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 跨越元、明、清三個朝代的琉璃官窯突然關停
如今 窯火重燃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琉璃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長安
和師傅們僅用兩個多月時間
完成原本需半年功夫的12.9米九龍壁巨制
從瀕臨失傳到絕處逢生
這場與時間的較量
是七百年官窯技藝的突圍
更是匠人指尖與窯火的無聲對談
窯火重燃:新老匠人的“保衛之戰”
2017年,北京最后一座官窯琉璃廠收到了關停通知
在得知琉璃廠關停后
趙長安并未沒放棄 四處奔走
搭起臨時工作室
進校園傳授技藝
不想讓手藝在他們這代人手里斷掉
趙長安每天都在尋找可以讓這座琉璃廠繼續“活下去”的辦法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牽線搭橋
使得琉璃廠窯火重燃
今年 趙長安和師傅們接到老窯重啟后的首個訂單
為「北京月季大會燒制九龍壁」
指尖毫厘:二十幾道工序的“發絲級較量”
官窯琉璃需歷經選料、塑形、素燒、施釉等20多道工序
其誕生是一場對極致工藝的執著追求
僅泥坯素燒就需十多天
還要經過上釉二次燒制
整個工期相當漫長
琉璃構件還要過兩道火
頭道火素燒泥胎
褪去水汽煉出筋骨
二道火釉燒
讓琉璃呈現出五彩真容
窯作師傅晝夜輪班
僅憑一張老照片和一身經驗
便完成了九條龍從無到有的制作
他們用指尖在泥坯上刻下七百年的傳承密碼
窯變驚魂:火里的“最后一搏”
素燒是否成功
成敗全看窯火“走不走得穩”
趙長安坦言
“素坯成器三分在人,七分看天,成敗就在火中間?!?br/>
九龍壁構件碼入窯床
從底層到上層間隔鋪設瓦片 確保每塊胎體均勻受熱
窯口溫度計每跳一度
都牽引著師傅們的心魂
傳承突圍:給七百年技藝一個未來
趙長安想給這門手藝多尋出些接班人
從手把手傳藝到寫書再到進校園
他希望這份技藝能一直傳承延續下去
九龍壁的制作就是一次老帶新的絕佳機會
在新老匠人的共同努力下
4月7日,九龍壁素坯出窯
米白色胎體聲如磬玉,無一絲裂痕
趙長安不擅言語
那些未能說出口的話
都留在刻刀與琉璃的刻痕里
從元代官窯到當代文創園
琉璃的華彩從未褪色
匠人的掌紋與古釉重疊
窯火不滅,匠心不息
4月16日晚20:58 北京衛視《為你喝彩》
“文化看北京”系列節目
邀您見證千年窯火淬煉的匠人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