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稀土出口管制后,中國再出重拳!全面停購波音飛機及零部件,消息一出,特朗普罕見失態,發表長篇大論表達不滿,并用兩個感嘆號表示自己的憤怒,可見中方再一次打到美國“七寸”。
那么,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波音是否會成為首個“陣亡”的行業標桿?中國航空工業的崛起又將如何重塑全球產業鏈格局?
【中國暫停接收波音飛機及零部件】
在中美貿易戰的戰場上,中國剛剛打出了一張堪稱絕妙的牌,直接讓美國“高聲喊疼”。這次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聞名全球的波音公司,中國突然決定對這個美國航空巨頭揮出重拳。
事情是這樣的,根據彭博社的報道,中國政府已經對國內航空公司下了新指令:不再采購波音的飛機,以及相關設備與零件。
這意味著什么呢?顯而易見,這不僅是一次貿易上的反制,更是對美國經濟的重要象征之一,高端制造業的直接威懾。
波音公司可是美國的驕傲啊,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近800億美元,間接帶動著約160萬人的飯碗。但是,隨著這次中國的一紙禁令,波音要面臨的不僅是失去世界第二大市場那么簡單,還有它未來的全球競爭力。
【波音公司是美國高端制造業的中流砥柱】
這并不是中國第一次在貿易戰中展示強硬立場。在中美貿易戰剛打響的時候,中國就用稀土這張王牌讓美國心驚膽寒,實施了針對中重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
稀土有多重要?讓我來告訴你,從軍事裝備到高科技產品,美國幾乎離不開它。而美國本土自產的稀土,完全不能滿足龐大的需要量。
面對稀土短缺的窘境,美國甚至開始談論太平洋深海采礦這種“餿主意”,但外界普遍都不看好這種不切實際的計劃。就在美國還在絞盡腦汁想對策的時候,中國的另一重拳已然落下。
放棄波音,并不意味著中國自斷翅膀。相反,這正是中國信心十足地展示自己的航空工業實力的一次機會。中國航空領域正迅速崛起,不僅具備了制造大飛機的能力,還在積極開辟海外市場。
【中國民航業里程碑C919國產大飛機】
而且實際上,波音的銷售額從2019年開始,在中國市場就直線下降,這背后原因不僅僅是地緣政治的影響,還有企業自身的問題。波音近年來因為各類質量問題已經飽受詬病。反復出現的墜機事件,讓不少人開始恐懼搭乘波音飛機。
更有意思的是,波音原本希望通過恢復737 MAX系列的交付,來追回中國市場的份額,但隨著這一禁令,他們的希望徹底破滅。
失去中國市場,波音的日子將會舉步維艱,即便有F-47這樣的大項目也無濟于事。這里面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制造F-47也需要稀土,而現在稀土供給已經被限制,波音想翻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波音的遭遇,實則是對美國整個商界的嚴峻警示。中方已經做出了明確表示:我們要么自給自足,要么另尋出路。無論是農產品還是高技術產品,中國都有能力實現替代。美國企業因此需要認真思考,如果中國不再購買他們的產品,他們該如何在全球市場中重新布局?
【波音因質量問題與事故頻發已經飽受詬病】
波音首當其沖,它在美國的工廠生產完飛機后,實際上有三分之二的商用飛機銷往海外,而中國這個巨大市場的消失,將使其商業模式受到震動??梢哉f,這次禁令對波音的打擊,會像是臺風登陸一樣猛烈。
而此次中國對波音的拒絕,被視為中美經濟戰中的標志性事件。這不僅僅是一次貿易政策的調整,其背后的戰略考量深遠得多。中國已經不甘只做被動的防御者,而是要主動出擊,直指美國的核心經濟產業。
當然,有人擔心停購波音零部件會影響中國國內航空的維修保養,但事實上,中國的航空工業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能夠自主解決這些基礎問題。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盟將轉向亞洲】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空客可能成為這次動蕩中的潛在贏家。在波音訂單減少的情況下,空客有可能增加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這對于中歐關系及其未來的合作也是個可喜的信號。
綜上所述,中國這一招既是對自身航空工業能力的自信展示,也是對美國經濟核心利益的精準打擊。在國際博弈中,中國正從一個產業鏈的“工廠”,轉變為主導者、創新者和規則制定者。
如果說稀土是直接且致命的一擊,那么不再買波音飛機,則是潛移默化的鉗制和瓦解。這場博弈才剛剛開始,其后續發展值得我們繼續關注。
無論如何,中國已經在這場激烈的貿易戰中,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戰略眼光。美國將如何應對,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