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曾經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讓我們跟隨本期嘉賓:來自立信會計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社長兼總編輯——華春榮先生,一起聊一聊書中的世界。
歷史傳承:從“三位一體”到文化使命
訪談伊始,華春榮以《經世濟民——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的家國情懷》一書為引,回溯了立信會計出版社的起源。1941年,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與鄒韜奮的生活書店共同創立“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現立信會計出版社),開創了會計教育、會計事業與會計出版“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華春榮強調,這一模式不僅是立信精神的根基,更體現了老一輩出版人的家國情懷。
“潘序倫先生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為立信人立訓,他一生著作等身,推動會計學術與實務結合,為中國現代會計事業奠定了基石。”華春榮表示,立信社始終賡續紅色基因,在抗戰時期曾與中共地下黨合辦造紙廠,支持《新華日報》等紅色報刊,彰顯了出版人的社會責任。
守正創新:數字化時代的破局之道
面對信息爆炸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沖擊,華春榮坦言:“技術變革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彼榻B,立信會計出版社近年來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正通過“財界”平臺將傳統紙質教材升級為融合AI技術的“財會類融合教材”,通過知識圖譜整合教學資源,實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
對于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起,華春榮持樂觀態度:“AI不會取代人類創作,而是輔助優化出版流程?!彼e例,立信社正探索利用AI技術提升內容篩選效率,同時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確保專業知識的深度與權威性?!拔覀兪冀K相信,高質量、可靠的內容是出版業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圖景:從知識服務到文化引領
談及出版社的未來規劃,華春榮提出“四個聚焦”:聚焦精品出版,服務國家戰略;聚焦融合創新,深耕財會教育;聚焦黨建引領,賡續會計文化;聚焦數字化轉型,打造國內領先的財經出版機構。他特別提到,立信社將依托數字賦能,構建覆蓋紙質、電子、云端的多維知識服務體系,為讀者提供更便捷的學習體驗。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比A春榮用這句話概括立信社的發展信念。他表示,新一代出版人既要傳承潘序倫、鄒韜奮等前輩的敬業精神,也要以開放姿態擁抱技術變革,在守正與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寄語青年:在數字時代重拾閱讀的力量
節目尾聲,華春榮向年輕人發出呼吁:“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真正的閱讀不應被替代?!彼膭钅贻p人善用技術工具,但更需通過深度閱讀構建知識體系,感受文化的力量?!白x書是用生活所感去理解文字,再用文字所得去反哺生活——這是立信精神對當代青年的啟示。”
從戰火紛飛中誕生的“立信精神”,到數字化浪潮下的“守正創新”,立信會計出版社用80余年的實踐詮釋了文化傳承的韌性與智慧。正如華春榮所言:“變的永遠是技術,不變的是出版人的精神?!痹诩夹g狂飆的時代,這份篤行與堅守,或許正是傳統行業破局新生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