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你父親今天又說胡話了,說什么廣東有別墅……”
母親憂心忡忡地看著女兒,“這癡呆癥是不是又加重了?”
小雨嘆了口氣,卻在父親床頭柜上發現了一把陌生的鑰匙,鑰匙上刻著一串模糊的數字,像是門牌號。
她不禁心跳加速:“如果,這不是胡話呢?”
01
林小雨已經習慣了照顧父親的生活。
癡呆癥的父親林國強,大部分時間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十二年了,父親時而清醒,時而混沌,醫生說這是病情的常態。
小雨和母親早已接受了現實,在這座北方小城過著平靜的生活。
今年,小雨三十歲,大學畢業后一直在當地一家設計公司工作。
生活雖然不富裕,但也算安穩,足夠支付父親的醫藥費。
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下午,小雨正在給父親讀報紙。
父親像往常一樣半躺在床上,目光渙散地望著窗外。
忽然,父親轉過頭,眼神異常清明地看著小雨。
“我在廣東有棟別墅,三百平米,在荔枝灣。”
這句話讓小雨手中的報紙掉在了地上。
十二年來,父親很少能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更何況是這樣具體的信息:廣東,荔枝灣,三百平米的別墅。
“爸,你說什么?”小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鑰匙,在我的舊皮箱里,那房子還在。”父親說完這句話,又恢復了茫然的表情。
小雨趕緊把這件事告訴了母親。
“胡說八道,你爸從來沒提過在廣東有房子。”母親搖頭否認。
但小雨注意到母親的眼神有些躲閃。
“真的沒有嗎?爸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小雨突然意識到,自己對父親的過去知之甚少。
“建筑工程師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母親語氣有些不耐煩。
“那他去過廣東工作嗎?”小雨繼續追問。
“可能吧,他年輕時候到處出差。”母親轉身去廚房,顯然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小雨決定自己去查看父親提到的舊皮箱。
那個皮箱被放在閣樓上,已經很多年沒人碰過了。
灰塵讓小雨打了幾個噴嚏,她小心翼翼地打開皮箱。
里面是父親年輕時的衣物和一些文件。
在皮箱最底層,小雨找到了一把泛黃的鑰匙和一張紙條。
紙條上寫著一個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荔枝灣別墅區23號。
小雨的心跳加速,父親竟然沒有胡說。
02
小雨沒有立即告訴母親自己的發現。
她先上網搜索了一下荔枝灣別墅區,發現這個地方確實存在。
而且是廣州市內一處老牌高檔住宅區,房價不菲。
父親怎么可能在那里有別墅?
他們家一直生活拮據,母親是小學教師,工資不高。
父親患病后,家里的經濟負擔更是沉重。
如果真有這樣一處房產,為什么家里會過得這么艱難?
小雨想起父親發病前的樣子,總是眉頭緊鎖,很少笑。
母親說他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畫圖紙。
后來突然就病倒了,醫生診斷為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癥。
小雨開始懷疑,父親的過去是否藏著什么秘密。
晚上,她終于決定把發現告訴母親。
“媽,我找到這個了。”小雨把鑰匙和地址紙條放在桌上。
母親的手微微顫抖,眼睛盯著那把鑰匙,久久不語。
“你知道這是什么,對嗎?”小雨輕聲問道。
母親深深嘆了口氣,“我知道有這把鑰匙,但我不知道它開什么門。”
“爸從來沒告訴過你廣東的事?”
“他不愿提起,我也就不問了。”母親的聲音有些哽咽。
“我想去廣東看看。”小雨堅定地說。
母親驚訝地抬頭,“你要去?那么遠,你一個人...”
“我必須去,也許那里有爸爸病因的線索。”
“可是...”
“媽,十二年了,我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也許這是了解真相的機會。”
母親沉默良久,終于點了點頭。
“去吧,也許你能找到些什么。但別抱太大希望。”
第二天,小雨請了一周的假,買了去廣州的機票。
臨行前,她去看了父親。
父親依然安靜地坐在窗邊,陽光灑在他花白的頭發上。
“爸,我去廣東了,去看看您說的那棟別墅。”小雨輕聲說。
父親緩緩轉過頭,目光空洞,似乎沒有聽懂她的話。
就在小雨準備離開時,父親忽然開口。
“小心那里的...記憶。”
這句莫名其妙的話讓小雨心里一顫。
什么記憶需要小心?
帶著滿腹疑問,小雨踏上了前往廣東的旅程。
03
南方的潮濕空氣撲面而來,小雨走出廣州白云機場。
這是她第一次來廣東,一切都顯得陌生而新奇。
出租車上,小雨給司機看了地址。
“荔枝灣別墅區?那可是老廣州的富人區了。”司機師傅笑著說。
“現在還是嗎?”小雨好奇地問。
“那邊的房子大多是八九十年代建的,有些年頭了。”
“不過那一帶環境好,老房子保養得也不錯。”
司機熱情地介紹著廣州的變遷,小雨卻陷入了思考。
如果父親真在那里有房產,為什么從來不提?
車窗外,高樓大廈與古老建筑交錯,展現著這座城市的多元面貌。
“姑娘,你是來投奔親戚的嗎?”司機打斷了她的思緒。
“不,我是...來尋找一段往事。”小雨含糊地回答。
“哦?聽起來很有故事啊。”司機笑道,但沒有再追問。
車子駛入一條綠樹成蔭的大道,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別墅。
“到了,荔枝灣別墅區。”司機停下車,“具體門牌號是多少?”
