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4月12日消息,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布的文件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文件顯示,豁免的產品適用于4月5日以后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報道指出,該措施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消費者面臨的漲價壓力。
據財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13日警告說,盡管部分關稅暫緩90天征收,但沒有哪個國家能在關稅問題上“脫身”,同時也淡化了對中國高科技產品關稅的豁免。報道稱,這種豁免可能是短暫的,一些獲得豁免的消費電子產品即將被征收特定行業關稅,被認為對美國國防網絡至關重要的商品將被征收這一關稅。特朗普曾表示,他將在14日給出“非常具體的”細節,他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半導體關稅可能會在“一兩個月內”實施。
特朗普(資料圖)
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占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41.6%,毫不夸張地說,特朗普對中國讓了一大步。上周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美國政府正在通過中間人與中國就關稅“初步接觸”。特朗普之前多次表示“他正在等中方的電話”,結果等了一周,中方的電話也沒來。但事情又不能這么僵著,所以通過中間人打破僵局自然也成了必然選項,既保留了自己的面子,又實現了雙方恢復溝通。
回顧特朗普此次關稅的政策搖擺,不難看出,其暴露出的正是美國經濟治理的結構性矛盾。一方面,民粹主義驅動的貿易保護政策迎合本土制造業訴求;另一方面,全球化產業鏈的現實迫使當局向科技巨頭妥協。這種撕裂在貝森特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既要執行總統的“美國優先”方針,又要防止市場崩盤引發執政危機。至于對華關稅的局部回調,實為不得已而為之。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數據顯示,若全面實施145%關稅,芯片價格將上漲40%。
特朗普(資料圖)
很顯然,特朗普還是不甘心“認輸”,而在這場突如其來的"關稅變臉"背后,是美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經濟困局。4月第二周,美國金融市場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三殺"場面:道瓊斯指數單周暴跌3.2%,10年期的美債收益率也下降至4.5%,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美元指數的份額更是持續走弱、跌破47%。特朗普團隊精心策劃的"股債匯三重收割"策略,通過打壓股市迫使避險資金流入債市壓低利率,進而緩解政府債務壓力,在現實面前徹底破產。
現在最慘的還是美國企業,剛按加稅政策調整完供應鏈,突然又說政策要變。這種朝令夕改的玩法,連美國商會都忍不住吐槽:"白宮是不是在玩大富翁游戲?"說到底,這場鬧劇暴露了美國決策層的致命軟肋。當信用變成可以隨意揮霍的玩具,美元資產的含金量自然大打折扣。反觀中國,這些年穩扎穩打備足預案,難怪外媒感嘆:"東方巨龍早把游戲規則摸透了!”
白宮(資料圖)
中國在貿易沖突里顯得更穩重、更有規劃,跟美國的表現不太一樣。中國有14億人的大市場,內部消費力量很強,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循環體系。這樣一來,咱們就能更好地抵御外面的各種沖擊。另外,中國正大力推動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讓貿易渠道更加多元,這樣一來,就能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靠。中國目前正在全力推進新型生產力的發展,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提升自己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