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csmonitor,The Patriot Ledger,Hindustan Times。
上學少年遭遇虎襲
2023年11月的某天清晨,安基特(Ankit)和同學一起走路去上學。他突然有點尿意,剛好旁邊就是森林,于是就很自然的決定走出柏油馬路,走進森林找個沒人的地方方便下。
憂愁被排空后,他剛提上褲子準備返回馬路,突然從背后傳來了撞擊感。安基特以為是朋友偷偷摸摸跟過來跟自己鬧著玩,剛想用印度國粹招呼,但他很快就被一股巨力撞倒在地。此時他徹底慌了,因為他知道自己朋友不會這么沒輕沒重,緊接著一排銳利的牙齒咬進了自己的右肩。
“老虎?!卑不匦南搿?/p>
老虎就這么叼著尖叫求助的安基特拖進了森林深處,塞到隱蔽的灌木后方。可能是覺得這個就餐環境不錯,老虎松開口,咬向了安基特的頭。頭皮撕裂的劇痛讓懵逼的安基特終于清醒了過來,他急中生智用手抓住了老虎正在舔舐自己腦袋的舌頭,然后用力一拉。
老虎可能也不太餓,被這么一下給整無語了,居然就此任由安基特逃走了。
聽到尖叫聲,安基特的朋友跑到附近的林業部門檢查站尋求幫助,那里駐扎著幾名護林員。然而護林員拒絕進去幫助安基特,也不允許其他人嘗試營救他。他們認為沒人能從老虎口中救人,因此也沒必要再讓其他人涉險。
安基特的父親蘇拉杰在事發30分鐘后終于趕到現場,他發現路邊聚集了很多人。崩潰的蘇拉杰嘶吼著兒子的名字,眾人被他的痛苦感染,紛紛嘆氣不止。令人震驚的是,安基特剛好踉踉蹌蹌地從森林中走了出來,他的衣服被撕碎,渾身都是血。
安基特的父親馬上騎著摩托車將其送到醫院,現場一個好心人還跟著坐上摩托扶著安基特。
盡管頭皮被咬破,所幸安基特并沒有性命之憂。
印度的老虎
安基特生活在印度北部的北阿坎德邦,該邦面積5.34萬平方公里,是山丘地勢,森林覆蓋率相當之高,還毗鄰喜馬拉雅山峰。這樣的地方也許確實適合設立保護區,離安基特家僅9公里就是吉姆·科比特國家公園。
而這個吉姆·科比特國家公園確實是世界級的,因為該保護區是世界上老虎密度最高的保護區。根據去年的最新印度老虎數量普查的結果,該保護區內有260只老虎,另外還有300只老虎分布在北阿坎德邦的其他區域。
這個數據簡直夸張,而印度確實對老虎保護可能有些自己的心得,印度目前擁有全球約75%的野生老虎!2006年的時候,印度國家老虎保護局統計本國老虎數量為1411只,而到了2025年,全國的老虎數量有3862只!
對于動物保護來說,這個數據堪稱奇跡。然而激增的老虎種群帶來了除了是好聽的名聲,還有不斷出現的老虎襲擊人類事件。印度的老百姓都開始質疑政府似乎只保護瀕危動物,而完全不顧老百姓,老虎保護的成功付出了過高的人命代價。
光是在北阿坎德邦,平均每周,這里都會有2~3人會遭到野生大型貓科動物的襲擊。
襲擊事件不斷增加
安基特被襲擊的時候是2023年,光那一年,北阿坎德邦的老虎襲擊事件就造成了17人死亡。而且該邦的老百姓面臨的威脅并非只有老虎,還有豹子。
2024年7月,北阿坎德邦阿霍里村,9歲的女孩普納姆外出找朋友玩。下午5點的時候,普納姆的母親烏莎·德維打電話給女兒朋友的家里,結果朋友說普納姆在4點的時候就說要回家了。
報警后,警方組織了搜尋隊,在當晚于距離普納姆家僅不到一千米的森林發現了她的尸體,根據現場的痕跡和她的傷痕可知,她是被一只豹子給咬死的。在此后的幾個月內,村里又有兩個孩子被同一只豹子咬死了,當地學校甚至停課了好幾周,直到這只豹子被擊斃。
北阿坎德邦林業部門認為北阿坎德邦境內有3100只豹子,但大部分野生動物學家都認為這個數量過于低估了,光是2024年,北阿坎德邦共有137人遭到豹子襲擊,其中15人死亡。
北阿坎德邦特里森林區負責人普尼特·托馬爾表示,保護工作很成功,豹子的數量有所增加,不過豹子襲擊事件也增加了,2020年的豹子襲擊事件每年差不多75起,而如今攀升到了125起。
豹子或老虎咬死或咬傷人后,林業部門通常會向受害者家屬支付40萬盧比的賠償金,折合人民幣差不多35000元。但就安基特的情況而言,這筆錢根本不夠支付他的醫療費用。他的家人表示,他們已經負債累累,無力承擔醫生建議的后續手術費用。其他人也表示,在支付受傷家人的醫療費用方面也遇到了類似的困難。
居民不敢出門
非政府組織“社會主義人民陣線”自成立初期就致力于維護“農民和森林居民”的權益。組織負責人馬尼什·庫馬爾(Manish Kumar)表示,他們組織并不反對老虎的保護工作,也承認相關部門確實取得了成績,但是他們組織反對以犧牲人類生命為代價來保護老虎的做法。
