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中國今起正式加入《協定》!意味著什么?這場發布會講明白了→

0
分享至


農業農村部于2025年4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和全球打擊非法捕撈制度體系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丁斌: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目前,大家所在的是農業農村部新的新聞發布廳,發布廳位于全國農業展覽館,也是中國農業博物館。館內的展陳非常豐富,記者朋友們可以在會后駐足參觀,近距離感受現代農業發展的日新月異,以及中華農耕文明的生生不息。今后我們部的新聞發布會將在這里舉行。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中國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有關情況。我們邀請到了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先生、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孫海文先生;農業農村部漁業保障中心主任劉忠松先生;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羅軼先生。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我是農業農村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廳副主任丁斌。

首先,請劉新中先生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我也是第一次在這個新的發布廳來發布有關情況。

大家好!《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就是FAO牽頭制定,旨在通過有效實施港口國措施,阻止非法捕撈的漁獲物經由港口進入國際國內市場,確保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的長期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于2009年11月22日在羅馬締結,并于2016年6月5日生效,截至昨天為止,共有81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了《協定》。《協定》是一個時期以來在全球漁業治理、打擊非法捕撈方面最重要的國際文書,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中國始終高度關注《協定》有關進展,積極推進加入《協定》,認真做好《協定》加入準備工作。一是開展《協定》研究。自2020年起,農業農村部會同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移民局等相關部門就《協定》加入和履約事宜開展多次集中研討和會商,開展港口實地調研,組織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研究內容和加入程序,跟蹤《協定》進展情況。二是熟悉國際規則。派員參加FAO組織的《協定》信息交流技術工作組、戰略特設工作組、亞洲區域協調會等會議和國際檢查培訓班,就《協定》信息交流系統建設情況、區域實施計劃等與各國進行交流,進一步了解《協定》具體規定和要求。三是積累執法經驗。將中國加入的相關區域漁業管理組織公布的非法、報告和不管制漁船名單通報國內各港口,拒絕此類漁船進入中國港口以及卸貨、補給、加油等活動,對于進入國外的我國漁船,我們均要求按照相關國際和有關國家法律接受并配合有關國家依法開展港口檢查。此外,配合南極海洋生物養護資源委員會成功處置了一艘外國籍漁船非法轉載南極犬牙魚案件,為實施港口國措施積累重要經驗。這個案例我曾經也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發布過,這個案件把漁獲物進行了拍賣,把所有的拍賣和收入全部捐給了南極資源委員會。

今天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經過多年準備和審慎評估,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決定加入《協定》,并于2025年3月17日向FAO總干事遞交加入書。《協定》于我遞交加入書30天后,也就是今天,2025年4月16日對中國正式生效。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維護國際漁業秩序的重要舉措,標志著中國在持續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等方面又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海洋與人類生存發展息息相關,漁業可持續發展對完善全球海洋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世界漁業大國,也是負責任的漁業國家,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持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致力于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漁業資源,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

非法捕撈不但破壞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系統平衡,還影響合法漁業生產秩序,甚至損害合法漁民權益,打擊非法捕撈是保護魚類種群資源、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維護漁業生產秩序、保障合法漁民生計的重要措施。在打擊非法捕撈問題上,我們一貫堅持不姑息、零容忍。長期以來,為打擊非法捕撈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對接國際漁業管理規則,逐步形成以《漁業法》為核心,《漁業捕撈許可管理規定》《遠洋漁業管理規定》等法規規章為配套的法治體系,增加漁船監管和處罰內容,加大非法捕撈處罰力度,保護傳統漁民生產生活。二是不斷提高治理水平。中國根據相關漁業合作協議或安排,與周邊國家積極開展邊境水域執法合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相關國際法,積極行使開發利用公海漁業資源的權利,全面履行相關資源養護和管理義務。三是嚴厲處罰違規行為。建立多部門海上執法協作機制,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連續實施“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執法行動,持續加大對涉漁“三無”船舶的清理取締力度。規范發展遠洋漁業發布公海作業遠洋漁船白名單,提高透明度。四是持續推進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多邊漁業治理,接受WTO《漁業補貼協定》,加入多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積極履行市場國義務,對相關水產品實施進出口合法性認證,嚴格實施水產品進出口監管,支持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和最不發達國家,大力發展漁業和社區經濟,與歐盟、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重要漁業國家和地區開展機制性的對話交流,就打擊非法捕撈開展合作。

