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千年治水
探訪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
神秘面紗
寶子們
今天帶大家云游
超酷的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
一起探尋千年治水的奧秘!
龍骨水車
二龍戲珠
一進館,一架5米長的龍骨水車就映入眼簾,這可是古代農業智慧的 “扛把子”,靠人力驅動,承載著江南農耕文明,妥妥的歷史見證者。與其遙相呼應的是,穹頂上盤旋著的一條紅色巨龍,代表著赤山湖先民們樸素的水神崇拜活動——龍舞“二龍戲珠”。
展館主體分為五大主題展區,以 “治水開湖”“蓄水壅源”“定水約束”“鑿水通運”“傍水依山” 為主線,從六朝到現代,赤山湖的治水歷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這里,你能看到它如何從拱衛京畿、灌溉屯墾一步步變身成現代生態治理的典范。館內還有個超有科技感的數字劇場,虛擬主持人帶你穿越時空,沉浸式感受赤山的紅色文化,簡直yyds!
赤山湖灌溉工程那可是相當牛。它創建于東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都延續1700多年了,現在還在“上崗”工作呢!這個工程屬于丘圩并存地區的蓄水灌溉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蓄水、取水、輸水和圩區工程體系。
利在千秋
智者治水
這里的灌溉水源就是赤山湖,六朝時筑湖埂蓄水,下游建百堽堰控制蓄泄,唐宋又搞了雙重蓄水系統,各個時期都在不斷升級。
這里展示的歷史遺存也是相當豐富。有古湖堤、黃泥壩遺址、道士壩遺址、民國赤山閘、道光涵閘、石水則、破岡瀆遺址、上容瀆遺址,還有古橋、碑刻,以及各種和工程有關的非工程遺存,像湖條、水神崇拜、水利傳說,個個都是 “寶藏”,遺產價值拉滿。
歷史遺存
這個工程的特征和價值更是沒得說。它科學規劃,巧妙利用地形,解決了低洼地區易澇易旱、丘陵崗區灌溉通航的難題,是古代丘圩并存地區綜合治理的科學范本。
宋代就有磐石水則監測水位,還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和限制圍墾制度,保障了工程有效運行,給后世提供了寶貴經驗。而且在六朝時,它可是保障政權穩定和京畿經濟的大功臣,現在還是秦淮河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
寶子們
來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館
不僅能觸摸歷史文脈
還能增強生態保護意識
這既是對古人治水智慧的致敬
也帶給我們未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啟示
該館目前面向社會團體開放
接受預約~
預約電話:15152925468
內容來源 | 句容市赤山湖管理委員會
編輯 | 張萌萌
校對 | 許鵬鋒
審核 | 王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