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當晚,“金色名片輝耀平安北京”——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揭曉儀式在北京衛視播出,人民日報客戶端、北京日報、中國警察網、北京時間APP等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400余萬網友在線觀看,互動量達138萬次,“這就是最美警察最真實的樣子”“致敬北京最美警察”話題24小時閱讀量累計超3億。
北京市公安局自2016年聯合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共同開展了“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以來,始終秉持守正創新、拓面提質的工作原則,加大選樹力度、創新宣傳模式,構建起上下聯動、條塊結合、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讓主題活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強大的引領力、持續的吸引力和廣泛的影響力,已經成為廣大民警輔警最為關注、社會廣泛好評的首都公安典型宣傳品牌。
“最美警察”在平凡堅守中展現力量
“有一種美叫風雨不歸,有一種美叫英勇無畏,有一種美叫平凡至偉,有一種美叫今生無悔。”正如“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主題曲唱到的那樣,十年來,脫穎而出的214位優秀民警和輔警,從不同維度展現了“最美警察”之美,全方位詮釋了“忠誠、為民、法治、首善、英雄、擔當、創新、奉獻”的新時代首都公安精神,持續擦亮忠誠、平安、法治、智慧、隊伍“五張金名片”。
在府右街紅墻外,2022“北京榜樣·最美警察”、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中隊長劉建新已經在這里值守了20年,7300多個日夜,劉建新和他的戰友們最近距離保障了一次次重大國事活動的絕對安全,幫助過無以計數的過往群眾。2024年,劉建新當選全國“最美基層民警”。在發布儀式現場,他眼中滿含堅定地講道:“‘忠誠’二字,對于府右街派出所的民警們來說,是紅墻外寒冬酷暑、櫛風沐雨的堅守,是群眾有需要就第一個沖上去的自覺,更是用歲月和行動賡續的精神!”
在豐臺區玉林里,2020“北京榜樣·最美警察”、豐臺分局右安門派出所社區民警、“穿警服副書記”傅天雷總是特別忙,他每天要在45個居民群里推送反詐提示、收集社情民意、解答群眾疑問,要帶領“微光志愿團隊”為轄區群眾解決各種困難,還要和社區黨員干部一道想方設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對于傅天雷來說,說多少話、跑多少路、受多少累不重要,重要的是守護好轄區的平安,解決好每一件“民生小事”,讓百姓在玉林里生活的安心舒心,兌現從警時鄭重許下的“為民”承諾。
在經濟犯罪案件接報案中心,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經濟刑法學博士項倩,正在組織完善相關工作機制的落地落實,她用所學為接報案服務總結制定了1000余項判定規則,報案人員可根據接報案中心“便民服務終端”上的提示,點擊相應選項,在現場就能獲取專業指導意見;她參與建立由公益律師、人民調解員等專業力量組成的接報案中心工作室,為前來報案的群眾提供面對面法律咨詢。讓法治有力量、更有溫度,就是以項倩為代表的首都公安法制人的共同追求。
在延慶海陀山上,2021“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延慶分局張山營派出所民警吳月云,望著“雪游龍”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回憶起自己在這片山脊上堅守的那700多天。從場館選址到場館建設,從籌備賽事到成功舉辦,這個扎根偏遠山村近40年的老民警,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對首善標準的堅持,圓滿完成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重要賽事的安全保障任務,為自己的從警生涯、為北京實現“雙奧”夢想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朝陽三里屯,2023“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朝陽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隊副支隊長張昊,正帶隊在太古里商業區執勤。一片繁華和歲月靜好的背后,這位僅用0.4秒救下天臺輕生者的特警,曾經無數次用智慧、勇氣和過硬的技戰術能力,克服了極端困難,經歷了生死考驗,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枚枚獎章的背后,彰顯了新時代首都特警“沖得上、打得贏”的英雄氣魄。
在人頭涌動的繁華街市,2017“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曾經在《我是演說家》舞臺上講述便衣警察故事的小王,如今將更多的目光從打擊街頭扒竊轉向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新型違法犯罪。2024年,他帶領團隊針對一系列群眾反映集中的新型詐騙案件開展打擊,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在小王的身上,始終都能感受到那份為了人民安寧而奮勇前行的擔當!