當前,全球海洋治理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履行港口國義務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堅決打擊非法捕撈的決心和信心。中國將以此為契機,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國際漁業秩序,推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多樣性,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助力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丁斌:

謝謝劉新中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先通報自己所在新聞機構。

封面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協定》是全球漁業治理的重要國際文書,想請問加入《協定》在打擊非法捕撈活動、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方面有什么作用?加入《協定》是否意味著我國在漁業管理方面將會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對于中國漁業高質量發展具有哪些重要意義?謝謝!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謝謝提問。

打擊非法捕撈是養護資源最重要的措施。如何才能有效打擊非法捕撈?一直以來,全球都在研究好辦法,有的是執法,有的是處罰。但是,通過港口制約、打擊、治理非法捕撈應該是個很好的措施。所有的漁獲物不論是什么方式,它都要上岸,都要進行銷售,港口是唯一的途徑。所以,通過港口措施實施打擊非法捕撈是我們公認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這個《協定》就起了這個作用。

中國加入《協定》意味著我們在漁業管理方面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第一,從我們國家的港口上岸的或者進港的漁船我們要按照《協定》規定的措施實施監管。《協定》共十部分、三十七條,一是入港信息查證。港口國應指定并公布船舶可以進入的港口,要求船舶入港前通報信息,對通報信息進行查證。二是船舶進港管理。港口國根據船舶通報信息查證情況,做出準入或拒絕其入港的決定,拒絕從事非法捕撈活動的船舶入港或使用港口服務。三是船舶進港檢查。港口國按照相關標準程序和內容等對進入港口的船舶及船上漁獲物等按一定比例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發送船旗國。四是船旗國監管。船旗國應與港口國合作,如收到港口檢查報告,表明懸掛其國旗的船舶從事非法捕撈應立即全面調查,按照其法律法規采取執法行動。

第二,作為船旗國,我們的漁船要進入到別的國家或者是經濟體,要上岸、卸貨、交易,那么我們也要要求我們的漁船,培訓教育我們的漁船,服從《協定》的規定,接受相關檢查。

第三,我們加入了這個《協定》,我們就成為了這個《協定》的締約方,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參與《協定》的完善、提升、普及和執行。

加入《協定》符合我國的基本立場,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我們深入參與國際漁業治理,強化責任大國擔當。《協定》是漁業領域多邊主義的重要實踐成果,加入《協定》體現了中國堅定維護國際漁業秩序的大國擔當。中國將更深層次參與全球漁業治理,推動完善治理規則,強化國際執法合作,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推動構建命運共同體。二是有利于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協定》旨在充分發揮港口作用,推動港口國、船旗國、沿岸國和市場國等多國協同,實現港口互聯,逐步構建使用于船舶的全面監管、漁獲流通全程追溯、非法行為全面圍堵的管理格局,形成打擊非法捕撈的國際合作的合力,避免任何一個港口成為其他國家非法漁船的方便港,確保漁業資源的長期和持續利用。三是有利于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加強港口管理是阻斷非法漁獲物流通和遏制非法捕撈的關鍵節點,更是打擊非法捕撈的重要防線。加入《協定》有助于推動完善多部門協作配合機制,促進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有效提升依港管船、依港管人、依港管漁獲等能力,全鏈條打擊非法捕撈的運銷活動,促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和規范發展。對中國來說就是有很多部門要參與這個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四是有利于推動產業現代化,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協定》對履行船旗國義務提出新的要求,中國將嚴格依照《協定》規定,面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際,面向國際制度規則要求,要求進入他國港口涉漁船舶遵守相關規定,合法合規作業,以外促內,推動產業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方式的變革,促進涉外漁業規范可持續發展,同時推動國內漁業治理走向現代化。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漁業治理,致力于推動漁業尤其是公海漁業的可持續發展。請具體介紹一下中國在這些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這個問題請孫海文副局長回答。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 孫海文: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提問!

