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伊核問題談判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據法新社4月13日報道,在阿曼的斡旋下,12日伊朗與美國就伊核問題進行了罕見交流,雖兩國自1980年以來無外交關系,但此次會談仍有進展。伊朗方面稱,會談具有“建設性”,不過應伊朗要求,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格齊并未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面對面談判,僅在會后進行了簡短交談。
伊朗在13日明確表示,將繼續同華盛頓進行“間接”會談,且“只”談核問題。伊朗外交部發言人伊斯梅爾·巴加埃強調,談判將繼續間接進行,阿曼會繼續擔任調解者。雙方同意在4月19日繼續談判,地點最初報道將在歐洲,后據路透社援引意大利安莎社14日消息及多方信源,第二輪美伊會談大概率于19日在羅馬舉行。巴加埃指出,談判唯一議題是核問題和解除制裁。
美國方面,總統特朗普此前呼吁雙方展開直接談判。13日,他在“空軍一號”上表示已與負責伊朗事務的顧問會面,預計很快作出決定,但未透露更多細節。然而,14日特朗普抱怨美伊核談判步伐緩慢,認為伊朗在“利用”美國。不過,他也表達希望伊朗成為富裕、偉大國家,但強調伊朗作為“激進人士”不能擁有核武器。
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13日表態強硬,稱若核談判失敗,美國將“強力打擊”伊朗。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若不能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還有其他手段確保伊朗無法獲得核彈,雖不想走到這一步,但必要時會行動。不過,他也認為與伊朗的會談“非常有建設性”。
意大利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安東尼奧·塔亞尼稱,意大利收到利益攸關方和阿曼的請求并積極回應,羅馬常舉行此類會談,愿盡一切努力支持帶來核問題解決方案、締造和平的談判。盡管第二輪談判地點有變,但阿曼很可能會繼續在斡旋談判中發揮作用。
此次伊核問題談判在各方觀點分歧與不同訴求下艱難推進,后續談判結果不僅關系到美伊兩國關系走向,也對地區乃至全球的和平與穩定產生重要影響。各方都在關注著19日羅馬會談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為伊核問題的解決帶來新的轉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