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漢市新洲區的章女士(化姓)本應享受二胎寶寶帶來的幸福時光,卻因為一場感冒,在產后五個月時患上感染性心內膜炎,被推至生死邊緣。心臟瓣膜被細菌“啃噬”,導致心臟、腎臟等多個器官受損,生命危在旦夕。幸虧武漢市中心醫院多學科醫護全力救治,心臟大血管外科及時為她實施“換瓣”手術,章女士終于重獲新生。
章女士今年32歲,2024年10月,她迎來了二胎寶寶的出生,全家都沉浸在幸福喜悅之中。然而,兩個月前,她開始出現發熱、乏力等不適癥狀,一開始,她只當是普通的感冒,并未放在心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愈發嚴重,她還出現了雙下肢水腫的情況。
在當地醫院就診后,醫生考慮為急性腎衰竭。為明確病因,尋求更進一步的治療,家人將她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由于病情嚴重,她很快被轉入該院重癥醫學科。
經過一系列詳細檢查,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贅生物形成,診斷為感染性心內膜炎,同時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衰竭、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二尖瓣重度返流、胸腔積液、中度貧血等,病情十分嚴重。更糟糕的是,她還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左側肢體肌力下降。
醫生判斷,這是贅生物脫落,隨著血液循環進入腦部血管,從而引發了腦卒中。重癥醫學科專家團隊迅速采取行動,給予床旁持續血液凈化治療(CRRT)、抗感染等治療措施,幫助她排出體內堆積的毒素,穩定內環境,為后續的手術治療創造條件。
“心臟瓣膜就好比心臟的門,通過張開和關閉向全身輸送血液。心臟共有四扇這樣的門,而她的情況相當于其中一扇門被細菌破壞了,導致心臟、腎臟等多個臟器受損。”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尚玉強介紹,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就像一顆顆隨時可能爆炸的“不定時炸彈”,一旦再次脫落,不僅可能導致更嚴重的腦卒中,還可能引發其他器官的栓塞,后果將不堪設想。如果不立即進行急診手術,病情極有可能進一步加重,患者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團隊查看患者術后恢復情況
面對如此棘手復雜的病情,心臟大血管外科、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腎病內科、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專家進行了多學科會診討論,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治療方案。在進行了一次透析治療后,次日一早,心臟大血管外科尚玉強主任帶領團隊為她實施了體外循環下心臟瓣膜置換術,術中,專家團隊小心翼翼地操作,徹底清除附著在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切除病變的二尖瓣,并精準地為她換上了機械瓣膜。
術后,章女士被轉入重癥醫學科進行密切監護和后續治療。在醫護團隊的悉心照料下,她順利地度過了危險期,病情穩定,轉至普通病房。目前,她的心腎功能順利恢復,擺脫了腎透析,肌力也逐漸恢復,已于近日順利出院。
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尚玉強主任介紹,感染性心內膜炎通常是由于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心臟內膜表面,在心臟瓣膜或心內膜上生長繁殖,形成贅生物。這些贅生物質地松軟,容易脫落,隨著血液循環流向全身各處,從而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若不及時治療,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死亡率很高,而且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典型,容易被忽視。
專家特別提醒,感冒有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內膜炎,身體的抵抗力低下時,容易使細菌乘虛而入。此外,有先心病、心臟瓣膜病及室間隔缺損等心臟基礎疾病的人群,以及拔牙之后、長期靜脈注射治療的人,由于身體局部防御機制受到影響,更容易感染。一旦出現發熱、貧血、心臟雜音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