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變戰場?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來了,本應是充滿歡聲笑語的節日,卻因一位“全副武裝”的“瑞麗戰神”變了味。
這名男子身穿黑衣,頭戴著頭盔,手里拿著高壓水槍,身后背著一大桶水,逢人就呲,引發一片混亂,沒過一會,一群人拿著自己的普通水槍對著這位“瑞麗戰神”一頓輸出。
沒想到,這位“戰神”竟然惱羞成怒,對著一名路人直接上手攻擊,此事一出,很多網友都認為他雙標玩不起!
事后,他進行了相應解釋,可這個解釋卻顯得蒼白無力,網友們不僅不買賬,反而再次質疑他“玩不起就別玩”...
這起事件引發了網友對潑水節安全和文明的熱議,也讓人反思:節日狂歡的邊界在哪里?
瑞麗潑水節上的“高壓水槍”風波
潑水節最早可追溯至古印度宗教儀式,與公元前5世紀印度婆羅門教的“浴佛”傳統相關,也有研究認為,潑水節起源于波斯(今伊朗)的“潑寒胡戲”,后經印度、緬甸等地傳播至中國云南。
這一習俗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傳入傣族地區,并與當地文化融合,形成兼具宗教與民俗特色的節日。
除傣族外,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云南少數民族也共同慶祝潑水節,活動形式包括劃龍舟、趕擺、放孔明燈等,展現多民族文化交融。
如今,每年的潑水節都吸引很多人前往,可以說,潑水節不僅是傳統節慶,更成為云南文旅的重要名片,吸引游客體驗民族風情,促進文化交流與經濟復蘇。
今年的潑水節也已經悄然來臨,有的地方仍在繼續,比如西雙版納的活動是4月14日到16日,但有的地方潑水節已經結束,就比如云南瑞麗。
今年瑞麗的潑水節時間為4月12日到4月14日,熱鬧是真熱鬧,但一件不愉快的事兒也讓人印象深刻。
節日那天,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穿著單薄,拿著水槍互相潑水,在潑水節中,被潑水越多,象征著該年也越幸福。
可正當人們玩得正高興,突然,一個全副武裝的男子出現了,只見他帶著高壓水槍上陣,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見到人他就噴,水柱四處亂掃,很多人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有人站在車上,沒有地方跑,他就對著人一頓噴,有人看到他這種裝備遠離他,他直接追過去噴,甚至連路邊的狗過去都難逃一噴。
其實,人們也秉著玩的態度沒有去管他,但他竟完全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問題,依然故我地繼續噴水,一副“我玩得高興就行”的樣子。
看到這,幾個人眼睛一對,就懂什么意思了,沒過一會兒,他們便將該男子圍住,歡笑著用普通的水槍一起呲他。
其中,在這一群人中,有兩個人物,我們就稱A和B,A選擇去把該男子的頭盔摘掉,但這卻引起男子的憤怒,轉身去打A,但A卻跑了,男子錯認成B打的他。
于是,男子便朝著B揮拳頭,但這地太滑,自己反而摔了個屁股墩兒,剛才還耀武揚威的“戰神”,這會兒狼狽地躺在地上,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不過,有人將這個視頻發到了網上,引起很多網友的質疑,該男子的高壓水槍打在人身上是有撕裂感的,這不顯然就是在玩命呢?
還有人說該男子真的太自我為是,只準自己呲別人,不準別人呲他?還打人。
“戰神”的解釋與眾怒
事情還沒完,這位“戰神”事后在網上發視頻,,說是要澄清“真相”,他先道了個歉,稱自己的頭盔在被人掀起來的時候,繩子勒到自己的脖子,這才大打出手。
隨后,他指出自己為了潑水節做出了哪些努力,他也做好了噴別人以及被別人潑的準備,不過,在別人噴他的時候,很多人都對他后背的裝備進行攻擊。
這些其實都沒有讓他生氣,真正讓他生氣的還是掀頭盔這件事,結果,他的解釋非但沒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同情,反而引來了更多批評。
很多網友覺得,不管他怎么解釋,都不能改變他用高壓水槍攻擊別人的事實,潑水節是互相潑水玩樂,不是用危險的工具傷人,高壓水槍威力很大,噴到眼睛可不是鬧著玩的。
還有人指出,他的邏輯有問題,他準備裝備是為了自己玩得開心,但這不代表他可以不顧別人的安全和感受,他預料到會被潑水,卻不接受別人碰他的裝備,這種雙標也讓人難以接受。
有人說:“潑水節是大家的節日,不是你一個人的戰場,你全副武裝,拿著高壓水槍,別人當然會覺得你有攻擊性,會防著你,既然你選擇了用高壓水槍,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而不是抱怨別人對你不公平。”
也有人質疑他“玩不起”,既然怕被潑,干嘛還要參加潑水節?別人都穿著夏裝享受潑水的樂趣,他卻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還帶著攻擊性武器,這本身就和潑水節的歡樂氣氛不協調。
更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精心準備也好,時間精力投入也罷,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潑水節的初衷是祈福,是歡樂,不是為了炫耀裝備,更不是為了制造沖突。”
安全與文明,才是節日的底色
這件事也引發了大家對節日活動中安全和文明的思考,的確,現如今,很多當地人指出潑水節似乎變了味兒,以前在西雙版納或者瑞麗參加潑水節的時候,人們都是拿著小盆小桶用手潑。
可后來,隨著潑水節的影響大了,很多外地人紛紛在潑水節期間來玩,一些商家也開始拿潑水節當噱頭。
從原先的小盆小桶變成了水槍、噴壺等自動噴水工具,使用高壓水槍、水氣球等工具導致眼睛受傷案例層出不窮。
而且有些人也開始了某些“流氓行為”,使得原本是一個祝福、快樂的隆重節日尹然變了味兒。
部分參與者用高壓水槍攻擊女性、撕扯女性雨衣,對落單女性圍追堵截,嚴重損害節日文化內涵。
怎么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保證活動的安全,避免類似的沖突,是值得我們好好想想的問題。
尊重別人,換位思考,才是構建和諧節日氛圍的關鍵,這件事或許能給以后參加潑水節的人提個醒:享受節日樂趣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尊重別人,共同維護一個文明、和諧的節日環境。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