中國一貫重視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相關國際法,我們深入參與了聯合框架下的多邊漁業治理和區域漁業管理。依照國際法積極行使開發利用公海漁業資源的權利,同時我們積極地履行相關資源養護和管理的國際義務。近年來,我們也實施了公海自主休漁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強化漁業資源養護,推進漁業資源長期可持續利用,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不斷完善遠洋漁業立法。從2000年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建立了公海捕撈許可制度。2003年,中國農業農村部制定了《遠洋漁業管理規定》,并且在2020年進行了全面修訂,進一步加強遠洋漁業監管制度。通過完善立法,中國全面建立了公海捕撈許可、遠洋漁業項目審批、遠洋漁業企業資格認定與年審、遠洋漁船船位監測、捕撈日志、生產報告、觀察員、漁獲物合法證明書、公海漁獲裝載監管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二是嚴格控制遠洋漁業的規模。2024年,中國擁有經批準的遠洋漁業企業167家,遠洋作業漁船2470余艘,作業區域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和南極海域,以及相關合作國家的管轄海域,年產量大概在219萬噸。根據我們控制遠洋漁業規模的政策,在“十四五”期間以及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的遠洋漁業企業和船隊的規模還將保持總體穩定。

三是不斷提高國際履約水平。中國加入了8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每年印發履約指導文件,嚴格按照這些區域漁業管理組織的要求切實履行成員義務,履約成績在這些組織當中都是位居前列。從2020年開始建立了遠洋漁業企業的履約評價機制,對所有遠洋漁業企業及其所屬漁船的履約情況進行量化評定,促進這些企業的規范管理和履約能力提升。同時,我們堅持對遠洋漁船違規行為零容忍,對相關國家、國際組織提供的有關中國籍遠洋漁船涉嫌違規的線索我們都認真予以調查處理,經過調查核實的違規企業和漁船予以嚴厲處罰。中方積極支持配合國際社會打擊非法捕撈活動的各項努力,特別是從2020年以來,中國每年派遣執法船,也就是中國海警船赴北太平洋公海開展執法檢查登臨檢查,在履行國際義務的同時也為打擊非法捕撈做出中國的貢獻。

四是統籌推進資源養護利用。我們從2020年開始連續五年在部分公海海域自主實施公海休漁,并且對休漁的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監管,通過我們船位監測系統,確保所有漁船在休漁期間從休漁區全部撤出,不得擅自進入。同時,中國積極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實施重要魚類種群的監測評估,確保魚類種群的養護和可持續利用。我們還發布了《關于加強海洋哺乳動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海洋漁業鯊魚資源養護的通知》,通過這些措施來加強遠洋漁業重要物種資源的保護。

可持續發展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要求,遠洋漁業的規范管理也永遠在路上。我們將持續加強遠洋漁業的規范管理,促進遠洋漁業的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助力推動全球漁業資源的長期科學養護和可持續利用。

謝謝!

央視農業農村頻道:

全球漁業治理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目前全球社會在國際漁業治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的制度和規則?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這個問題請上海海洋大學羅軼副校長做專家解讀。


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 羅軼: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全球漁業治理的框架體系主要是由《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系列法律文書構成。《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奠定了國際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聚焦沿海國專屬經濟區和公海漁業,以船旗國和沿海國為主要治理主體。其它全球層面法律文書包括《聯合國魚類種群協定》、《促進公海漁船遵守國際養護和管理措施的協定》等公約協定,區域層面的法律文書包括《養護大西洋金槍魚國際公約》、《建立印度洋金槍魚委員會的協定》等公約協定。

