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作性睡病是一種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為特征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伴有猝倒、睡眠癱瘓和入睡前幻覺等癥狀。
西醫認為其病因與下丘腦分泌素(Hypocretin)的缺乏有關,治療多以中樞神經興奮劑和抗抑郁藥物為主。
然而,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發作性睡病的發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密切相關,通過辨證論治,運用中藥調理,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李慧英看診醫生案例介紹
患者張先生,32歲,因“白天嗜睡伴猝倒3年”前來就診。
張先生自述,近3年來白天頻繁出現不可抗拒的睡眠,尤其在安靜環境下易入睡,每次睡眠持續10-20分鐘,醒后精神稍好轉,但不久又感困倦。
此外,他還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張先生曾多次就診于西醫,被診斷為發作性睡病,服用西藥后癥狀有所緩解,但停藥后復發,且長期服用西藥導致食欲不振、心悸等副作用,因此轉求中醫治療。
李大夫仔細詢問了張先生的病史、生活習慣及伴隨癥狀,并觀察其舌象(舌紅少苔)和脈象(脈細數),初步判斷其病機為肝腎虧虛、髓海不足。
中醫辨證分析
李大夫認為,發作性睡病的發生與肝、腎、脾等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張先生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嗜睡、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記憶力減退,結合舌脈表現,辨證為肝腎虧虛型。具體分析如下:
1.肝腎虧虛:肝主疏泄,腎主藏精。肝腎虧虛則精血不足,髓海失養,腦神不寧,故出現嗜睡、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2. 髓海不足: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精虧虛則髓海空虛,腦竅失養,導致白天嗜睡、精神不振。
根據張先生的病情,李大夫以滋補肝腎、填精養腦為治療原則,開具中藥方劑。處方如下:
組成: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枸杞子、龜板膠、鹿角膠、菟絲子10g,遠志、酸棗仁、刺五加等。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用。
李大夫解釋道,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滋補肝腎;
龜板膠、鹿角膠填精補髓;菟絲子補腎益精;遠志、酸棗仁安神益智。
全方共奏滋補肝腎、填精養腦之效
治療經過與效果
初診服藥一個療程后:張先生復診時表示,白天嗜睡次數明顯減少,頭暈耳鳴癥狀減輕,精神狀態有所改善,但仍感腰膝酸軟。
李大夫在原方基礎上加杜仲、牛膝,以增強補腎強腰之力。
繼續服藥一個療程:張先生白天嗜睡癥狀基本控制,記憶力有所恢復,腰膝酸軟明顯緩解,舌苔轉淡,脈象緩和。
李大夫調整方劑,減少龜板膠、鹿角膠用量,加入茯苓、白術以健脾益氣,鞏固療效。
服藥3個療程后:張先生癥狀完全消失,精神狀態良好,工作和生活恢復正常。隨訪半年,病情穩定,未見復發。
大家有任何睡病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約李慧英醫生看診,她會結合大家具體癥狀來辯證調理,相信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李慧英預約:172-0032-9760(同微信)
了解更多關于發作性睡病的治療,可以關注公眾號:解除嗜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