在一處交通事故現場,2023“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交管局事故鑒定專家張雷正在運用自己研發的新技術,對事故現場進行快速、高效的勘查,這項技術創新曾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依托視頻圖像鑒定車輛行駛速度,到利用3D技術還原事故發生過程,張雷創新研發了多項技術成果、制定了16項行業標準。這位清華大學博士后堅信,創新和實踐就是將科技與智慧轉化為新質戰斗力的最強動力,他要為此奮斗終身!
在距離市區95公里外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3“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森林公安分局松山派出所民警李東升已經在這里守護了29個春夏秋冬。他憑著一雙“鐵腳板”,巡遍了松山6000余公頃的林地,這里的每一個區域、每一株樹木他都如數家珍,他把青春和歲月奉獻給了首都的綠水青山,把對這片山林和事業的熱愛都注入到了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當中。
在“最美警察”的示范帶動下,首都公安機關各部門、各單位共創建“最美警察”子品牌38個。在他們中間,有立足“正陽門下、金水橋邊”特殊區情區位,選樹宣傳一批守護首都功能核心區安全穩定的東城分局子品牌“東警先鋒·忠誠衛士”;有緊密圍繞服務保障“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高水平建設首都城市西大門”工作目標,通過選樹宣傳,激勵全警發揚“講政治、有情懷、肯擔當、能奉獻”隊伍精神的石景山分局子品牌“警營標兵”;有聚焦踐行法治理念、推動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突出展現法治公安首善之區建設成果的法制系統子品牌“法治之星”;有將業務系統實戰練兵與典型選樹宣傳緊密結合,彰顯首都刑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捍衛社會公平正義價值追求的刑偵系統子品牌“北京刑偵尖兵”。各個子品牌廣泛發動、積極選樹、大力宣傳,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警種特色、弘揚團隊精神的先進典型。據統計,2024年,共有4000余位優秀的公安民警、輔警被推薦參與“最美警察”子品牌選樹宣傳活動,構建形成了“身邊有榜樣、系統有標兵、全局有‘最美警察’”的典型選樹工作體系。
“最美警察”及其子品牌選樹出來的先進典型們猶如首都警營中閃耀的星火,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初心不改、深耕不輟、前行不怠,讓“最美”更美,讓星火如炬,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迸發出屬于首都公安的奮進力量。
“最美警察”在發光發熱中傳遞力量
每個上學日的早晨,2021“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海淀分局恩濟莊派出所社區民警侯騰飛,都會來到海淀實驗小學門前,用守護孩子們平安入校的方式,紀念自己從未謀面的“師傅”高寶來。
“我從轄區群眾的口中,從海淀實驗小學師生們的口中,了解到‘時代楷模’高寶來同志的很多點滴小事,他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也永遠地把他記在了心上。作為寶來師傅生前崗位的接續者,我立志以他為榜樣,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盡全力守護他始終牽掛著的孩子們。”
清明節前夕,侯騰飛來到北京警察博物館緬懷紀念首都公安英烈,活動結束后他說:“我特別想告訴寶來師傅,他去世后,全市共創建‘高寶來愛民服務崗’563處,我們這些青年民警都在以他為榜樣,用實際行動賡續踐行著他的精神,我想寶來師傅一定會很欣慰。”
榜樣引領在日常。在首都公安隊伍中,依托典型示范引領激勵帶動隊伍,不僅體現在以“高寶來愛民服務崗”為載體的崗位實踐上,更體現在通過一系列育新、育才、育德機制方面,切實將典型引領貫穿全警成長全過程。
為加強對青年民警的思想引領、能力培養和作風養成,首都公安創建了“從警引路人”工作機制,通過深化師徒“傳幫帶”,幫助青年民警特別是新警更好更快成長成才。網安總隊青年骨干魏建力就是受益者之一。
對于魏建力來說,2018年是一個轉折點,因為在這一年,魏建力與通州分局警務支援支隊的張旗結成了師徒,成為全市3900余對師徒中的一員。
那時,張旗剛剛當選2017“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他帶著魏建力深耕警務科技,以不斷學習、敢于突破、腳踏實地的作風共同“成長”,雙雙考取了高級工程師資格,拿到了多項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2021年,師傅張旗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徒弟魏建力也來到“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評審會的現場,并當選“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全國“最美基層民警”。4年后的2025年,就在剛剛過去的“最美警察·杰出青年衛士”專題推選活動中,已是師傅的魏建力走上講臺,像當年自己的師傅一樣介紹著自己的徒弟。那時那刻,兩代師徒的身影仿佛重疊在一起,警務技術民警身上特有的執著探索精神在接續傳承中激蕩。
不止是師徒“傳幫帶”,首都公安創新性的將技能傳承、技術攻堅、實戰培訓、典型引領有機融合,在隊伍中創建了以公安英模、“最美警察”等先進典型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形成了隊伍管理和警務實戰的互促雙贏。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公交總隊警犬工作大隊勤務輔警沈秀麗就成長于這樣的工作室。
5年前,2017“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公交總隊警犬工作大隊政委劉瀟瀟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吸納了一批年輕的公交警犬技術人員加入,其中就有輔警沈秀麗。沈秀麗回憶道:“我曾經一度因為輔警的身份感覺有些自卑,加入劉瀟瀟杰出民警工作室后,我們一同攻破了一系列警犬技術難題,這給予了我很大的自信,工作室團隊合作攻堅的氛圍很濃厚,也促使我立志在熱愛的事業里闖出一番天地!”