近十多年來,全球漁業的治理呈現了新的格局和新的特點。港口國和市場國的功能日益突出,各類專門性政府間組織積極參與其中。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新國際法律文書從傳統上直接以資源環境為規范對象,向間接性、多要素發展,越來越多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例如,我們今天發布會談及的糧農組織的《港口國措施協定》,這個《協定》旨在阻止非法捕撈的漁獲經由港口進入國際國內市場。當然,還有世貿組織的《漁業補貼協定》,這個協定主要是禁止助長非法捕魚、過度捕撈的過剩產能的漁業補貼。同時,國際海事組織的《開普敦協定》重在保障漁船的航行作業安全,國際勞工組織的《漁業工作公約》聚焦了漁民船上的生產生活權益,聯合國《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聚焦了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除此之外,氣候變化、塑料污染、漁船拆解等問題也逐步成為國際社會的關注焦點。我國積極參與并推動構建更加合理的全球漁業治理體系,正如剛剛海文局長介紹的情況,中國深度參與了多項國際法律文書的制修訂談判,下一步中國將繼續加強全球漁業治理合作,為促進和提升全球漁業治理水平貢獻中國力量。謝謝!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根據《協定》要求,締約方在《協定》實施過程應當保障外國船舶權益。對此,中國是否有相關舉措?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這個問題請農業農村部漁政管理中心主任劉忠松回答。


農業農村部漁業保障中心主任 劉忠松: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涉漁外籍船舶的合法權益。一是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不斷優化檢查流程,提升檢查效能,盡可能避免對涉漁外國籍船舶造成不合理延誤或影響漁獲物品質,為企業創造良好營商環境。二是開展專業執法檢查。配備具備相應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工作經驗的專業執法隊伍,加強設施裝備建設,充分運用遠程監控、智能識別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推動港口監管向科學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避免干擾涉漁外籍船舶的合法活動。三是保障船舶及船員安全。允許涉漁外籍船舶出于不可抗力或遇險原因進入港口,視情為遇險和遇難人員船舶提供援助,妥善處理涉及船舶安全或船員生命健康的安全事件。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請問中國在加入和實施《協定》方面做出了哪些制度準備?能否介紹一下相關立法或政策進展?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謝謝提問,這個問題很專業。實事求是講,我們在是否加入或者開始準備加入的時候,我們更多的精力或者注意力放在評估我們中國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能不能有效地執行或者履行這個《協定》的條款。在這個事情上,我們過去在做,下一步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最核心的方面就是你剛剛說的法律法規。因為所有政策都要有法律法規的支撐。我們正在積極推動《漁業法》的修訂。2024年10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修訂草案)》經國務院常務會審議通過。修訂草案充分考慮了《協定》的有關要求,增加了與《協定》相銜接的內容,為依法采取港口國措施提供了法律支撐和保障。一是外國籍漁業船舶以及裝載漁獲物的相關船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裝卸漁獲物,應當經國務院批準的港口停泊,并按有關規定接受口岸檢疫、檢查。二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條約、協定的規定被認定為從事非法捕撈活動的外國籍船舶,不得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三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條約、協定的規定,被認定為從事非法捕撈活動的外國籍漁業船舶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的,可以沒收其漁獲物、違法所得和漁具,并處罰款,責令其離開或者將其驅逐。目前,我部正在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對修訂草案進一步修改完善,爭取推動新修訂的《漁業法》早日出臺,為《協定》履約提供國內的法律依據。與此同時,我們正在做政策準備工作,聯合相關部門一起研究出臺《協定》執行的相關文件,做好履約相關工作。謝謝!