他表示每次反饋信息,那些林業局的人就會說什么“和諧共存”,然而那是不可能的,老虎餓了就會襲擊人。他對此提出了建議,認為應該評估虎豹的領地需求,確定北阿坎德邦能容納的虎豹的數量,現在的情況應該是該邦容納虎豹超過上限了,這種情況下,應該進行“平衡狩獵”,將其種群數量降至可持續的水平,而不是無底線的不斷增加數量。
然而,更多的野生動物學者和政府官員都認為,還是應該實現人類與野生動物的“和諧共存”。印度政府于2023年發布的《緩解人豹沖突指南》,為居民提供了很多預防襲擊的方案。很多民間組織也在想辦法降低豹子襲擊事件,比如非營利組織Titli Trust,該組織的創始人桑杰·松迪(Sanjay Sondhi)認為,既不能消滅豹子,也不能消滅人類,解決方案是共存。該組織表示他們在幾個村莊開展了預防豹襲擊的課程,使得襲擊事件實際上下降了75%。
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C·拉梅什(C. Ramesh)表示,北阿坎德邦特的居民對于與野生動物共享空間有著一定的容忍度,但因為襲擊事件的頻發,這種容忍度已經下降了。
當地居民表示,現在的所有人都不敢出門了,他們每天都能聽到大型貓科動物的咆哮聲。就像是某種規則怪談一樣,從下午的4點到隔天早上的9點,根本就沒有會出門了。甚至當地的林業部門表示,在這個時間段內如果被虎豹襲擊了,林業部門概不負責。
然而就算是這段時間不出門,其他時間的虎豹襲擊事件也并不是真的就不會出現??埔晾宓?歲兒童的阿拉夫·辛格,他只是穿過自家的院子,在這個期間,他就被豹子襲擊致死了;8歲的西婭在離家僅幾米的地方被豹子拖進森林;19歲的尼基塔·夏爾馬在自家田地割草被老虎咬死……
當地人沒辦法搬走,他們不得不持續面對恐懼。他們甚至連出門干農活都不敢了,原本就拮據的生活更是大打折扣。
為何襲擊頻發?
喬伊·胡基爾(Joy Hukil)在過去的十多年內已經射殺了47只豹子,這些豹子都是屢次襲擊人類以至于被政府下令射殺的。他表示現在的沖突比過去更多了,這是因為它們在森林中的天然獵物數量已經減少。一旦豹子殺死了人并吃掉了尸體,人類就成了它們的菜單上的組成部分。
有些說法認為,豹子會將人誤認為其他的動物,對此胡基爾表示質疑,他說豹子的視力和嗅覺都很出眾,它們知道自己準備襲擊什么。
獵物減少可能是一部分的原因,但目前沒有數據證實這個說法。就算獵物充足,虎豹也可能會走出森林尋找畢竟容易狩獵的獵物,可能是牛和狗,也可能是人類。
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的拉梅什博士說:“雖然虎豹通常會避免與人類接觸,但當它們習慣了人類的存在,它們就不會躲避人類。當虎豹可以了解到人類沒有自衛能力,人類很容易被獵殺,它們就可能持續襲擊人類?!?/p>
與這些人的說法不同,當地的林業部門官員在接受采訪時候都表示,這些貓科動物都不是故意狩獵人類的,它們只是被人驚嚇,或者認錯了物種,所以才襲擊人類的。
“豹子可不想害死任何孩子,”巴格什瓦爾地區的分區林業官員德魯夫·馬托利亞在電話采訪中說道。
看來當地的林業部門確實將動物看得比人類重要,這也許算是他們的政績。
痛苦的老百姓
北阿坎德邦的大部分地區,人們為了躲避虎豹襲擊、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學校和更好的醫療保健而離開偏遠地區,他們曾經的田地如今雜草叢生。這而些田地位于人類居住區和森林之間,正是人類與野生動物棲息地之間至關重要的緩沖區。
當田地被廢棄后,雜草叢生,土壤松動,這些曾經緩沖區就消失了,襲擊事件變得更加可能發生,而一旦發生,更多的人會出于恐懼而搬走。惡性循環就此形成。
雖然大家都知道要盡量跟野生動物共存,但是也得考慮當地人面臨的恐懼。當地人表示,那些其他地區的人只會不痛不癢的提出一些建議,但是當地人每天都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
“哪怕把全世界上的老虎都放到北阿坎德邦,我們也覺得沒問題!但拜托也要保護我們,”安基特的父親蘇拉杰說,“如果老虎很重要,那么我們人類也同樣重要?!?/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