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溝:從網紅村到研學新地標 走出鄉村振興“藝術+”路徑
作為曾登上央視春晚的“網紅村”,南湖生態保護服務中心蔡家溝網格充分發揮鄉村文化、藝術創作和紅色教育資源優勢,通過政企合作、資源整合,打造集文化體驗、藝術研學、紅色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實踐基地,為我市研學實踐教育增添了新亮點。
不負春日好時光,戶外研學正當時。近日,我市400多名中小學生來到蔡家溝,開展沉浸式研學實踐活動。在鄉村美術館感受藝術振興鄉村的魅力,在紅色小劇場聆聽革命故事,在模擬“長征路”上感悟奮斗精神,豐富多彩的實踐課程,讓課本知識“活”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增長了見識、錘煉了品格。
賈悅鎮初級中學王新宇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次春日研學活動讓我收獲很多,在鄉村美術館感受到藝術振興鄉村的魅力,重走長征路線體悟到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這些生動的實踐不僅拓展了課堂知識,更培養了我們的觀察力、思考力和人文情懷。”
今年3月份,依托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南湖生態保護服務中心成立山東蔡家溝生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深挖本土資源,整合鄉村美術館、農民畫坊、文學館等文化陣地,創新打造紅色小劇場、模擬“長征路”、防空洞探秘等紅色研學點,串聯形成7大特色體驗區,構建起“文化+藝術+紅色教育”的特色研學體系,推動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市派蔡家溝第一書記周峰告訴記者:“我們蔡家溝發展集體經濟有三條主線,一條就是我們開展的這個特色研學路線,讓大家在蔡家溝吃一頓飯,在蔡家溝逛一逛,以研學帶動經濟發展。第二條就是發展藝術鄉建,讓農民成為藝術家,拓展農民畫的銷路,這是我們經濟增收的一個關鍵。第三是開展周六,周日以及節假日文化大集活動,帶動農戶參與到文化大集的經營活動中,不斷推出特色攤位和特色產品,推動周末和假日親子游,讓更多的游客到蔡家溝來。這樣,我們逐漸形成三條路線共同帶動蔡家溝集體經濟發展的模式,并不斷探索其他有效形式,幫助村民增收致富。”
融媒記者:蒲元英 劉高峰
1 條記錄 1/1 頁
編輯:岳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