“23號。”
“那還得往里走一段,這邊車開不進去。”
付完車費,小雨拎著簡單的行李,走進了別墅區。
道路兩旁是整齊的棕櫚樹,隱約可見一棟棟錯落有致的別墅。
小雨按照路標尋找,心跳越來越快。
走了約十分鐘,她終于在一個拐角處看到了23號別墅。
那是一棟兩層的西式建筑,米黃色的外墻,深褐色的屋頂。
院子里種著幾棵高大的榕樹,給整個房子蒙上了一層綠蔭。
房子看起來很久沒有人住了,但卻保養得不錯。
小雨站在鐵門前,猶豫著要不要按門鈴。
如果有人在里面怎么辦?
她該如何解釋自己的來意?
最終,她決定先觀察一下周圍情況。
小雨繞著別墅走了一圈,發現后院有一個小門。
她掏出那把老舊的鑰匙,試著插入鎖孔。
鑰匙緩緩轉動,“咔嗒”一聲,門開了。
小雨的心跳幾乎要停止,父親的話是真的。
這棟別墅確實存在,而她手中的鑰匙能打開它的門。
深吸一口氣,小雨推開門,踏入了這個可能藏著父親過去的神秘空間。
04
踏入別墅的那一刻,塵封的空氣撲面而來。
小雨打開手機的手電筒功能,小心翼翼地前行。
后門通向一個寬敞的廚房,廚具整齊地擺放在櫥柜上,似乎隨時可以使用。
只是一層薄灰,暗示著這里已有一段時間無人居住。
穿過廚房,是一個開闊的客廳。
落地窗外是花園的一角,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客廳的家具都罩著白色的防塵布,像幽靈一般靜默著。
小雨輕輕掀開沙發上的防塵布,露出一張棕色的真皮沙發。
沙發的扶手上有一道明顯的劃痕,仿佛在訴說著某個故事。
墻上掛著幾幅畫,都是風景寫生,筆觸細膩,色彩明快。
小雨在客廳的角落發現了一臺老式留聲機,旁邊整齊地擺放著一排黑膠唱片。
她隨手抽出一張,封面上印著《梁祝》二字。
父親喜歡聽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這是小雨兒時的記憶。
每到周末,他都會放這張唱片,然后閉目養神,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
看來這確實是父親的房子。
但問題來了:為什么他從未提起過?
為什么這么多年家里經濟拮據,卻沒想到變賣這處明顯價值不菲的房產?
小雨繼續探索,來到樓梯口,準備上二樓看看。
樓梯的扶手上積了一層灰,但木質依然光亮,顯然是上等材料。
上到二樓,走廊兩側是幾個房間。
第一個房間看起來像是書房,書架上整齊地排列著各種書籍和圖紙。
書桌上放著一個相框,但照片已經泛黃,看不清楚里面的人物。
第二個房間是臥室,簡單而整潔。
床上的被褥疊得很規整,床頭柜上放著一個老式鬧鐘,指針停在了3:27。
小雨好奇地打開衣柜,里面掛著幾件男士襯衫和西裝,款式有些過時,但質地不錯。
這些應該是父親的衣物,尺碼看起來很合適。
第三個房間的門緊閉著,小雨嘗試了幾次,鑰匙都不匹配。
這引起了她的好奇,為什么唯獨這個房間上鎖?
里面會藏著什么秘密?
小雨決定晚些時候再想辦法打開它。
她繼續探索,發現二樓盡頭還有一個陽臺。
陽臺上擺放著一張藤椅和一個小茶幾,遠眺可以看到附近的街區和一角河景。
坐在藤椅上,小雨試圖想象父親曾經在這里度過的時光。
他是一個人住在這里嗎?
還是有其他人陪伴?
他為什么選擇離開這里,回到北方那個小城市?
疑問越來越多,但答案似乎遙不可及。
天色漸晚,小雨決定今晚就住在這里。
她找來清潔工具,簡單地打掃了一下臥室和浴室。
洗了個熱水澡后,小雨躺在父親曾經睡過的床上,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她拿出手機,給母親發了條消息:
“媽,找到別墅了,確實是爸爸的。明天繼續調查,晚安。”
放下手機,小雨靜靜地聽著窗外偶爾傳來的蟲鳴。
在這陌生的城市,在父親的舊居中,她離真相似乎更近了一步。
但這一步,也讓她心中的疑問更加復雜。
帶著這些思緒,小雨慢慢進入夢鄉。
夢中,她看到年輕時的父親,站在陽臺上,背影孤獨而挺拔。
05
第二天一早,小雨被窗外的鳥鳴聲喚醒。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為這個陌生的房間增添了幾分溫暖。
她簡單洗漱后,決定繼續探索這棟神秘的別墅。
特別是那個上鎖的房間,她必須想辦法打開它。
小雨回到那個房間門前,仔細觀察門鎖。
這是一把老式鎖,也許可以用別的方法打開。
她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開鎖技巧,然后用發卡嘗試著撬鎖。
幾次失敗后,小雨有些氣餒。
就在這時,她注意到了掛在墻上的一幅畫。
畫的位置有些奇怪,比其他畫都掛得低。
出于直覺,小雨取下畫,果然在后面發現了一個小格子。
格子里放著一把小鑰匙。
“這也太老套了吧。”小雨自言自語道,但心里卻滿是期待。
她將鑰匙插入鎖孔,輕輕一轉,門開了。
小雨深吸一口氣,推開了這扇神秘的門。
門內是一個不大的房間,窗簾緊閉,光線昏暗。
小雨摸索著找到了燈的開關,按下后,眼前的景象讓她瞬間呆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