中國三農發布記者:

根據《協定》規定,締約方在外籍船舶進港環節就需要履行《協定》相關義務,請簡單介紹中國在這方面的具體做法,外籍船舶進港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請上海海洋大學羅軼副校長回答。

上海海洋大學副校長 羅軼:

感謝您的問題。作為締約方,中國將按照《協定》的規定嚴格實施港口準入,我從三方面做介紹。

第一方面是指定檢查港口名單。根據《協定》要求,中國將根據涉漁外籍船舶停靠需求與我國港口分布等情況,合理選定具備開放條件的港口作為指定港口。我們將公布指定港口的名單,同時將相關信息通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其他締約方。

第二方面是明確船舶管控范圍。中國嚴格按照《協定》要求,將進入或意圖進入我國港口的外籍漁業船舶以及裝載漁獲物的外籍船舶納入檢查范圍,為從事非法捕撈活動、為生存從事手工捕魚的鄰國船舶,以及未裝運漁獲或裝運曾攜載過漁獲的集裝箱船舶不在檢查范圍。

第三方面是嚴格開展進港審查。涉漁外籍船舶應于預計抵達港口7日前通過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提前通報船舶信息、停靠時間、捕撈授權、漁獲物信息等。航程不足7日的在駛離上一港口時通報。謝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隨著全球漁業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如何協調國際漁業生產需求與國際漁業保護責任之間的關系?促進我國漁業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這個問題請孫海文副局長回答。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 孫海文: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問題很好。

我們知道,漁業作為食物生產的產業,對全球糧食和營養安全,以及沿海各國、沿海地區人民的生活生產具有重要作用,打擊非法捕撈是為了更好發展。中國高度重視全球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一直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國際漁業合作,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造福沿海地區人民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以更加開放合作的態度,積極參與全球區域和雙邊漁業合作。目前中國與亞洲、非洲、拉美等有關國家簽署了20多項雙邊漁業合作協議,與40多個國家開展政府間或者民間的合作。我們加入了8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還參加了30多個涉漁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漁業和可持續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深化周邊漁業合作。我們與周邊國家積極開展雙邊交流,推進合作,維護我們周邊海域漁業生產的秩序。認真執行《中韓漁業協定》,推進中日、中越漁業合作,與俄羅斯等周邊鄰國開展邊境水域的漁政聯合執法。與韓國、越南、老撾等開展聯合的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共同養護周邊區域的漁業資源。我們還與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等南海周邊國家開展海洋牧場、海藻養殖等務實的“小而美”的合作項目,帶動當地漁民生產生活,推動當地漁業發展。

二是鞏固雙邊漁業合作。根據農業走出去的需要,加強與歐、美、澳、新等重點漁業國家的合作,建立打擊非法捕撈的工作組,開展漁業對話,定期交流各自漁業政策,交換對國際漁業治理的看法和意見,加強溝通和增進理解互信。我們還與東南亞、拉美、非洲這些國家開展了水產養殖、加工等漁業全產業鏈的合作。通過提升當地的漁業基礎設施水平和漁民的技能來促進當地就業和漁業發展。

三是積極參與全球漁業治理。剛才羅校長也提到了。我們參與了多個區域漁業組織,參加了多個國際涉漁組織的活動。近年來我們在主場也連續舉辦了全球水產養殖大會、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合作發展論壇,我們還組織駐華外國使節來看中國漁業等主場漁業對外交流活動。近期,經國務院批準,我們正式加入《協定》,我們還參與了世界貿易組織《漁業補貼協定》的談判,推動建立形成公平合理國際漁業治理機制。我們積極參與各個區域組織關于制定養護管理措施、開展漁業資源調查評估、制定科學的養護機制的談判、磋商,提出我們的中國方案,加強與區域組織各個成員的合作,提升我們在這些區域組織的履約水平。這是我們總體上近年來為了促進我們國內漁業發展和國際漁業治理的需求而采取的一些工作。

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推進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我們會采取更多措施來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治理,作出我們中國的貢獻。謝謝!

