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城市 809 美食街為什么火不起來
作者/孫樹恒
一、呼和浩特市一條809美食街
在呼和浩特市北側,有一個809 美食街已經有十年了,我一年有三百天在這條街混吃混喝,因為這里有一個老鄉建華開的飯館叫奈曼人家蕎麥村,佇立在 809 美食街 也十年了。
可是 809 美食街幾乎沒有火過,整個美食街有飯館、燒烤店和銅鍋涮有三四十家,我一個個察看了一下,有景泰府開鍋羊、燒烤銅鍋涮、牛骨頭、羊脊骨、冰煮羊、炭火燒烤、阿爾巴斯山羊肉、醉牛燒烤、蘇老大燒烤、音樂餐廳、火鍋燉、阿的力美味燒烤、銅鍋涮、簡野涮烤、海鮮燒烤、蠔先生、水滸燒烤、奈曼人家喬麥村、進善盡美、重慶筷子老火鍋、東北丹姐燒烤、木炭飩魚館、牧上都烤羊腿、巴盟中旗涮烤、膳養道、冰煮羊、香辣羊蝎子、蒙L二師兄燒烤門店、紅燈籠餐飲、風草灣傳統涮,還有金草原農產品店和馳園煙酒…
二、從 809美食街的業態特點,在同質化與地域特色間的博弈
從 809美食街的店鋪名錄,既有濃郁的草原風味,又夾雜著各地餐飲的混搭嘗試。從“景泰府開鍋羊”到“奈曼人家蕎麥村”,從“炭火燒烤”到“重慶筷子老火鍋”,這些店名勾勒出街區的核心特質,以西北餐飲為基底,卻在同質化競爭與多元融合中陷入微妙平衡。以下從三個維度解析其特點:
一是草原食材的密集滲透。羊肉主題占據C位:“景泰府開鍋羊”“阿爾巴斯山羊肉”“牧上都烤羊腿”“巴盟中旗涮烤”等,均以內蒙古優質羊肉為核心,強調“草原直供”“現切現涮”;“羊脊骨”“香辣羊蝎子”則聚焦羊雜細分品類,滿足啃食快感。“重慶筷子老火鍋”,“冰煮羊”“銅鍋涮”,“香辣羊蝎子”,看似多元,實則也是羊,導致“火鍋混戰”,食客會分辨“冰煮羊”與“銅鍋涮”的核心差異,最終簡化為“哪家便宜進哪家”。
二是炭火燒烤的粗獷表達。“醉牛燒烤”“蘇老大燒烤”“阿的力美味燒烤”等,雖未明確地域,但炭火烤制、大串羊肉的呈現方式,暗合西部燒烤的豪放風格;“冰煮羊”作為內蒙古特色吃法(冰塊與羊肉同煮鎖鮮),兩次出現說明其作為爆款的市場試探。燒烤類占比超60%,形成“千店一面”的視覺與味覺疲勞,燒烤細分無差異:“醉?!薄疤K老大”“水滸燒烤”等,均主打“烤羊肉+烤海鮮+烤蔬菜”組合,菜單重合度達80%,僅靠店名后綴(如“音樂餐廳”)試圖區分,卻未形成實質差異;“蠔先生”“海鮮燒烤”試圖切入海鮮細分,但在羊肉的強勢語境下,顯得突冗。
三是東北與川渝的點綴?!澳温思沂w麥村”和“進膳盡美”木炭鐵鍋燉魚是主打東北飲食的店鋪。“東北丹姐燒烤”帶來哈爾濱烤冷面、鍋包肉等東北小吃,“重慶筷子老火鍋”以牛油鍋底打破羊肉的單一味覺,形成“內蒙古羊肉+川渝辣鍋”的混搭吃法,暗合年輕消費者對“重口味”的追求,卻反映出對多元化消費需求的響應。
三、809 美食街 背后的深層矛盾:優勢與困境的共生
一 是 809美食街的特點,本質是地域餐飲在市場化過程中的典型鏡像。既有扎根草原食材的天然優勢,又困于同質化競爭的商業慣性;既嘗試多元融合,又在文化挖掘上淺嘗輒止。若想真正激活這些特點,需完成從“食材羅列”到“故事構建”的質變——讓“阿爾巴斯山羊肉”不僅是一塊肉,而是草原牧民的放牧故事;讓“奈曼蕎麥村”不僅是一碗面,而是沙漠邊緣的農耕智慧。當每個店鋪成為地域文化的微縮劇場,而非簡單的餐飲攤位,街區才能真正掙脫“火不起來”的魔咒,讓特色從名錄上的文字,轉化為食客舌尖與心間的長久記憶。
二是居民區里的“偽便利”悖論。
在從區位條件看,809美食街具備“天時地利”:周邊環繞成片社區,常住人口多,門前的免費停車場可同時容納兩百輛車。但實地調研發現,這些優勢并未轉化為消費動能,反而暴露出目標客群與供給結構的深層錯位。
首先是消費頻次的錯配。周邊以居民為主,日常餐飲需求偏向性價比高、便捷性強的街邊小吃,而美食街的餐館人均消費普遍在50-80元,主打“聚餐場景”而非“日常就餐”。這種定位偏差導致街區在工作日午間冷冷清清,周末晚間雖稍顯熱鬧,卻難以形成穩定客流。
三是“特色”淪為“特色不精致”的尷尬境地
走在809美食街,最先感受到的是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眩暈”。紅底黃字的店招密集排列,“阿爾巴斯山羊肉”“冰煮羊”“炭火燒烤”等字樣重復出現,仿佛進入一場循環播放的商業拷貝。在三十多家門店中,主打燒烤涮的占比超過六成,東北菜以奈曼人家蕎麥村為代表,占兩成,其余屬于雜糅業態。這種“小而全”的布局看似覆蓋多元需求,實則陷入“特色稀釋”的怪圈,每家店都在強調地域標簽,卻沒有真正深挖文化內核。傳統美食街的“煙火氣”反而成為“特色不精致”的尷尬境地。但是奈曼人家蕎麥村的堅守與掙扎頗具代表性。作為街區少有的東北主題餐館,曾試圖將奈曼旗的蕎麥文化融入經營,與老板李建華的家鄉情懷和事業心有關。
四、破局之道:從物理空間到文化場域的重構
