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51歲的在職公務員,我深知“大齡考生”的苦:記憶力衰退、學習效率低、工作家庭兩頭燒……當年我決定挑戰(zhàn)法考時,身邊人都勸我“別折騰了”。但我想說:“年齡從不是放棄的理由,笨鳥先飛,方法比天賦更重要!”基礎差?時間緊?3月才開始備考?別慌!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跟著覺曉法考APP科學規(guī)劃,每天3小時,主客一體穩(wěn)過線!
一、大齡考生的困境與破局:用對工具,效率翻倍
很多人問我:“你這年紀還考法考?背得下來嗎?”說實話,剛開始我也焦慮。民法刑法滿篇專業(yè)術語,訴訟法細節(jié)多到讓人崩潰,白天上班晚上帶娃,學習時間全靠“擠”。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記憶力差≠考不過!關鍵在于“精準學習+高頻重復”。
比如訴訟法,我根本背不住“一審二審審限”,但用覺曉法考APP的“速記本”功能,每天通勤路上刷幾道填空題,錯題自動歸類,反復強化,1個月居然記熟了!再比如民法擔保制度,聽課聽不懂,我就聽APP里的“帶讀課”,聽完課練習相關的小案例,先做題再聽解析,把抽象法條變成具體案例,理解快多了。
大齡考生的優(yōu)勢是什么?執(zhí)行力!我們更清楚時間寶貴,只要跟緊計劃,每天雷打不動學3小時,6個月足夠逆襲!
二、主客一體備考全規(guī)劃:3月起步,6個月穩(wěn)扎穩(wěn)打
1. 整體策略:數(shù)據化目標,拒絕盲目努力
法考其實拼的不是“學了多久”,而是“學了多少有效內容”。覺曉法考統(tǒng)計了過線考生的數(shù)據:
●客觀題需聽課313小時,刷題12530道,正確率67%;
●主觀題需練習164個案例,法條定位熟練到“20秒翻到重點”。
我的笨辦法是:把大目標拆解到每天。比如每天刷60題(早晚各30題),周末補進度;主觀題案例從4月開始穿插練習,避免后期手忙腳亂。
2. 三輪復習法:基礎差?那就多滾幾輪!
●一輪理解(3-6月):
重點攻克刑、民、商法。像我這種0基礎,直接啃書根本看不懂!我選擇先聽覺曉的“基礎帶讀課”(蔣四金老師把專業(yè)術語講得超白話),邊聽邊做配套課后題。民法“表見代理”聽不懂?沒關系!做完題再聽第二遍,突然就開竅了!
PS:訴訟法一定要畫流程圖!訴訟程序用A3紙梳理成“樹狀圖”,貼墻上每天看,比死記硬背強10倍!
●二輪刷題(6-7月):
這階段主打“精準刷題”。我用覺曉法考APP的“知識圖譜”功能,一眼看出哪些知識點沒到三星(過線標準),專攻薄弱點。比如商法“股東出資責任”總錯,我就把相關真題和模擬題打包刷,直到正確率沖上70%。
●三輪沖刺(8-9月):
小法全靠“抄關鍵詞”!理論法、三國法這些純記憶學科,我直接用覺曉的“推背速記”講義,每天抄1小時關鍵詞(比如“條約保留的三種情形”),早起朗讀半小時。別小看這笨功夫,抄完3遍,選擇題一眼就能排除錯誤選項!
三、主觀題逆襲秘訣:案例+法條,兩手都要抓
主觀題最怕“有思路但寫不出來”。我的經驗是:“前期積累案例,后期狂練翻法條”。
●案例練習:從4月開始,每天在覺曉法考APP上寫2個小案例(比如刑法“共同犯罪”),對照答案修改,重點學“答題模板”。堅持3個月,自然能養(yǎng)成“踩分點思維”。
●法條定位:作為大齡考生,我記不住那么多法條,但可以熟悉位置!覺曉的“法條定位課”教我如何用關鍵詞搜索,考前我把刑訴、民訴重點法條位置抄成便簽,貼在書桌上,每天翻3遍,最終考場上10秒就能定位!
四、給大齡考生的真心話:堅持比天賦更重要
●對抗遺忘:我每天早起1小時,用覺曉“速記本”刷知識點;晚上睡前聽15分鐘帶背課(倍速播放),讓知識點在腦子里“過電影”。
●心態(tài)調整:進度落后時別焦慮!我曾在刑訴卡了2周,后來用覺曉法考APP的“重難點專題”集中突破,反而成了得分強項。
●時間管理:上下班路上聽課程音頻,午休時間刷20道題,周末用模考測水平。瑣碎時間拼起來,每天多學1小時!
五、最后沖刺:押題+模考,穩(wěn)住心態(tài)
考前10天,我主攻覺曉的“考前幾頁紙”和押題卷。尤其是法治思想,直接背模板金句,考場上果然考到“營商環(huán)境”!主觀題階段,我用歷年真題案例拆解成的“答題模型”來練習,考前3天反復默寫,最終穩(wěn)穩(wěn)過線!
51歲在職備考,難嗎?難!但當我用覺曉法考APP生成的學習報告看到“刷題量超越90%考生”時,我知道:“年齡只是數(shù)字,科學的方法+死磕的決心,終能圓夢!”如果你也在猶豫,我想說:4月不晚,現(xiàn)在開始,一切皆有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