科技日報記者:

對進港船舶的檢查違規處置等是《協定》的重點環節,農業農村部已制定或計劃推出哪些監管措施?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請農業農村部漁政保障中心劉忠松主任回答。

農業農村部漁業保障中心主任 劉忠松:

對于進入中國港口的涉漁外籍船舶,中國將根據《協定》要求,按規定程序,以公開、透明、無歧視原則開展港口檢查,主要措施包括三點:一是抽檢進港船舶。按比例對允許進港的涉漁外籍船舶進行抽檢,重點檢查范圍包括:曾被其他港口拒絕進港或拒絕提供港口服務、有關國家和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請求檢查以及有證據證明涉嫌從事非法漁業活動的船舶等。二是開展嚴格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船舶所有相關區域、漁獲物、漁具、設備以及相關證明材料。重點核查船上漁獲物的種類、數量、來源,船舶相關許可證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等。三是處置違規船舶。對擅自進入我國港口的涉漁外籍船舶進行處罰,并責令其離開或者將其驅逐。對經查無法提供有效船舶證書、捕撈許可、裝運許可及其他證明作業合法性的資料,或相關證明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或有證據表明從事非法捕撈活動的在港涉漁外籍船舶,不為其提供加油、補給、維修和進塢服務,不允許其開展卸載、轉運、包裝、加工漁獲物等活動。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丁斌:

下面是最后一個問題。

中國農村雜志社中國農村網:

想請問在具體的實施層面,中國還做了哪些準備來確保《協定》能夠得到有效實施?之后是否會開展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 劉新中:

謝謝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協定》實施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不僅考驗我們的法規制度和政策基礎,也對跨部門的協調、監督執法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由于港口監管涉及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海關、移民管理等多個部門職能,需要多部門通力協調,實行共同管理。在全球范圍內,《協定》執行的難點恰恰在于多部門協調協作。為了確保這個工作,我們建立了協調機制。在中央層面,由農業農村部、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司局共同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工作會商,研究工作重點,指導地方落實各項工作任務,通報評估《協定》落實情況,及時解決實際問題。在地方層面,要求各地逐步建立漁業漁政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作機制,協商解決信息查證、船舶檢查、港口管控等相關問題。

下一步,我們還會持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協定》能夠真正落地實施。一是要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我部每年都要制定至少十個左右的中國漁政亮劍專項執法重點任務,包括十年禁漁、海洋伏季休漁等。今年我們把實施《港口國措施協定》這項工作也列為專項行動,部署做好涉漁外國籍船舶的監督檢查工作。近日,我部將會同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移民管理局,指導地方漁政、海事、海關和邊檢機構,對進入我國港口的涉漁外國籍船舶進行登船檢查,實質性啟動《協定》履約工作。二是提升《協定》履約能力。近期,我們將舉辦面向漁業漁政、工業和信息化、交通運輸、海事、海關、移民管理等部門工作人員的執法能力培訓。同時計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舉辦國際研討會,交流《協定》執行情況和履約經驗,進一步提升履約能力。三是組織專家團隊。統籌相關高校和直屬事業單位相關力量,協調開展信息通報和交換,參加《協定》的審查、評估及后續規則談判,為《協定》實施提供法律、技術等支撐保障。

當然,因為我們剛加入《協定》,可能還會遇到一些不確定因素,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各部門通力配合,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堅定的決心和信心,就一定能把《協定》執行好,真正樹立起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中國的漁業發展作出貢獻。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丁斌:

今天新聞發布會結束,感謝各位媒體對農業農村部工作大力支持,感謝劉新中先生、孫海文先生、劉忠松先生、羅軼先生的出席。謝謝大家!

原標題:農業農村部就中國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監制:盧靜 編輯:李憶寧 圖片:胡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農民日報 incentive-icons
農民日報
最新鮮、最全面的三農資訊
13198文章數 20520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航空| 安龙县| 阳东县| 白沙| 东光县| 大连市| 区。| 谢通门县| 北安市| 甘德县| 白城市| 乐至县| 二连浩特市| 福清市| 林甸县| 常州市| 会宁县| 太康县| 保德县| 太和县| 屏东市| 呼和浩特市| 法库县| 台东县| 敦化市| 邹城市| 溆浦县| 讷河市| 临湘市| 纳雍县| 金湖县| 抚松县| 阿合奇县| 正安县| 孟津县| 商都县| 集贤县| 遵义县| 监利县| 绥化市|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