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會被禁養,那牛頂人會禁養嗎?
4月11日,云南文山市臥龍街道一處農家院內,一頭體型壯碩的黃牛就突然毫無征兆地沖向老人,將其頂撞至墻角,而且牛角刺入老人腹部,反復撞擊與踩踏持續數分鐘,老人最終因內臟破裂與失血過多當場死亡。
盡管發瘋的黃牛被宰殺吃肉,可老人卻永遠地離開了人世間......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們又該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發生呢?
溫順家畜的致命失控
對于居住過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很多家里都會飼養一些雞鴨、牛羊等牲畜來增加一份收入,而這位72歲的老人也是像往常一樣在牛棚勞作,他飼養的三頭黃牛中,兩頭被拴在柱子上,另一頭未栓繩的公牛在院內徘徊。
根據監控畫面顯示,也正是這頭未栓繩的公牛,突然就像發了瘋一般攻擊老人,而且老人曾試圖抓取身旁的木棍自衛,不過卻被公牛踢開,而且院內的小黃狗雖然狂吠示警,但卻因為被拴住無法靠近施救。
尤其是在事發時,曾有村民騎電動車路過,可是因為周邊的圍墻遮擋,并沒能察覺出任何的異常,而且黃牛的攻擊持續了幾分鐘,直到老人完全沒有了氣息,他才停下了瘋狂的行為。
而且根據據村里人描述,這頭牛老人養了兩年多,每天都會割草喂它,更是平時與牛生活在一起,所以發生這樣的悲劇,也讓人十分的心疼,而老人的家屬在事發后,也是憤怒地將肇事公牛宰殺分食。
當這件事情在網絡傳開后,不僅遭到無數網友的憤怒,更是好奇公牛發瘋的原因,不過根據養殖戶分析,黃牛雖看似溫順,但未閹割的公牛易因激素水平波動突發攻擊性,相較之下,水牛雖體型更大,但對主人攻擊記錄更少。
而且一些網友更是觀察到,牛棚為開放式結構,無隔離門且地面為硬質水泥,老人遇襲時缺乏逃生空間,而另兩頭被拴住的牛也未能起到警示作用,暴露出農村普遍存在的“經驗主義”養殖觀念。
還有一種觀點就是認為,老人平時的喂養方式可能存在問題,可能激怒了黃牛,導致了它的反擊,甚至有一位網友說,也許平時老人對牛不好,畢竟牛也是有感情的,可能老人激怒了它,所以它才突然發瘋頂人。
當然,這也不能排除牛自身可能生病或受到刺激,比如得了狂犬病等,這可能導致它行為失控,這時候網友就認為應該保留活體進行病理分析,但大多數人都支持家屬宰牛進行泄憤的行為。
類似事件
其實這樣的事情并非偶然發生,在今年1月,湖北襄陽也出現過類似情況,一頭即將被宰殺的黃牛突然掙脫束縛,在村子里到處亂跑,情況十分危急。
考慮到村民的安全,當地警方在得到牛主人許可后,果斷采取措施,將這頭失控的黃牛擊斃,避免了可能造成的損害。
而且在2022年臨滄,一頭公牛撞傷村民后逃入甘蔗林,警方動用無人機定位后擊斃,甚至在2025年濟南,志愿者與千斤公牛周旋三小時未果,最終警方開槍解除危機。
這些案例都共同指出,多數農戶認為“自小養大的牲畜無害”,所以忽視了動物行為學規律,根據研究表明,公牛2-3歲后攻擊性顯著增強,閹割可降低90%以上攻擊概率,但傳統養殖常為保留役用價值而延遲閹割。
再加上開放式牛棚、缺乏應急通道等問題普遍存在,在文山事件中,如果牛棚設置隔離柵欄或緊急避難空間,或許就能為老人爭取逃生的時間。
畢竟動物遇到危險或感到緊張時,就容易變得暴躁,甚至主動攻擊,而且各類動物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危險,無論是家庭飼養的貓狗,還是農村常見的牛羊豬,甚至動物園內的老虎獅子,都曾出現過傷害人類的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