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古樹名木保護專門法規—— 《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徐匯區作為古樹名木的聚集地,統計在冊的就有278株!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這些綠色“活化石”顯得尤為珍貴,讓我們一 起走進徐匯,聆聽古樹的故事吧!
位于徐匯區廣元路2號的衡山公園,以其獨特的法式園林風格與東方歲月的沉淀,成為了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座占地1.08公頃的公園,不僅承載著百年的時光記憶,更是愛國情懷與人文底蘊的生動展現。
衡山公園
衡山公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5年。公園原址北部曾是一條舊河道,地勢低洼,經過巧妙的填土作業與綠化建設,公園于1926年竣工。由于當時公園位于貝當路(即現今的衡山路),因而被命名為“貝當公園”。直至1943年10月,公園才更名為如今的“衡山公園”。
1920年的貝當路
2020年的衡山路
在公園內,一座高達3米的沈鈞儒雕像巍然屹立。值得一提的是,沈鈞儒號衡山,與公園名稱相呼應。將這位愛國名士的塑像安放在此,既完美契合公園的歷史背景,又與衡復風貌保護區的文化氛圍相得益彰。
沈鈞儒像
除了沈鈞儒雕像外,衡山公園內的古樹名木也是不可忽視的主角。園內三株百年香樟與一株百年紫藤,宛如歲月的忠實記錄者,見證了公園近百年的光輝歷程。這些珍貴的古樹名木,不僅深情訴說著公園自身的往昔故事,更是貝當路(今衡山路)從過去一路走來,歷經無數變遷的有力見證者。
0787古香樟
0786古香樟
0785古香樟
0901古紫藤
這些承載城市記憶的活文物,在匠心守護中煥發新生。為確保古樹健康生長,區古樹管理部門“一樹一策”實行精細化養護舉措,為古樹營造出良好的生長空間。同時,針對香樟周邊的地坪開展打孔透氣作業,切實保障古樹根系透氣順暢、排水無阻,并依據科學標準精準施肥,為古樹打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地坪打孔
古樹修剪
值得一提的是,徐匯區在古樹養護工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區綠容部門通過統籌協同“建設保護”工作,運用科技賦能“精細管理”流程,創新傳承“文化底蘊”內涵,積極推動古樹保護的社會共治模式,并榮獲2024年度“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先進集體”一等獎。
榮獲2024年度“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先進集體”一等獎
如今,衡山公園已成為城市中的一片綠洲,吸引著無數市民與游客前來駐足觀賞。在這里,人們可以觸摸枝干的溝壑,感受歲月的痕跡;可以觀賞紫藤花瓣隨風飄蕩,品味自然的韻味。而那些關于堅守、蛻變與傳承的城市記憶,正等待著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文稿:韋麗
圖片資料來源區綠化市容局
視頻制作:孫清渠
編輯:邱彩紅
校對:耿潔玉
審校:韋麗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