這群高中生做的小程序作出了點評:“學生們開發的小程序對于前往高原旅游、工作的人群非常有實用價值。”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高原醫學中心主任羅鳳鳴教授通過視頻連線,點評、指導高中生的微信小程序作品。廣州市第97中學供圖
為優化小程序的體驗和實用功能,廣州市第97中學聯合廣州技師學院西藏波密班學生給鐘南山院士寫信求助。4月7日,鐘南山給學生們回信并協調了羅鳳鳴為他們提供專業的醫學指導。鐘南山在信中鼓勵:“真正的科學精神不在于分數高低,而是敢于挑戰和勇于創新。”
此前,兩地師生以“走進高原”為主題,開展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交流。廣州市第97中學的學生作品重點聚焦數學建模在實際生活場景中的使用,體現了數學素養的發展;波密中學的作品則著重展現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養下的道德與法治學科學習成果。
廣州市第97中學學生(左)與西藏波密中學學生(右)交流使用小程序教育平臺的經驗。廣州市第97中學供圖
“此次活動讓廣州與西藏波密的師生同上一堂AI課,為民族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粵藏樣本’,也是人工智能時代教育強國建設的創新實踐。”廣州市教育援藏干部表示,兩地師生以“走進高原”項目為載體,聯合開展紅色教育、生態文明教育,在研學實踐中推動大學、高中、初中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在交流交往中促進民族團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