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茶博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2025年10月24-27日于泉城濟南舉辦,感興趣的茶友歡迎前來參觀!
茶葉作為一種食品,自然有保質期。但不同的茶葉,根據制作工藝和儲存方式的不同,其保質期也不一樣。品種越好的茶葉放置的時間越長,反而會更香濃、泡起來更好喝、茶味更濃郁。
各位茶友們,你們在存茶的時候注意過茶葉包裝上的日期嗎?
揭秘茶葉包裝上的保質期
我們說的“過期”,一般是指用包裝上面印刷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來計算的。
通常,綠茶和黃茶包裝上,印刷的保質期一般是18個月,即1年半;紅茶和烏龍茶包裝上,印刷的保質期為2年或3年;黑茶、普洱茶、白茶、陳皮普洱的包裝上,基本上都印刷著類似“在適當的條件下可長期保存”的字樣。
過了保質期是否就意味著
茶葉變質了呢?
只能說不是絕對的。為了最佳的品飲效果,在保質期內喝完是最好的,但茶葉的品質關鍵還是看保存。保存不好的茶,即使沒過保質期也可能變質,保存得好的茶即使過期了也還能喝。也就是說過期與變質并不能劃等號。
Q2
如何判斷茶葉變質?
保存茶葉要注意干燥、密封、避光、陰涼。如果茶葉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不管是否過保質期,這樣的茶都已經不能喝了。
明顯變色
茶葉久存之后顏色變深是正常的,比如白茶經過五年左右的存放,顏色會從杏黃到深黃到紅褐,但茶湯一直都是通透明亮的。但需注意,如果茶湯不僅變深,還變得暗褐渾濁,絲毫沒有透亮的感覺,這樣的茶很有可能是變質了。
出現異味
茶有很強的吸附性,如果跟有異味的東西放在一起,或者放進冰箱之前沒有密封好,很容易串味。如果聞到茶葉有明顯的樟腦丸味、油腥味,這樣的茶最好還是不要喝了。
變軟、霉變
茶葉最佳的含水率是5%左右,含水率如果超過了10%,茶葉就很容易受潮發霉。正常的茶葉摸起來是干脆的,容易折斷。如果茶葉捏起來發軟,感覺濕濕的,或聞起來有霉味,那么這個茶葉肯定是變質無疑了,不能再飲用了。
Q3
什么茶適合久存?
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存放成老茶,也并非所有的老茶都能喝、都好喝,存茶一定要在良好的條件下儲存,才有品飲的價值。
一般來說,適合長期存放的茶是白茶、黑茶、普洱茶,而綠茶、紅茶等一般不建議久存。
1
老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用日曬的方式制成。在存放的過程中,緩慢發酵和轉化,放3年后就會有明顯的變化,繼續存放,白茶的香氣會從清新轉為濃郁,也會越來越甜醇。
2
老黑茶
黑茶原料相對較老,成熟的莖葉里含有更多利于轉化的物質。像六堡茶、千兩茶之類的黑茶經過陳放之后,明顯比新茶的滋味要柔和,并帶有陳香,滋味醇厚甘甜,有的陳年黑茶還有明顯的金花味。
最后,如果大家對茶葉的品質判斷沒有把握的話,一定要在保質期內飲用,這樣不僅保障了茶葉的安全性,同時也是茶的最佳品飲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