就這樣,沈秀麗在劉瀟瀟的指導和鼓勵下,先后成功繁育了40多頭幼犬,參與撰寫了多篇論文,考取了公安部警犬技術師資,成為當時全局唯一一名輔警身份的師資教員。而劉瀟瀟也依托“杰出民警工作室”,培養出了一大批公交警犬技術骨干,為首都軌道交通安全和群眾的出行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更要惠及社會。在首都公安隊伍中,共注冊有127個“學雷鋒志愿服務團隊”。其中,2020“北京榜樣·最美警察”、天安門分局民警李春創建的“為民服務志愿團隊”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2021年國慶節,一輛“為民服務車”開進了天安門廣場。這是天安門地區分局充分考慮游客應急需求,在“李春為民服務站”的基礎上,創新推出的便民服務新機制,2020“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李春就是這輛“為民服務車”的負責人。
那一年的國慶節,天安門廣場一天內迎來了20余萬游客,“為民服務車”前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走累了的老人、孩子在車下整齊碼放的座椅上休息,帶著嬰兒的母親登上“為民服務車”從容地給孩子喂奶、換尿布......一件件暖心事,被群眾看到、拍到并發到網上,《新聞聯播》和《朝聞天下》對“為民服務車”進行了專題報道。2021年,志愿服務團隊獲評首都學雷鋒“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為民服務車”火了,但是李春和她的志愿服務團隊并沒有止步,“為民服務車”工作機制,在李春的牽動下一步步升級。
2022年國慶節前,在李春的倡導下,“為民服務車”前擺出了三款由她設計制作的“國慶”主題紀念印章,向參觀群眾送出來自祖國心臟的祝福。讓李春沒有想到的是,國慶節當天,熱情高漲的群眾自發帶著賀卡、書本、游覽地圖、甚至衣服來到服務車前蓋章留念。從那時起,李春的“為民服務車”在原有“問詢指路、安全宣傳、失物招領、走散尋人、健康救助、母嬰服務、協助預約、臨時休息”8項服務之外,更多了“愛國主義教育”的功能。
如今,李春作為北京市公安局第三批赴貴州省黔西南州支教民警團隊的一員,正在3000公里外履行著為貧困山區孩子“扶智扶志”的嶄新任務。但是她的服務模式和創新理念,被志愿服務團隊傳承了下來。
今年春節期間,依托“為民服務車”,天安門分局的志愿服務團隊日均服務游客千余人次,收到群眾表揚20余條,推出的紀念版便民服務卡和反詐“有獎競猜”活動,受到游客廣泛歡迎,很多游客自發的制作打卡攻略發布在網上,大家紛紛曬出印章、禮品并附留言:“來一趟天安門,終生難忘”“這樣的服務車,愛了愛了!”
