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人真的不適合綜藝嗎?
文|飯團
編|園長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六季舞臺上,千萬粉絲博主房琪的亮相,本應是跨界轉型的高光時刻,卻意外成為一場全民圍觀的人設崩塌事件。
這位用“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金句治愈無數網友的才女,在真人秀的聚光燈下暴露出溝通強勢、團隊協作失衡等問題,更因“年齡歧視”“甩鍋隊友”等爭議陷入輿論漩渦。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創作者嘗試涉足綜藝領域,李雪琴、何同學、papi醬等紅人都借助綜藝獲得了更多曝光,也有許多紅人在選秀舞臺上展現了更多的才藝,比如《創造營101》中的鹿小草、《青春有你2》中的林小宅等等 。然而,像房琪這樣“水土不服”、人設翻車的創作者也時常出現。
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紅人上綜藝真的是件好事嗎?
從才女到“真人版AI”,房琪是怎么塌房的?
因點評張含韻“她強任她強,清風拂山崗”而成為金句制造機的房琪,卻因在《浪姐》節目“背刺隊友”而成為話題選手頻上熱搜,成為了彭小苒嘴里那個“只會發小作文”的同事。
最早的爭議,始于《珊瑚海》的排練風波。
三十位姐姐的第一次公演分為了十組,房琪、彭小苒、何泓姍被分為一組,房琪是隊長。彭小苒提出在表演中加入一段rap,房琪表現出了不接受的態度,但她并沒有第一時間提出自己的意見,導致創意討論陷入僵局。
隨后,房琪以匯報的方式向音樂老師表達了自己組內的問題,明確表示自己不接受加rap,并聲稱大家應該加強交流。對此,彭小苒表現出了強烈的不滿和詫異,彭小苒認為自己已經多次和大家溝通是否加入rap元素,是房琪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
房琪在備采中哭訴“等待三天無回應”,暗示隊友不敬業。但何泓姍曬出排練時間線,證明自己帶病工作、彭小苒發燒仍堅持練習,徹底粉碎“甩鍋”指控。房琪的行為被網友戲稱為“職場PUA綜藝版”。
在二公中,葉童向房琪拋來橄欖枝希望組隊,房琪卻說擔心對方的精力問題,直言更傾向與李藝彤組隊沖擊唱跳舞臺。
她的原話是:“葉童姐姐的選擇非常有誘惑,但我真的很想要一個唱跳舞臺,如果真的這樣選擇的話,我非常擔心葉童姐姐的精力問題,我希望姐姐能玩得開心。”這一發言第一時間得到了葉童的回懟:“你懷疑我的精力,我覺得你有問題。”
相關片段經剪輯傳播后,被解讀為對年長女性的刻板偏見。盡管葉童事后解釋此為誤會,但網友仍痛批其“用關心包裝歧視”,相關話題持續霸榜熱搜超過了48小時。
隨著爭議的發酵,房琪的“才女”人設也受到影響,許多網友扒出此前的各種金句都并非她原創,而是拼湊得來。例如“愛是當你望向我時,所有星光都穿透我的心臟,而我賭你的槍里沒有子彈”,前半部分來自QQ空間,后半部分則來源于影視作品。甚至她賴以成名的“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都被質疑來源于金庸《倚天屠龍記》的九陽神功口訣。
房琪為《浪姐6》撰寫的片頭文案被批“辭藻堆砌、缺乏靈魂,就像AI創作的“青春傷痛文學”一般。節目備采中的“日記式發言”也被嘲“小學生水平”,暴露其即興表達短板。有網友戲稱房琪是“真人版chatGPT”,通過整合眾多語料,迎著時代的情緒發布在內容浪潮的浪尖上。
“控制狂”“低情商”標簽,貼在了曾經被認為是“文案天花板”“高情商治愈系”的房琪身上,這場認知幻滅不僅讓網友感慨“濾鏡碎成二維碼”,更引發連鎖反應。房琪散文集的讀者在社交平臺曬書退款,直言“文字里的歲月靜好,原來都是團隊代筆的表演話術”。
根據第三方平臺的數據顯示,3月21日浪姐節目開播當天,房琪抖音賬號的粉絲數約為2438萬,4月14日,該數據為2375萬,單平臺掉粉約63萬。目前,房琪抖音賬號已經開啟了“僅允許互關評論”,反映出公眾信任危機對流量的直接影響。輿論場上的集體祛魅,折射出了短視頻時代“造神”神話的脆弱本質。
紅人經濟,如何與綜藝雙向奔赴?
