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當戶對”常用來形容婚姻,指兩個家庭在經濟狀況及社會地位等方面,大致差不多,適合聯姻。
這個詞廣為人知,意思也簡明易懂。只是,“門當戶對”里面的“門當”和“戶對”,到底是什么?
“門當戶對”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建筑,“門當”和“戶對”是古代房屋的兩大構件,用于顯示主人等級和身份地位,象征“非富即貴”,同時,還有祈福的寓意。
什么是“門當”?
古代工匠在建造房屋時,會在大門外側左右兩邊放置一對石鼓,其功用主要是固定門樓、增強門框穩定性、連接門檻,以及驅魔辟邪。這對石鼓,就是“門當”,也稱“抱鼓石”。
“門當”的起源是這樣的——古代將軍在戰斗勝利后,會將戰鼓擺放在宅第門前,一則炫耀戰功,二則認為勝利之鼓有驅魔辟邪的作用,是正氣的代表。
人人都想驅魔辟邪,可戰鼓終究不可求。怎么辦?古代匠人自有辦法,用石頭雕成戰鼓形狀,學著將軍的做法,置于門前。世人紛紛效仿,最終成為房屋標配。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單一的“戰鼓形狀”,工匠們不斷改良,不斷融入各種裝飾,并且還賦予它正式的名稱,從“石鼓”升華為“門當”。
“門當”等級森嚴!
“門當”是古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有錢就可以隨便建的,不同等級的宅邸,對其可使用的材質、圖案、數量等都有嚴格規定——按照社會等級制度,區分三六九等。
如果是高級別文官,“門當”為方形,并且帶有獅子雕刻。而那些低級別的文官,“門當”依舊為方形,但不能雕刻獅子,只能是其它的雕飾物,如梅、蘭、竹、菊等。
如果是高級別武官,“門當”為戰鼓形狀,且帶有獅子雕刻。至于低級別的武官,“門當”也為戰鼓形,但只能雕刻其他獸頭,不能用獅子。
對于百姓而言,如果是大富大貴人家,則用方形石頭作“門當”,刻銅錢、聚寶盆等吉祥紋樣;如果只是普通人家,那就只能用方形石頭作“門當”,并且不能有雕飾物。
什么是“戶對”?
“戶對”,是古代匠人的杰作,它最初的作用,僅僅只是為了加固門框,只是在后來的發展中,逐漸演變成彰顯家族地位的符號。
“戶對”,是門楣上凸出的短木,數量多為雙數。它在古建中還有個名字,叫“門簪”,因為伸出房檐形似頭上的發簪。短木式樣繁多,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狀。
這些短木垂直于門楣,并且都以雙數出現,可以是一對、兩對、四對等,因此被稱為“戶對”。“戶對”的裝飾都是一樣的,大多刻以瑞獸珍禽,以及花卉和文字。
加固門框,按理說,一對“戶對”就足夠,為何有兩對、四對,甚至更多?或許是古人為了追求美觀,將其增多,并加以雕飾,讓光禿禿的木頭看起來更有美感。
“戶對”彰顯身份!
最開始的“戶對”,只是為了加固門框,但在后來的時代演變中,漸漸成為身份地位以及經濟條件的象征,成為彰顯家族地位的符號。
“戶對”的數量以及雕飾,也漸漸有了等級劃分。一般而言,百姓“戶對”為兩個,三品官員“戶對”為四個,而一品官員的“戶對”,高達八個。
“戶對”上的雕刻紋樣,更是暗藏玄機。按規定要求,文官“戶對”多刻歲寒三友,武官“戶對”則基本為猛虎下山,至于皇親國戚,可用龍鳳紋。
而到了普通老百姓家庭,“戶對”的雕刻紋樣就更為簡單,有的只是幾朵祥云,有的只是簡單刻畫幾刀,就像是做做樣子,只是為了有雕刻痕跡。
“門當戶對”是身份與實力的象征!
在等級森嚴的舊時代,通過“門當”“戶對”的形狀、大小、數量、雕飾,能一眼看出這個家庭的社會地位及身份與實力。
不夸張地說,“門當”“戶對”除了最基本的鎮宅、裝飾作用外,還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標志,與其官品職位高低成正比。
也正因此,古代媒婆提親時,會觀察兩家“門當”和“戶對”的具體情況,大致了解雙方家庭所從事的行當、地位、財富與權勢,確保“門當戶對”。
由此,“門當戶對”也正式由建筑術語,轉為男女婚配衡量條件的一種標準,并延續至今。
親愛的朋友,您對“門當戶對”怎么看?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