“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開展十年來,一個個立得住、叫得響的“最美警察”以榮譽作為動力,依托典型示范引領機制,讓首都公安“最美”的榜樣層出不窮、“最美”的群體不斷壯大、“最美”的精神持續彰顯,向全社會樹立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
“最美警察”在雙向奔赴中匯聚力量
為了講好“最美警察”故事,發好首都公安聲音,自“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市公安局充分運用“平安北京”“正警事兒”等新媒體平臺,協調媒體協辦單位大力開展宣傳。
媒體協辦單位也紛紛拿出優質資源和載體,為“最美警察”量身打造專場節目。每年中國人民警察節期間,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主題活動揭曉儀式,是廣大民警最為期待、社會廣泛好評的警界盛事;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廣播電視臺相繼推出《我是演說家》《中國故事大會》《幸福賬單》《暖暖的火鍋》等首都公安專場節目和《正義路上》《遇見最美》《初心如磐守護萬家燈火》等精品專題節目,“最美警察”相關詞條屢次登上微博熱搜,收獲上億網友關注。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進入2024年,這一場警營和媒體的雙向奔赴,有了新的飛躍。
2024年春節,人民日報客戶端推出了“最美警察送安全”公益直播活動,8位“最美警察”在各自的崗位上,圍繞春節期間高發警情,為廣大網友帶來最貼心的安全提示和防范小妙招,直播一上線,在線人數不斷攀升,180余萬網友在線觀看,24小時回看量超280萬,大家紛紛評價“干貨滿滿”“接地氣”!
身邊榜樣,可親可及。“最美警察”更多的來到了社區、走進了村鎮、深入到校園。
2024年10月28日下午,一堂別開生面、互動熱烈的公開課在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中學舉辦,近700名來自東直門教育集團的中小學生代表以及中國政法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的大學生們參與了“課程”教學。這堂公開課不同于以往,是由光明日報北京記者站發起、東直門教育集團黨委聯合北京市公安局主辦的,集思想政治教育與先典型宣講為一體的大思政課。
“授課老師”全部來自于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季度上榜人物,他們用親身經歷、從警感悟、安全宣講和生動的警民互動,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最美警察”故事,直觀感受到了以“最美警察”為代表的首都公安隊伍忠誠履職、創新擔當、為民奉獻的群體風貌,更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種子,一顆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種子。學校老師們說,這是一堂真正意義上的思政課,每一個人都受益匪淺;孩子們喊出,要向“最美警察”學習,長大后成為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大學生們講道,要以無悔青春投入偉大的時代洪流中,砥礪前行!
在警營和媒體的協作下,“最美警察”永褒忠誠的本色、踐行為民宗旨的良好形象,通過電視熒屏和網絡平臺,被播撒進千家萬戶,收獲了群眾廣泛贊譽和來自全社會的最好“回饋”。
在2024年主題活動的揭曉儀式上,來自首都各地的6位群眾代表主動走上舞臺,分享了自己與“最美警察”之間的暖心故事。
房山區迎風里的商戶翁瑞花細數了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房山分局迎風街派出所社區民警陳健為轄區百姓排憂解難的一件件暖心故事,她興奮地說:“陳警官就是我們迎風里百姓心中的‘小太陽’,他送給我們溫暖,我們也要更加支持他的工作,做社區的‘小太陽’!”
來自懷柔的馬曉燕大姐,十分感激2024“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懷柔分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張鵬宣。在張鵬宣的努力下,懷柔區的反詐宣傳和防詐工作形成了全域全覆蓋,讓馬女士有了防范意識,沒有掉入騙子的陷阱。她在揭曉儀式上不無驕傲的表示:“我被張警官的敬業精神和為民奔走的行動所感染,也加入了社區反詐宣傳志愿者隊伍。我想說,有人民警察在,我們安心;我更想說,社區有我們,請你們放心!
深入人心的良好形象,在全社會匯聚起共筑平安家園的強大合力。如今,“西城大媽”“朝陽群眾”“海淀網友”等一支支群防群治力量不斷發展壯大,已成為北京街頭的特色平安“品牌”,85萬“紅袖標”配合民警開展巡邏防控、鄰里守望、隱患排查等工作,實現了警民攜手共創平安的良好局面。
進入2025年,“北京榜樣·最美警察”主題活動迎來了第十個年頭。新的一年,新的啟程,主題活動將繼續以貫穿全年的典型選樹宣傳工作為抓手,持續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努力用“最美”的故事詮釋“最美”的精神,用“最美”的榜樣匯聚“最美”的力量!(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 / 北京市公安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