早在2022年,知名博主何同學參加《躍上高階職場》擔任觀察室嘉賓,就遭遇了廣大網友的質疑,陷入“存在感失靈”的困境。彈幕持續飄過“素人嘉賓?”的質疑,官微評論區被“觀察團專業度存疑”的聲浪淹沒。
相較于首期嘉賓周迅、那英自帶的行業權威性,何同學在剖析“輕熟齡職場人晉升焦慮”“甲方乙方博弈”等專業議題時,其科技博主身份與節目調性形成的錯位感尤為凸顯。
直白點說,當紅人沒有過相關的經驗時,專業性就會得到質疑,尤其當其他嘉賓的國民度遠遠超過自身時,質疑聲就會越大。比如當海來阿木、馮提莫、隔壁老樊等人在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歌手》等音綜時,都面臨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和質疑。
當然,也有一部分紅人憑借綜藝完成了自我價值的躍遷。
比如papi醬在各個綜藝上都收獲了好口碑,在《再見愛人》中講述對愛情的理解、在《拜托了冰箱》講述婆媳關系、在《令人心動的offer》輸出職場建議,在《吐槽大會》展現幽默……papi醬通過這些綜藝讓觀眾看見了多面的自己。李雪琴也通過《脫口秀大會》出圈,《你好,星期六》《毛雪汪》《桃花塢》《荒野會談》等綜藝也為她帶來了更高的商業價值。
各大短視頻平臺似乎也發現了創作者、明星、綜藝三者間的契合點,紛紛開始嘗試創作符合自身平臺特性的綜藝節目。以快手推出的首部自制綜藝《岳努力越幸運》為例,該節目首創“直播+中視頻+短視頻”組合模式,依托岳云鵬個人IP取得了單支視頻播放量最高超過8600萬次的成績。同時,節目聯動了站內美食、生活類達人進行二創,推動觀眾從“看綜藝”向“玩綜藝”轉化。
抖音則通過“興趣推薦+賬號體系”構建綜藝新物種,典型案例包括《很高興認識你》,采用“長視頻+短視頻+直播”三線并行的制播模式,通過明星在旅行過程出的實時直播與用戶互動推動情節發展,后期短視頻提煉高光片段進行二次發酵。平臺更將綜藝IP與電商生態深度融合,如阿雅借節目熱度打造“自在生活”直播間,這種“內容-互動-消費”閉環模式,重塑了傳統綜藝的產業鏈邏輯。
整體來看,目前短視頻平臺推出的綜藝主要分為三類:熱門綜藝的衍生綜藝,比如《脫口秀大會》的衍生品《脫口秀小會》等;與明星工作室合作打造的小型真人秀,比如《岳努力越幸運》等;聚焦旅行、美食等熱門題材的原創綜藝。
紅人與綜藝的結合,尺度如何拿捏?
回到房琪事件本身,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紅人到底該如何平衡自己與綜藝的關系?
房琪的翻車暴露了短視頻劇本化表達與真人秀真實社交之間的沖突。綜藝的本質是讓嘉賓以他自己真實的身份、真實的反應參與到一個表演中,這就很容易讓腳本打造的“精致人設”在無濾鏡環境下崩塌,缺乏即興反應和團隊協作能力可能導致口碑反噬。
這剛好印證了房琪在給好友打電話的環節對任魯豫說的那段話:“我在自己的領域里,其實過得很舒服,但是上綜藝,其實是完全把我從很精致的短視頻里面拉出來,把我自己剖開給大家看,其實我對這件事情是有恐懼的。”
房琪確實犯了前半句話的問題,當精心編排的“清風拂山崗”式治愈話術,遭遇職場PUA式的溝通方式,觀眾頓悟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團隊運作的楚門世界,也讓房琪陷入“濾鏡偶像”的信任危機。
從大眾情緒的角度來說,當她在《浪姐6》中以"擔心精力不足"為由婉拒葉童時,這種用關懷外衣包裹的俯視姿態,瞬間點燃大眾對精英式傲慢的集體抵觸。曾經承載著草根逆襲期待的她,如今展現出的上位者姿態,恰似大冰尖銳點評房琪在綜藝展現出的生存邏輯——尚未真正跨越階層鴻溝,便急于通過俯視他人完成身份確證。
人是一個復雜的概念,一個人往往會有很多面,對于紅人來說,重要的是要想好自己要在綜藝展現哪一面。紅人確實是需要持續不斷的曝光,在這一點上綜藝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但綜藝本身并不是自傳,綜藝不需要了解紅人的方方面面,它需要的是話題與反轉,而非長期主義。所以紅人上綜藝其實是一個雙刃劍。
當然,還有一種方式是為自己做一個綜藝。例如美ONE為李佳琦量身定制的綜藝《所有女生的offer》,節目與李佳琦本身的工作和日常息息相關,既兼顧了品牌營銷,又展現了李佳琦與品牌老板們討價還價的工作日常,對于自身的直播事業有著針對性的助力。不過這樣的方式,對于紅人自身的影響力、粉絲體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于創作者而言,內容創作和創新才是發展的根本,你可以把綜藝當做助推器,但如果你想體現一個完整的自己,在社交平臺上持續輸出你的內容,或許才是最優解。
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后臺回復“進群”加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