809美食街的困境,本質上是城市餐飲從“生存型”向“體驗型”升級過程中的陣痛。要打破僵局,需跳出簡單的促銷思維,結合奈曼人家蕎麥村重構美食街街區價值。
一是特色深耕,真正體現特色飲食飯館。我們從清明節回老家,也是一次餐飲業考察,為奈曼人家蕎麥村的轉型實踐提供了有益啟示。我們與老板李建華提出了奈曼人家蕎麥村真正將蕎麥作為核心符號,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敘事:墻面掛起奈曼旗蕎麥種植的紀實照片,菜單注明每道菜品的文化淵源,甚至推出“蕎麥工坊”體驗區,推出蕎麥面撥面條、牛犢湯,貓耳湯,蕎麥面皮餃子,咯豆子,鍋輪…包括多種鹵子配置,讓這種“沉浸式特色”迅速吸引了一批客群。
二是體驗升級,在煙火氣中注入精致感。
消費升級并非意味著摒棄煙火氣,而是在保留奈曼特色的同時優化體驗細節。奈曼人家蕎麥村改造充分體現奈曼旗地方情境老照片和蕎麥文化標識,撥面條廚藝展演、蕎麥面食材市集等活動。做到物美價廉,各種風味異彩紛呈。這些改造既保留了奈曼旗蕎麥的原生質感,又滿足了現代消費者對“有格調的蕎麥面食”的需求。
三是依靠老鄉,只是客源破冰,老鄉自帶的社交圈能快速實現首批顧客積累,尤其在異鄉形成“家鄉味道”的口碑傳播。但是從奈曼人家蕎麥村十年的經驗看,但過度依賴老鄉也存在風險,首先是客源天花板明顯,若菜品、服務僅停留在“老鄉濾鏡”下,難以吸引更廣泛客群,尤其當本地市場競爭激烈時,單一客群難以支撐長期盈利,地域口味的局限性可能導致菜品調整受限,若不能兼顧本地化改良,容易陷入“老鄉吃膩、外人不來”的困境。時間長了老鄉就沉淀那么幾個。因此,老鄉資源是珍貴的啟動杠桿,但飯館生存的核心仍需回歸商業本質,以穩定的產品質量打底,用規范化管理理順流程,借老鄉口碑破局后,更要通過市場化運營擴大客群??梢詫⒗相l作為“種子用戶”,通過他們的信任背書打開市場,但同時必須建立獨立的競爭力,比如獨特的菜系定位、高性價比的套餐設計或差異化的服務體驗,才能讓飯館從“老鄉捧場”走向“大眾認可”,實現長期良性發展。
四是社區共生,重建“街坊經濟”的溫度
餐飲街區的生命力,在于成為社區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809美食街通過“社區合伙人”計劃重新建立連接,讓老年居民提供早餐特惠,把“早餐”成為亮點,邀請居民參與菜品研發,推出為老鄉“媽媽的味道”家常菜專區,成為老鄉聚會社交中心。結合盛夏來臨,開發蕎麥系列以及多元燒烤…這些舉措打破了商業與居民的隔閡,它不在熱搜榜單上,而在人們的味蕾記憶里,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默默生長,久久留香。
五是美食街的房東(開發商)的配置需兼顧規劃合理性與商業生態構建,引入“頭部品牌+特色小商戶+娛樂設施”組合,知名連鎖餐飲作為流量錨點,本地老字號或網紅店增強差異化,避免同質化競爭??刂谱饨鹛荻龋瑢Τ鮿撋虘籼峁┟庾馄诨蜓a貼,形成“高客流-穩收益-強黏性”的商戶生態。同時設置退出機制,動態調整低效商戶,保持街區活力。搭建統一運營平臺,負責營銷推廣(主題活動、線上引流)、物業管理(清潔、維修)及數據監測(客流分析、消費偏好)。適應夜間經濟、快閃店等新興業態,實現“硬件打底、商戶造血、運營賦能,娛樂圈”,才能打造兼具人氣與商業價值的美食街區。
五、在堅守與創新中尋找平衡
809美食街的十年浮沉,恰似經濟形勢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城市餐飲街區的普遍困境:當商業邏輯與人文情懷碰撞,當標準化復制遇上個性化需求,當流量經濟沖擊傳統經營,如何守住本質又擁抱變化,成為必答題。這條街區的突圍實踐表明,所謂“火”的本質,不是短期的流量狂歡,而是長期的情感認同,讓人們在品嘗美食時,能感受到背后的故事與溫度,讓街區成為承載記憶的精神地標。
希望以奈曼人家蕎麥村為試驗店,作為 觀察 809 美食街 的窗口,在追求“火”的路上,慢下來,深耕特色;靜下來,連接情感。讓 809 美食街區的飯館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味道與故事。
(作者檔案:孫樹恒,筆名恒心永在,內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經濟30人專家組成員,呼和浩特市政協智庫專家。中國金融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茶葉之路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內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