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管理”持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上海的體重管理門診建設進展如何?
4月16日,上海市衛健委主任聞大翔走進《2025上海民生訪談》直播間。
在上海大調研·澎湃新聞攜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訪談》中,上海市衛健委主任聞大翔表示,截至2025年3月底,上海大部分市級醫院和區級醫院、近半數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經開設了與體重管理相關的門診,包括肥胖專病門診、營養門診、運動門診、中醫藥減重門診和兒童肥胖門診以及孕期體重管理門診等。
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雖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受到生活方式改變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影響,現在成年人,包括部分青少年和兒童,體重超重、甚至肥胖的比例已呈現逐步上升趨勢。
“2024年,國家衛健委就明確提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體重管理年活動,上海已積極響應,市衛健委聯合16個部門印發了《上海市“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聞大翔介紹,接下來,衛健委會按照市里的規劃,在全市三級、二級以及基層所有醫療機構,只要有條件的,都要全覆蓋開設與體重管理相關的門診。
有市民在此次節目中來電咨詢:一些醫院一周只在工作日中的一天開設肥胖專科門診,學生、上班族看病不方便。對此,聞大翔表示,會把市民意見帶回去,在考慮市民就醫時間差異性的基礎上,科學統籌調整與體重管理相關的門診服務時間。
除了體重管理門診外,聞大翔也提及,在健康科普和社會支持方面,上海已經建成超過100家的智慧健康驛站以及慢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在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衛生站、鄉村衛生室都能為市民免費提供身高、體重、血壓、體脂、血糖等指標的測量,同時黃浦江兩岸也是市民健身運動非常好的場所。另外,上海還有很多健康主題公園,居民小區也辟出空間引進了健身器材,引導市民養成良好的健康運動方式。
接下來,上海將如何全面推進體重管理工作?
聞大翔透露,上海將圍繞“六個一”全面推進體重管理工作。第一是開展一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第二是發放一本健康知識讀本——《健康體重100問》;第三是繪制一組健康路線圖,包括16個區16條市民健康路線;第四是修訂一個健康管理的規范《上海市社區健康管理工作規范——慢病綜合防治》,其中要增加體重管理的相關內容;第五是發布一份體重管理門診清單,這份清單涵蓋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有體重管理相關門診的信息;第六是試點一項健康政策,上海率先在楊浦區、青浦區試點“健康積分制”,市民通過參與體重管理的相關活動可以累積健康積分,從而兌換體檢服務、健康場所的券、健康文創禮品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